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性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建设以及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石油能源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石油勘探与开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辽河盆地中最大的一个含油气凹陷便是西部凹陷,其分布领域非常广泛,且堆积厚度非常大,是深层储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沙三段沉积相及演化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沙三段沉积相及演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希坤 《化工管理》2016,(9):109-110
东营南坡草桥地区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广泛发育以紧邻广饶凸起为物源的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近期草桥东坡的王955井区发现扇体侧翼发育岩性油藏,通过古地貌分析、岩心观察及沉积物粒度分析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发现该区扇三角洲侧翼发育滩坝相环境,沉积物水动力分析认为此类滩坝砂具有结构成熟度低、磨圆呈次棱角状、粒度上跳跃组分多段式的特点,反映了扇体被间歇性湖浪改造形成的滩坝,由此建立了本区滩坝相发育模式。研究区沉积相的新认识指导了该区勘探取得众多突破,为油田增储上产提出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利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对五号桩油田沙三下亚段Ⅱ油组储层沉积微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下亚段沉积有南北两个物源,沉积物从南北两个方向搬运入湖,形成深湖浊积岩沉积体系,发育中扇和外扇两种亚相类型,进一步细分为水道微相、侧缘微相、水道间微相,前缘微相4种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4.
安塞地区延长组长2、长4+5、长6油层组勘探开发程度高,进行新层位认识是保证油气生产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安塞地区90余口探井的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岩石薄片等的研究,运用测井地质学、沉积学和粒度分析等方法,认为安塞地区长8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等微相,储层砂体展布主要受沉积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油气的主要聚集场所,其中长82油层是重点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以辽河油田西部凹陷西斜坡为例,对潜山油气运移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阐述了西斜坡潜山圈闭的概况,然后从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和油气运移的主要路径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潜山的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油气沿凹陷上倾方向,由洼陷至斜坡、由低至高、由近油源圈闭向远油源圈闭运移,油气运移的主要路径有潜山、断面、不整合面。  相似文献   

6.
根据四川盆地达州下侏罗统野外露头剖面的精细观察与描述,对凉高山组的沉积特征和岩相组合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沉积演化规律,进而探讨沉积特征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四川盆地达州凉高山组共识别出了2种沉积相,9种沉积微相。其中,湖泊相和三角洲相是达州凉高山组最主要沉积相类型,湖泊相进一步可以分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三角洲相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可以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砂坝以及支流间湾等微相。凉高山组垂向以三角洲前缘-滨湖-浅湖-半深湖沉积组合为主,共经历了三次湖侵的沉积演化规率。厚层砂岩段为良好的储集层,半深湖黑色页岩为烃源岩。良好的生储组合为研究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地质条件,达州地区凉一段砂岩段、页岩段以及凉二段砂岩段为最佳勘探开发层位。  相似文献   

7.
以松辽盆地源15井区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岩性资料、测井资料识别该地区沉积微相松辽盆地北部源15井区为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河道砂体主要发育微相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为其主要储层类型,并对其特征进行精细刻画。通过对源15井区内分流河道内部砂体分析,以期对坳陷湖盆沉积学研究及岩性油气藏勘探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是南海北部湾盆地主要的含油层系之一,主要发育断陷湖盆水进型扇三角洲沉积储层,这种类型的储层具有砂体分布范围有限,产能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如何寻找优质储层是研究难点之一。本文从沉积微相成因分析的研究入手,总结不同期次不同沉积微相的特点,进一步将主要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根据研究需要细分为近物源端、远物源端和分支水道,在此基础上对物性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在不同沉积微相影响物性主控因素,最后对研究区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探讨,有效指导该油田下一步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高3618块自1987年开发以来,目前存在油套环空掺油困难、油井见效缓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火驱配套工艺试验,先后实施了泵下油管电磁加热工艺和原油脱水工艺,提高了老区块的油气产量,为辽河油田其他区块的油气增产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6油藏在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中占重要地位,目前,长6油层的勘探已经进入勘探中后期,勘探难度越来越大,深入分析延长组长6油藏的成藏条件,搞清其成藏主控因素,对延长组长6油藏后期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化子坪北地区长6油层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烃源岩特征等各成藏要素的细致分析,最终解剖该区长6油藏,寻找其成藏主控因素。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化子坪北区内烃源岩厚度差别不大,长6油层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储层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储集性能以分流河道中心的砂体储集性能最好;长6油藏主要分布在河道砂体较厚的地方。与此同时,构造对长6油藏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油气在长6油层组顶部构造高点或局部鼻隆部位富集。结果表明,沉积储层与构造是研究区长6油藏的主控因素,受其控制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及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1.
Z油藏阜三段的开发工作一直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制约,优质储层展布规律不清。本次研究以阜三段储层特征及滩坝砂沉积沉积相展布为基础,结合地震反演预测,摸清砂体平面发育特征;同时针对薄层储层高孔低渗提出大井距水平井网布署建议,并在实际运用中通过分段压裂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饶阳凹陷新近系地层目前研究较少,却是留北油田研究的主要勘探目标,于是在层序地层学格架建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岩心观察描述、岩石薄片鉴定,以及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饶阳凹陷新近系的馆陶Ⅳ油组发育辫状河沉积,馆陶Ⅲ油组及馆陶Ⅱ油组中下部发育分汊河沉积,馆陶Ⅱ油组上段、馆陶Ⅰ油组及明化镇下段发育曲流河沉积相,又划分许多亚相微相,得出该地区的具体河流沉积模式,揭示有利目标储性砂体的预测位置。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曙光油田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两斜坡中段,辖区面积200km^2,区内断裂发育,自上而下发育有多套含油气层系,上部的馆陶组发育巨厚的超稠油油层,沙三上段有兴隆台油层,是一套厚层状超稠油,中部的大凌河油层、下部的莲花油层均为不同粘度的普通稠油,沙四段顶部发育杜家台油层,元古界发育潜山油层,其中杜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参考了大量有关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沉积相的文献,并总结出一套研究方法。镇246井区处于西南物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亚相。从单井相柱状图上可以看出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由平面相可知长8段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广泛发育。进而进行了有利相带的预测,可知沉积相的研究能够为该区的油气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黄骅坳陷周清庄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发育致密砂岩储层,结合储层段岩心、薄片特征进行岩相分析,通过单井相和测井相分析,依据粒度分析和重矿物物源分析,识别出周青庄油田沙三段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沙三储层细分6个小层,综合考虑沉积微相类型,及以地层等厚图、砂岩等厚图和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绘制出每小层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探讨储层受控因素,总结出储层分布规律,为下一步周清庄油田综合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利用分析化验资料、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渤南洼陷义斜501井区深层的成藏条件进行研究。本次研究能对渤南洼陷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三段中下部和沙四段上部为本区的主要烃源岩;研究区的有利岩性为砂砾岩扇;断层活动及岩性(相)的是影响砂砾岩体物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断裂输导体系、不整合输导体系和储集层输导系统形成了该区油气输导系统;高部位扇根及伴随埕南大断层发育的次生断层能在砂砾岩体上倾方向上起到良好的遮挡作用。义斜501井区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储层展布及储集层物性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围绕埕子口凸起,沙河街组地层中发育近岸水下扇为下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文79块区的砂体是三角洲前缘相沉积,该区域储层发育不稳定,纵横向变化较大,油藏类型呈现出断块层状油藏。储层微相空间分布复杂,为油田生产带来了困难,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储层建模技术对储层分布进行预测。采用多点统计和两点统计的方法对沉积相进行了模拟,更进一步指出储层主力砂体的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其在空间的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1区域概况周清庄油田区域构造位置处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区歧口次凹陷第二断阶带以上,北部为北大港构造带港西断层下降盘断鼻区,南部为南大港构造带向北倾伏斜坡区,古近系地层呈现出北断南超、西超东倾的地层格局。该区域发育2套含油气储层,沙一下生物灰岩储层和沙三3致密砂岩,沙一下生屑灰岩储层是主要开发层系。沙一下沉积早期,周清庄地区位于歧北古湖湾西侧,被港西岛和王徐庄水下低凸起所夹持,湖湾内适宜生物生长与发育,形成了岛坡和台地生物滩沉积。湖湾外缘,水体扩展,水深  相似文献   

19.
在使用井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取芯井岩心资料,对大港油田埕海地区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的沉积微相具有湖泊扩张以及水体加深的沉积演化特点,属于三角洲相沉积。结合岩石相以及测井相的因素划分,该地区的沉积相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前缘以及前扇三角洲两种沉积亚相,并可继续细化为水下分流河道、前扇三角洲泥、河口坝、分流河湾以及席状砂等五种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20.
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和地震资料分析对元坝地区须二段下亚段的沉积环境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三角洲前缘在西北部广泛发育,向西南部逐渐演变为滨浅湖。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型,孔渗相关性较好,主要为孔隙型储层。粒间、粒内溶孔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沙坝中十分发育,且微裂缝的发育有效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所以河道微相、滨浅湖沙坝与裂缝发育带的叠合区域即为相对优质储层发育区。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后期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总体来看,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