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峰  周敏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5):107-108
大学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学科技园区产业化程度较低、技术扩散与市场化进程缓慢,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后劲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在高新技术园区培育创新网络,构建以信息与契约为主的创新网络主体间的联结机制,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推动高新技术园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科技园区创新服务平台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是科技园区创新服务平台工作的核心.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是科技园区创新服务平台的关键所在.服务水平的提升需要在关注流程改造的同时加强岗位责任."岗位"与"流程"统筹兼顾为科技园区创新服务平台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科技园区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的原则理念是资源整合,以科学配置促进平台创新;循环升级,以流程衔接促进价值提升;定时出击,以时效管理实现又快又好;从而达到从全局出发,步步为营,提高科技园区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在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造就科技领军人物、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深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典型国家创新体系的对比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基础,本文从创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入手,在综述国家创新体系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这四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结构及特点,文章最后以上述研究结论为主要依据,结合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现实,提出了几点东北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进展, 从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 5 个方面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引入创新能力指数衡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综合情况。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中关村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得分最高, 其创新能力居于首位, 上海张江排名第二、武汉东湖位列第三, 天津滨海得分最低。最后在分析 4 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示范区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成为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而通过知识流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要素集成和网络结构优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尤其重要.本文运用模糊数学原理,构建了知识流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剖析了区域内外知识流动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因子,并针对性地提出扩散、集成、提升和转化产业集群显性和隐性知识,实现集群创新的突破性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与阐释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探讨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创新基础、科技投入、环境支撑、产出效益、持续创新等方面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技术联盟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协同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而协同创新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为了提升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企业必须加强与协作伙伴在营销、采购、研发管理等各方面的合作.本文还探讨了构建企业协同创新评估体系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创新-企业创新的动力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一方面要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而存在,成为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内在约束力;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在理念、观念等方面创新,以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必须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企业创新的精神支柱.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生命基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企业的创新能力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有杰出的创新能力,必须拥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创新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与跨国公司的专利之争和标准之争,众多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个体创新的局限性,开始探索和选择联盟创新模式.本文对自主创新联盟现象及其动因进行了探讨,并对自主创新联盟的群体提升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自主创新联盟的形成和发展的策略.鼓励自主创新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实施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必将推动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