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小波 《特区经济》1994,(10):40-41
<正> 一、引资双重隐性负面效应 第一重隐负面效应:外资形势潜伏隐忧,偿债后继压力增大。 1、外资隐性质变,外债内涵扩大,进一步加大外债规模。 首先,国家现有统计口径剔除国内外汇借款因素低估了本省外债规模。对一个国家来说,省际外汇借款并不增加债务总量,一个省情况正相反,省际外汇借贷需要相应的外汇偿债。近些年这部分已达到一定规模,再加上一些其他不列入项目,如不适过政府负担借债,估计目前广东实际债务比统计数要大一倍以上。相应还本付息也将超过原统计数一倍左右。实际偿债率超过国际安全债务譬戒线,从偿债角度看已属偏高中度债务。 其次,直接投资在向外债隐性转化。由于种种原因,迄今广东利用外资或多或少带有数量型引进色彩,抢占市场及出让市场成为当今外商投资主要动机及各国、各地区吸引外资的主要手段和趋向,“三资”企业产品内销比重加大,新汇制又取消“三资”企业进口替代产品内销收汇,这些因素结合的结果是,外商直接投资(包括巳投入生产)不创汇或少创汇的成份大大增加,直接投资自求外汇平衡的比例下降,需要通过国内外  相似文献   

2.
龚宇 《特区经济》1996,(9):37-38
<正> 一、现状及问题197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开始从发展封闭型社会主义经济转入发展开放型社会主义经济,外资利用规模迅速扩大.据联合国贸发会报告,截止1993年6月,中国的外资企业已达13.5万家,利用外资协议合同金额达1700亿美元,香港、台湾地区及美国和日本是四大资金来源地.通过利用外资弥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建设的储蓄—投资缺口和外汇缺口,加强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扩大了物质生产能力并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尽管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我们在外资利用方面仍旧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简单归纳为以下五点:1、外资结构失衡.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资源丰富,但国内投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长期以来筹资以借贷为主要方式.根据世界银行IMF有关资料表明,我国1978~1992年的商业贷款余额占外债总额比重为60%左右,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48%,而其中短期外债比例达51%,高于国际警戒线25%,这种外债结构存在较大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至于币种安排,由于对国际金融  相似文献   

3.
土地出让金收入大降,业内忧地方债危机爆发规范财政管理体制才能防控地方债风险今年,地方政府发债额度达到4000亿元,并有10个省市开始试点"自发自还"地方债,总规模为1092亿元。所谓自发自还,是指试点地区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本地区政府债券发行、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自发自还地方债的规模仅占全年地方债发行规模的27%。虽然占比不大,但是"当家才知柴米贵","自发自还"发债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 如何正确认识债务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合理地界定企业的负债能力,使企业既利用负债经营,又避免过重的债务,改变企业亏损状况,是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特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特区企业的负债经营情况负债经营对企业本身的利弊关系并不在于举债多少,重要的是看举债后的运用方式是否正确和合理。如果举债后没有把债务运用得当,就算举少量的债也会使企业经营失误,以至亏损。珠海特区企业目前在债务运用方面的情况还很不理想。在国家双紧政策指导下,特区部分企业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充分暴露出来,表现在1989年全市企业拖欠银行利息和贷款严重,逾期贷款占同期贷款余额的34%,甚至有的成了呆债。1989年底数字显示,全市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中有25%的企业亏损,亏损额相当大;预算外国营企业全市有608家,其中亏损企业就有253家,占总数的41.6%。这些亏损企业大量拖欠银行贷款,以至负债累累。在外债问题上,截至1989年底,企业外汇债务余额为2.5178亿美元。1986年—1990年,珠海特区企业年平均偿还外债为1878.6万美元,占珠海特区同期年均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