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电联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01年8月30日在京召开,同时套开了理事长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电联会费收取办法的修改意见》、《供电优质服务约规》和关于增补理事、常务理事的建议等有关事项,这些议题将提请中电联三届四次理事会议通过后实施。会议通报了《2001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研究报告》。会议期间,赵希正同志就中电联如何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做好工作提出了要求,刘宏同志代表第三届常务理事会向会议报告今年以来中电联开展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部动态     
中电联召开第五届理事单位联络员座谈会 5月10日,中电联第五届理事单位联络员座谈会在海口召开,中电联本部及理事单位1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报告了中电联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有关工作安排,传达了中电联2012年第一次理事长会议精神,传达了刘振亚理事长在理事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以改革推动电力行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部动态     
中电联召开第五届理事单位联络员座谈会5月10日,中电联第五届理事单位联络员座谈会在海口召开,中电联本部及理事单位1 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报告了中电联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有关工作安排,传达了中电联2012年第一次理事长会议精神,传达了刘振亚理事长在理事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以改革推动电力行业科学发展,以"一特四大"战略为核心转变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树立大  相似文献   

4.
中电联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举柴松岳同志担任中电联名誉理事长的议案》、《关于高严不再担任中电联名誉理事长的议案》、《关于增补中电联副理事长的议案》、《关于调整中电联秘书长的议案》、《关于增补中电联理事单位及理事的议案》、《关于增补中电联常务理事单位及常务理事的议案》、常务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关于中电联2001年度、200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度预算草案的报告》等七项议案,现予公布。一、推举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柴松岳同志担任中电联名誉理事长。二、高严不再担任中电联名誉理事长。三、增…  相似文献   

5.
3月24日至25日,中电联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为新时期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好头、服好务。本刊现摘要发表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的重要讲话、中电联理事长赵希正的总结讲话以及常务副理事长刘宏做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6.
正5月25日,中电联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杨昆常务副理事长报告了中电联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魏昭峰、王志轩专职副理事长报告了中电联2017年财务和会费收支情况及相关议案。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电联副理事长舒印彪,中电联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  相似文献   

7.
1月19日,中电联召开了顾问、专家座谈会。会上,刘振亚理事长作了重要讲话并亲自为顾问、专家颁发了聘书,孙玉才常务副理事长通报了中电联2010年十项重点工作。会议认真听取了顾问专家对中电联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电联2013年本部工作会议1月22日在京召开,中电联理事长刘振亚发表了重要讲话,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孙玉才作中电联2013年工作报告,部署了全年主要工作。党组成员、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主持会议,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志轩宣读了关于表彰2012年中电联本部先进集体和优秀职工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展望     
2001年1月15日,本刊召开了审读员及《每月话题》撰稿人员座谈会,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刘宏出席了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2000年办刊历程,通报了2001年办刊的计划,重点听取了各位专家对办刊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各位专家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石云山(原中国电力企协顾问):  我对《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年的总体评价是:辛勤劳动,各方支持,硕果累累,方兴未艾。主要表现:  一、逐步成为电力系统和政府综合部门所关注、支持的刊物,在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  二、刊物紧贴电力企业管理各个方面,能够扣住时尚话题。  三…  相似文献   

10.
本部动态     
中电联召开2010年工作座谈会 2010年12月13日,中电联2010年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回顾了2010年工作,集思广益,对2011年工作进行谋划。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孙玉才,党组成员、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  相似文献   

11.
1.发挥联合优势,举办了一些有影响的大型活动,增强了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13.
This paper extends previous analysis of weaknesses of the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paradigm and of the price-cost margin as a measure of performance. Sufficient conditions are established under which monotonic linkages may not exist between virtually any two of social welfare, its individual components, structure, conduct, o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veness, quality, growth, profitability, and market value at the firm level. Building on concepts from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a firm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quality literature, we propose the innovativeness–quality–performance model, which describes how a firm's capability to balance innovativeness with quality drives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 and in turn drives superior market value.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indicate that (1) innovativeness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and growth, (2) qualit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veness and profitability, (3) both innovativeness and quality have mediation effects on market value, and (4) both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 have mediation effects on market value.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and practices a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