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调控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对经济运行变量进行部分调整,而常态化宏观调控则将这种调整固化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这几年的国家宏观调控实践表明,伴随着经济增长波动而常态存在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保证经济持续较快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管紧土地,看好信贷”是这次国家宏观调控要牢牢把住的两道“关键闸门”,尤其是把好“土地闸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这次宏观调控中的重中之重。滨海新区作为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今后一个时期,按照中央确定的经济工作总的要求和宏观调控的原则,实现经济发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认真总结这一轮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周婷  徐志文 《浙江经济》2005,(20):38-39
宏观调控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不仅是克服市场缺陷、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手段,而且能够显著地影响地区经济、行业经济、微观经济的发展。从内在发展看,市场经济的深化必然要求宏观调控与经济运行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梁开竹 《特区经济》2006,(11):333-335
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形式,一般被认为有两种:一种是宏观调控;另一种是微观规制。而产业政策是否可以并入宏观调控或微观规制,抑或它是一种独立的经济政策?目前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文章通过分析微观规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三者在实施的目的、作用的方式、作用的对象以及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别,说明了产业政策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变化解读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中求进”成为2012年宏观调控的总基调。在2012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包括经济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与2012年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如何选择合适的宏观调控手段保证经济维持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防止大起大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特别是应否采取连续加息的手段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从世界经济实践活动来看,货币政策手段特别是利率手段一般被视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运用广泛,见效最明显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进程,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及其有效性成为检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同时也是关系到宏观调控能否打破回归旧体制质疑的一个关键性指针  相似文献   

8.
让住房市场价格回归理性,坚决遏制住房投资投机需求,转变住房市场性质不仅成为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短期目标,也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一项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 特区经济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同特区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密不可分的。以外向型为特征的特区经济格局提出了特区金融改革优先深化的要求,而特区金融也不负众望,已发展成为特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与微观金融日益活跃相适应,特区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为特区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并且成为特区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特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是一种客观必然,是各种类型国家都具有的共同职能。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的自发性调节机制,其主要功能有经济利益的调节、信息传递、激励以及竞争,因此被亚当·斯密称为“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克服经济周期性波动、社会总体运行失衡、垄断、环境污染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而市场机制的这种缺陷就成为国家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的主要动因,宏观调控职能也就成为现代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之一。市场机制自身具有良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金融宏观调控已成为我国当前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中存在的法治化缺失问题,严重影响到其应有功能的充分和有效发挥.金融宏观调控法治化有着经济学和法理学两方面的深厚理论根基,如何实现法治化对于金融宏观调控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针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法治化缺失的问题所在,应当从调控主体法定、调控权力法定、调控程序法定、调控方式和手段法定以及调控责任法定等几个方面来促进和实现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环球财经》2004,(8):93-93
美国加息、失业、负资产、宏观调控、这一切都为香港未来经济的复苏划上了问号。也许“自由行”可能成为香港经济未来的救命稻草。  相似文献   

13.
近一时期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增强,市场与经济环境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对此,一些企业出现产品市场萎缩,资金供应偏紧,商品价格下降,生产经营规模压缩,效益提升空间缩小等现象。宏观调控下企业如何实现效益增长与科学发展,成为企业界普遍关注的新课题。专家指出,加强宏观调控,整治经济环境,阻断了少数企业违规操作与过热的经济行为,减少由此造成对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利于企业经济长远科学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周宏伟 《中国经贸》2014,(13):120-120
如今,工商管理发展成为了一门经济学科,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工商管理的特点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丽  刘志刚 《首都经济》2010,(12):91-91
当前,房价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焦点。要抑制高房价,需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力度,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定位与区域经济调控法的关系,就我国宏观调控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调整所涉及的合理确定宏观调控法与区域经济调控法的界限,合理确认区域经济协调中宏观调控与区域调控的职责范围,将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纳入宏观调控法的范畴,以及确认与规范区域经济调控中的地方利益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产业》2009,(4):20-20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称,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一些先行指标有回暖迹象,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遏制。中国可望削减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并通过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新年开局之际,宏观调控再次成为经济界人士放眼展望2005年经济走势时运用频率最高的字眼。即便是学界几位历来观点相左的人士,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了难得的一致性。从众多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宏观调控又将贯穿于2005年经济发展的始终,也将再度考验中国驾驭宏观调控的能力,无论成效如何,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已不容停止。2005年将是宏观调控攻坚年。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宏观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宏观调控从长期来的抑制需求膨胀转变为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为重点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从1999年7月开始实施的这一政策,不仅扩大了消费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取得了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20.
时间的指针指向2008年以后,“救市”成为经济领域的关键词。楼市下颓需要救市,股市暴跌需要救市,经济放缓处于下行态势时需要救市,就业形势严峻需要救市……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频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轮番上演“救市”组合拳。政府救市的热情一直只增不减,因为关系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而受限于宏观调控的力度以及市场所能承受的程度,宏观调控所能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仍是一个很难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