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蔬菜是广大市民一日三餐重要的生活必须品,蔬菜产业是"菜篮子"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掌握兴国蔬菜产业发展状况,近期,兴国县农粮局专门派出人员赴赣州五龙蔬菜批发市场和兴国的五丰农贸市场进行调研,走访部分蔬菜生产基地、超市、经销商、菜农等,基本掌握了蔬菜品种、价格及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席利卿 《特区经济》2013,(9):213-216
嘉鱼县是蔬菜生产大县,蔬菜产业对嘉鱼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2009、2010、2011年嘉鱼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分析了嘉鱼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产业指向性原理和关联分析理论等进行了产业发展论证,提出了培育和壮大湖北淡水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莆田市荔城区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现状与特点,分析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莆田市荔城区蔬菜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无公害蔬菜也逐渐成了人们消费热点之一。文章以重庆市潼南县为例,系统阐述现阶段潼南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河北省饶阳县三家物联网蔬菜龙头企业的实地调研,发现物联网技术在河北省蔬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研究表明:河北省物联网技术处于发展的初期,存在对物联网的认识尚浅,缺乏技术型人才,技术多是被动接受;以及现阶段整个蔬菜产业链中物联网的运用主要集中在生产和物流环节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实行棚室确权,创新担保抵押新形式,加大培训力度,转变管理层的思想意识,以及提高补贴,吸引"技术人员""留"在农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2008,(5):93-95
为了给蔬菜产业提供永久性的历史见证,让人们了解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目前山东寿光市正在筹建中国第一家蔬菜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蔬菜产业组织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战平 《乡镇经济》2001,(10):10-11,14
农产品安全性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的紧要问题,发展无公害蔬菜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结合各地区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实践,系统分析了无公害蔬菜的产业特点及组织要求,提出了发展的五种主要组织模式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贵定蔬菜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政策条件和市场条件分析出发,在总结贵定县蔬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蔬菜产业经营方式、生产服务体系、科技力量等方面提出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山东蔬菜出口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出口是兼具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的产业,具有较大的增值潜力。山东省蔬菜出口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蔬菜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力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但是蔬菜出口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加工程度较低和缺乏品牌产品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出口蔬菜质量、大力发展深加工和加大培育出口品牌的力度等有助于提升山东省蔬菜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华县蔬菜久负盛名.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壮大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成就产业"的思路,抓机遇、整资源、调结构,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使华县蔬菜经历了建设周边城市供应基地的初始阶段、脱贫致富"支柱产业"的创新阶段、发展"蔬菜经济"的攻坚阶段,实现了蔬菜产业由小菜园走向大基地、从小菜篮走向大市场、从小生产走向大产业的三大变革,为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广阔大道,加快了]县域特色经济崛起的步伐,找到了县域经济融入大都市经济圈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蔬菜产业的SWOT分析及出口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WOT分析法,分别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找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自身优势与劣势,获得整个蔬菜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发挥优势,避开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出口定位提供可靠依据,进而确定我国蔬菜产业出口环节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2.
吕迎春 《发展》2004,(10):75-76
自1997年以来,甘肃省武威市、金昌市、永昌县、临泽县、永靖县、秦安县、西峰市、卓尼县等地,先后与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签订了以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承包合同,聘请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技术干部,在当地开展日光温室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促进地方蔬菜产业的发展.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各试验点的科技人员以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在准确把握国内外蔬菜生产动态和认真分析总结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为蔬菜产业的发展谏言献策,并积极展开蔬菜生产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优质、高效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玮  马长海 《中国经贸》2014,(20):50-51
近些年来,我国的蔬菜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山东作为我国著名的蔬菜大省,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等,成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佼佼者。但是,在得到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同时,山东的蔬菜产业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山东蔬菜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分析山东蔬菜产业发展的相关制约因素,并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即对制约山东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对涵江区蔬菜产业的现状调查基础上,总结了涵江区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成效,同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规律,调查了2002-2003年和2003-2004年两个年度的菠菜、韭菜、番茄、黄瓜4种蔬菜无公害生产与常规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涉及农户506个(次),取得基础数据2.4万个;调查5个群体对无公害蔬菜的消费行为与认知,涉及913名消费者,获得基础数据5.9万个;在石、邯超市以及蔬菜批发市场获得蔬菜销售数据和农药残留检测数据1200多个;走访河北、山东部分蔬菜生产基地及生产资料和蔬菜流通市场;与国家、省、市无公害农产品管理部门和企业进行直面交谈和考察,获取大量资料。在研究这些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找出了目前我省无公害蔬菜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干预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毕玉红 《魅力中国》2014,(12):389-38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要在不断变化,对于一蔬菜、植物的需求增加。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成为政府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棚种植技术也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产业。本文主要对大棚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为大棚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禀赋、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企业组织和政府角色等四个方面对冀西北蔬菜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冀西北蔬菜产业发展在市场开发、产业化经营、政府定位等方面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励 《西部大开发》2010,(1):126-127
如今,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了解陕西泾阳县的人们能津津乐道、倍加赞赏的肯定是该县蔬菜产业的繁荣。因为目前泾阳是陕西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西北五省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县和全国重点蔬菜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农业绿色生产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农业发展可持续化的一项首要任务,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户对绿色生产行为的采纳程度。基于此,以元谋县167户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Multivariat Probit模型分析社会认同、预期效益感知、政策制度环境3个方面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种植户对5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都不高;社会认同中的角色示范和组织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蔬菜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产生影响;蔬菜种植户对绿色生产技术预期收入越高、环境影响越积极,绿色生产行为采纳意愿越强烈;政府技术推广与培训、补贴与鼓励都能显著提高蔬菜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积极性。鉴于此,建议充分发挥周围邻里的示范带动和组织参与的双重作用,提高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预期经济、环境效益感知以及政府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的宣传和补贴力度,促使蔬菜种植户更好地融入元谋县产业绿色发展转型进程,促进元谋县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及菜品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闫丽梅  满红 《发展》2007,(7):87-88
甘肃省武山县是一个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县。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武山县积极转变思想,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促进蔬菜的产业化、商品化发展。不久前,武山县邀请省内知名专家研究并制定了蔬菜产业发展的《产业营销战略规划》,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武山蔬菜产业开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