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款是否订入合同是进行合同条款解释、条款效力判断等后续作业的先决条件。文章结合我国保险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规则,分析了乘意险格式条款是否订入合同的问题,认为乘意险普遍存在格式条款未订入合同的情况,但是,该情况并未引起相关各方的重视,给合同当事人、保险业带来不利影响。文章阐述应主要从保险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和乘意险业务合理化改革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解决乘意险格式条款订入合同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网上购物格式条款的本质及其订入合同的要件,指出经营者要将格式条款订入合同之中,必须提醒购物人注意和说明的义务。格式条款的解释应有利于购物者。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公平的格式条款无效。为建立一个良好的网上购物环境,应从立法、司法、行政对格式条款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现状,为了实现对电子商务网络环境监管的规范化,对电子商务中格式条款的认定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中格式条款主要表现为:点击合同和拆封合同.因此,厘清格式条款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以及免责条款与非免责条款在电子商务格式条款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贸易中,卖方经常会利用担保免责条款免除他们应当承担的品质担保责任。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有时买方并不知道自己要承担主要的合同风险,因此如何正确使用担保免责条款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担保免责条款的适用问题加以说明,以利于我国外贸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保留“最终解释权”条款的效力与解释的经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保留“最终解释权”的规定之法律属性1.保留“最终解释权”的规定是否是格式条款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而格式合同是指全部或部分内容由当事人一方单方预先拟订的格式条款构成的合同。所以,格式条款并不一定就是格式合同。因而可以理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其名称各异,如德国法称为一般契约条款,英国称作标准合同,美国法、法国法、日本法则叫附合合同、附意合同,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采用标准条款的提法。然而,我国合同法没有采用格式合同而是格式条款的… 相似文献
6.
7.
合同默示条款制度为英美法系所确立,其目的在于体现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真实意思表示,以补充合同漏洞。默示条款的产生有理论依据,其效力与明示条款不同。我国合同法规定了实质上的默示条款。 相似文献
8.
9.
10.
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的生效在法律上是不相同的概念。所谓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定理过程的完成,也就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要约和承诺的结束意味着当事人合意的完成,也是合同的成立;而合同的生效属于合同的效力范畴,解决的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旅游合同作为明确旅游活动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现行有关法律及旅游行政规章之规定,旅游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并且多以格式条款的形式出现。本文从格式条款、旅游合同的格式条款的概念及法律规制等方面加以讨论,以期使旅游合同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众对格式合同总是带有强烈的偏见和敌意。我们必须客观公正对待格式合同,重视对其规制,而不是一概加以排斥;对其规制不应仅针对其形式,更应当针对其显失公平的条款。保险公司对其提供的保险格式合同免责条款负有主动说明义务;保险公司对其是否已履行说明义务负有举证责任。文章对保险公司如何履行"说明义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合同实践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履行原合同(以下称原合同)项下的义务,常需要与第三方订立新的合同(以下称后订合同)。如常见的买卖合同成立后,卖方为履行交货义务而订的货物运输合同。此时,后订合同的完成与否,可能直接影响原合同的履行。而原合同是否按约订继续履行,对后订合同的履行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前,由于一合同违约 相似文献
15.
16.
18.
19.
<正>中国加入WTO已经六年。六年来,中国的国际贸易额大幅度增长,我国已经是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国际贸易大国。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合同,又称国际标准合同,是事先拟定的,具有标准格式和条款,当事人在开展贸易业务时,无须逐项逐条商谈的合同。当前,国际贸易的趋势之一是大量使用标准合同、其原因主要是,使用标准合同可以为当事人节省谈判时间和费用;可以促进交易过程的规范化;可以对于特定贸易中缺乏经验的或新的贸易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此外,作为一种规范的表现形式,标准合同的修订远比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的修订快捷和方便。 相似文献
20.
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并没有对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明显地进行区分,但在民法学理论中及《合同法》的有关条款里,显示不同种类的合同在其成立、生效的条件方面确实有所不同。本文认为所有合同的成立要件仅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而生效要件则是法律附加的其他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