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我国30省(区、市)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产业集中度、区位熵和Moran’s I指数测算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并分析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数字经济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服务业的集中度均属于极高寡占型,领先省(区、市)均是东部地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2)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经济制造业集聚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趋势,且以重点省(区、市)为核心节点;而数字经济服务业集聚呈“东部>东北>西部>中部”趋势;(3)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且不同时间、不同数字经济产业的空间关联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辐射作用和临近效应能够显著作用临近地区的数字经济产业空间集聚发展,也能够通过不同产业同时向中部省(区、市)辐射;而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和临近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研究揭示了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规律,为引导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和碳排放之间关系密切,现有研究多从单一维度来衡量城市化,而忽略了城市化的多维性。基于31省2017—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首先对省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省域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发展态势不均衡,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迅速,东部和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不显著,两级分化现象逐渐削弱。(2)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相邻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相关性,逐渐向区域均衡发展的碳排放态势转变。(3)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以及煤炭消费量增加是驱动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区域技术水平升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
合理把握数字经济与FDI的深度融合,对于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通过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FDI区位的影响及相应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地区FDI吸引力,FDI的引入又能促进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与FDI引入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地区提升FDI吸引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深化了对FDI区位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不同视角解构大区域经济差异, 有助于明晰区域经济差异的真实现状, 有重点地推进经济均衡发展。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29 个地级市2000 年、2005 年、2010 年、2015 年的统计数据, 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 并按尺度递减从全域、 区域、 省域、 城市4 个视角,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 (ESDA) 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 识别出经济差异重点区域。 研究发现: (1) 2000 ~2015 年, 全域经济差异以2010 年为节点先增大后减小, 且内部 “两极分化” 明显, 经济空间演化与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 相应在空间上呈现 “极化→扩散” 趋势; (2) 研究时段内, 从区域差异看, 上游地区经济差异增长明显, 干流沿线经济差异始终高于外围, 上游干流沿线经济差异逐年增大; 从省域差异看, 苏、 浙2 省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川、 鄂、 湘、 皖4 省经济差异增长明显, 云、 贵、 赣3 省经济差异波动增长; 从城市差看, 特大城市和Ⅱ型小城市经济差异较小, Ⅱ型大城市经济差异较大, 2015 年Ⅰ型小城市经济差异增至最大; (3) 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 中西部长江干流沿线, 川、 鄂、湘、 皖 4省, Ⅰ型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是下阶段长江经济带推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综合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7~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各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阶梯式分布,相邻省(区、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趋同且集聚情况存在地区差异。对于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中部地区正逐步缩小而西部地区正逐步扩大,同时东、西部乃至全国内部省(区、市)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都在逐年扩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是当前碳减实践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考察碳减排实践效果,论文对全国及各区域碳强度的收敛性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碳减排的影响,以考察节能政策的干预效果,找出碳排放驱动因素,为低碳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碳强度只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区域间碳强度差异导致各区域在节能政策理解和减排行动方面未达成共识,总体碳减进程受阻;各区域碳强度的收敛状态因区域而异:东北、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同时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西南地区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西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只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区域内部的碳强度差异或在碳战共识下或在政策干预下或在企业减碳行动下会逐步消除并趋向于各自的稳态水平,有利于各区域有条不紊地开展碳减排工作;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3种收敛均不存在,说明两个区域内部的碳强度差异难以消除,节能减排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张肃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7):112-120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2002~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东、中、西部地区的对比,分析了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然后,通过分析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性,得出以下结论: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具有阶段σ收敛性;不存在绝对β收敛的情况;通过包含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得出存在条件β收敛的结论;信息消费增长自身的空间溢出效应虽为正值但并不显著,控制变量中仅有收入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伴随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进程, 产业转移趋势愈加明显, 其中, 东部地区的建筑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持续转出并由中西部地区承接, 由此引致能源强度在空间分布和收敛性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选取2004~2017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 的相关数据建立空间杜宾面板模型, 实证研究了产业转移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南低, 西北高的集聚特征; 能源强度存在条件β 收敛, 人均GDP的增长以及产业转移的推进促进了能源强度的收敛, 即省域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9.
各省份碳配额分配问题是我国碳交易全面启动后面临的一大难题,并且在“双碳”目标的强约束下,明确和厘清各省碳排放转移路径对地区实现碳减排战略至关重要。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省域碳转移规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刻画了碳转移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一步探讨碳转移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7—2017年,中国省域碳转移规模呈上升态势以及显著的区域非均衡性特征,净碳转出省份多为能源富集型省份和制造业工业大省,净碳转入区域多分布在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2)省域碳转移空间网络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弱稳定性特征;块模型结果表明中东部省份扮演着“桥梁”作用,中部地区和西南区域发挥着“双向溢出”作用。(3)QAP回归结果表明,经济水平和投资消费结构相似的省份之间较易发生碳转移,且环境路径依赖是影响省域碳转移网络结构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系统耦合视角出发,全面剖析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机理,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1~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性显著;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由低度协调升至中度协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类型以L-L集聚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区域。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发挥高值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李峰  王科  赵毅 《工业技术经济》2022,41(3):145-152
互联网具有“时空压缩”特质和新经济增长点“催化剂”效应,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量。本文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互联网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空间条件收敛模型,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直接和溢出的双重促进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东、西部区域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本文研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差距稳态趋同的作用,对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算了200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包容性增长指数,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Moran’s I指数、σ收敛、空间β收敛等方法分析了包容性增长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和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和三大区域的包容性增长水平总体提升,但在2017年后大部分省(区、市)遇到瓶颈期。三大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水平大幅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全国和三大区域的包容性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β收敛特征。本文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和中国的发展愿景,更新了研究视角和指标体系,使用空间模型进行了收敛分析,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包容性增长的发展脉络和特征,对促进机会公平、推动包容性增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货物运输效率测度与评价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加快生产要素流通的重要依据, 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实施, 对货物运输流通效率与协作的要求也更高。 基于此, 本文利用DEA-BCC 模型,以中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为决策单元测度2006 年、2009 年、2012 年以及2015 年中国省域货物运输效率; 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ESDA) 探索货物运输效率时空演化及关联特征。 结果表明: (1) 自2006 年开始,31 个省市自治区货物运输综合效率、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整体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2) 从全局空间关联看, 除2006 年外, 其余年份31 个省市自治区货物运输效率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 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 (3) 从局部空间关联来看, 货物运输效率H-H 关联区主要位于中东部, 所占比重较大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西部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空间关联并不显著。 基于研究结果, 以 “一带一路” 为背景提出提高省域货运效率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高———高位置区域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加强省域间货物运输协作。  相似文献   

14.
一个地区房价的波动可以通过时间滞后传递到其他地区,从而产生房价溢出效应。本文以我国31个省际区域2005~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31个省的房价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省际房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并从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两个方面研究房价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域间的房价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地区的城市化率、城镇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对房价有显著的影响,房价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距离对地区房价影响比地理距离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及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①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②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③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1~2017年88个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方差分解和收敛性检验方法实证考察了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及其收敛模式,并将其与收入的收敛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TFP而非资本投入是国家高新区收入差距的决定力量;TFP与收入的收敛性质呈现出高度相似的特点,总体、东中部国家高新区均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总体、东部国家高新区TFP的绝对β-收敛速度高于收入的收敛速度;总体、东中西与东北部国家高新区均存在条件β-收敛,且TFP的条件收敛速度明显高于收入的收敛速度;此外,在四大区域中,只有东部与中部国家高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与污染减量水平、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水平4个维度,构建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循环经济与碳减排均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形成基本相反的空间集聚区;(2)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本地区碳减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邻近区域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强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10~2020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整体以及三大经济区域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从国家整体视角,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区域视角,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数字创新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从空间视角,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对本地区企业数字创新存在正向空间直接效应,还对其他区域企业数字创新存在正向的空间间接效应。对此,应制定发挥多方主体协同优势、增强区域联动效应、鼓励企业跨省域数字创新合作等举措,以更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6~2015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问题。结果表明:丝路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协调性不断加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空间集聚性,整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态势,地区分异化明显。建议推进均衡化发展,优化物流业自东向西辐射机制、大力增强中西部省区物流基础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着力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物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了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各省(区、市)的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新老基建耦合协调程度,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11~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耦合协调度平均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全国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我国省域新旧基建的耦合协调等级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且耦合协调等级的省际差异有逐年缩小的趋势;高值集聚区域全部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区域,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及宁夏一些西部相对落后地区,且低值集聚区的数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V型”变化;(3)全国各省(区、市)新老基建耦合协调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支出水平、市场化、城市化、产业结构及利用外资等因素均对新旧基建的耦合协调水平产生了明显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