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对英美116项企业购并的调查研究结论是:23%的购并赚了钱,失败率达到61%,另有16%成败未定。购并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有高价购并后背上包袱,有经营战略的不明确,也有缺乏正规的系统运作等等。  相似文献   

2.
国外企业的并购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外企业并购的现状及特点企业购并行为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曾历经几次高潮,进入90年代之后,企业购并在工业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愈演愈烈,特别是在1996年,企业购并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许多购并事件都是发生各国的行业垄断巨头或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之间,购并资产额之大令世人膛目。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统计数字,1996年全世界大中规模的企业购并事件共2.3万多起,涉及的资金总额达11400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了32%。美国在历年都是世界上发生企业购并事件最多的国家。1995年,美国的企业购并资产总额为5180亿美元。199…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约有3000家美国企业在横向兼并中消失。某些部门控制本部门生产不低于50%的98家托拉斯、控制生产不低于60%的57家托拉斯、控制生产不低于80%的26家托拉斯建立。美国钢铁、国际收割机、美国橡胶、杜邦公司等著名公司崛起。这次购并重组主要是同行企业之间的购并,即横向兼并,目的是取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这一时期60%的购并是在股票交易所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论公司购并活动中的财务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祥 《工业会计》2001,(10):34-37
公司收购与兼并是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它公司控制权,以增加自身经济实力,实现自身经济目的的一种经济行为。放眼当今世界,几乎每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就是进行购并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说,这些大公司所取得的市场优势地位就是它们在过去进行购并活动的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购并活动也越来越多,国有企业也开始注重通过外部扩张的方式来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来抓住有利的市场时机,实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2005年5月公布的调查统计,美国前50家化工公司2004年度总销售额达到2539亿美元,前10家公司占62%,第11~20家公司占18%,第21~30家公司占9%,第31~40家公司占7%,第41~50家公司占4%。2004年总销售额比2003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23%。据统计,50家公司中,48家公司的销售额均有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购并是有成本的基本假设出发,研究购并对于目标企业可能产生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客户资本的负面影响以及保护和利用的措施。这种基于目标企业而不是购并企业,基于购并成本而不是购并收益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以购并企业和购并收益为主流的购并研究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历史上曾发生几次大的企业购并浪潮。第一次购并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以同行业购并,即以横向兼并为特征。这种购并的内涵是资本在同一生产领域或部门集中,优势企业吞并劣势企业组成攒向托拉斯.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新技术条件下的最佳经济的规模。由于这次购并,美国的工业结构出现了永久性的变化,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倍,  相似文献   

8.
钱伯章 《中国石化》2008,(11):64-65
据美国《化学周刊》2008年9月29日报道,2008年度全球化工10亿美元俱乐部排名揭晓。按《化学周刊》根据2007年化学品销售额对入选的133家公司的年度排名,巴斯夫公司销售额增长13%,达到646.09亿美元,位居第1位。陶氏化学公司销售额增长9%,达到535.13亿美元,位居第2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排在第6位(见表1)。  相似文献   

9.
陶氏化学公司在华业务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陶氏化学从1994-2005年累计在华投资约5亿美元,2003年在大中华地区销售额不足其全球销售总额的1/20。2003年陶氏在大中华地区销售额为16亿美元,2004年陶氏化学公司在大中华地区销售额增长35%,达到22亿美元。2004年陶氏化学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额占其全球销售总量的5.5%。2005年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额达23亿美元(不包括合资企业的销售额),成为该公司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市场,并有望上升为第二大市场。  相似文献   

10.
《轴承工业》2004,(12):38
2004年SKF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0亿瑞典克郎,预计2004年在华销售额将同比增长20~40%,整个亚洲市场将增长20%。  相似文献   

11.
《轴承工业》2007,(6):40-40
美国通用轴承公司近日公布了2006年度公司的经营状况。2006年的销售额为11950万美元,和2005年的10990万美元相比,增加了9%。营业收入从2005年的1480万美元上涨到1660万美元。2006年度的净收入为830万美元,和2005年的720万美元相比增加了15%。2006的净收益也呈上升趋势,占销售额的6.9%,而2005年占销售额的6.6%,2004年仅占1.7%。  相似文献   

12.
一、加大R&D投入是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 有关调查表明,如果企业R&D经费/销售额<1%、这 样的企业将很难生存;如果1%<企业R&D经费/销售额 <2%,则企业勉强可以维持;若企业R&D经费销售额能 达到5%左右才能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工业企业每年 R&D经费投入尽管每年都有所提高,但是企业R&D经费; 销售额的比例一般只能达到1%左右。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乡镇企业的这一比例更低。低水平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 可避免地导致我国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速度与效益低下, 乡镇企业在初期的制度创新之后的发展中,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房地信息》2011,(12):71-71
10月份,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5%,增速比9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批发企业销售额增长9.1%,增速比9月份放缓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主要化肥生产企业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化肥企业的购并,重组仍在继续,大型企业脱颖而出,生产规模不断升级,如美盛公司,加拿大PCS公司以及挪威Yara国际公司现已雄踞世界化肥企业三甲,分别在磷肥,钾肥以及氮肥独占鳌头,它们经历了怎样的资源整合,如何在行业中做强做大,以及发展方向如何?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以来,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业,出现了新一轮的购并热潮,进人1999年仍势头不减,成为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突出的特点。国外企业新一轮购并热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冷静地分析其背景、动因和特点,借鉴其有益的成份为我所用,是十分必要的。一、国外企业新一轮购并热的背景分析企业购并(M&A)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谋求规模扩张、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兼并(Merger)、联合(Consolidation)、收购(Acquisi-tion)、接管(Tab。ver)等多种方式。国外企业新一轮购并热有着非常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和…  相似文献   

16.
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与煤炭企业购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与煤炭企业购并(下)煤炭工业部煤炭调运司吴吟四、实现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是煤炭企业的购并企业的收购与兼并(简称购并)是泛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为了获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煤炭企业的购并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产...  相似文献   

17.
曹建伟 《IT经理世界》2000,(23):25-25,27-30,32-34
自1994年就展开横向购并的青岛啤酒至今已将30家啤酒企业收归麾下。然而,购并客观上给企业在债务.股市.经营成本以及利润方面的压力.使得业内有人担心青啤的大规模购并会否导致一种”泡沫购并”。青啤否定7这种”质疑”。但对正处于由集中购并到集中整合的“后购并期”的青啤来说.还需要用实在的业绩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化学工程新闻》2005年7月公布的全球化学公司50强调查结果,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德国巴斯夫和杜邦公司继续位居前三位。根据2004年各家公司财务报表,这三大化学公司的销售额均超过了300亿美元,其中陶氏化学公司销售收入较2003年激增23.1%,达到401.6亿美元,巴斯夫公司化学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2.9%,达到381.9亿美元,杜邦公司销售收入虽下降了0.4%,也达到301.3亿美元。调查结果锟示,世界油价高涨和全球一体化对化学公司销售收入影响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19.
张文礼  冯峰 《中国机电工业》2009,(5):100-101,104
阳春时节,尽管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中,但江南古城苏州已是花红柳绿,处处生机盎然。而苏州江南嘉捷电梯公司又捷报频传:3月6日成功通过欧盟SA8000社会责任管理认证,成为我国首家有此认证的电梯企业;公司一季度订单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销售额增幅也在8%左右;公司的5万平方米新厂区即将启动,建成后将使产能翻一番……  相似文献   

20.
《董事会》2013,(1):106-106
美国的风险企业,从开始起步到销售额达到100亿日元是第一阶段,到1000亿日元是第二阶段,1000亿日元以上是第三阶段。公司如果发展顺利的话,销售额必定能到1000亿日元,中途止步的公司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