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健全输出网络,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富余劳动力承载能力;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效应模型,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各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非农生产总值占GDP比率对农民增收有正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消费支出比对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起阻碍作用。本文就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增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分析——一种基于托达罗模型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理论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原因,利用托达罗模型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托达罗模型为基础,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为动机进行了分析.笔者由此提出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析报告赵宏伟,艾延河能否找到一条成功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路子,已成为陕北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陕北农村诸多资源要素中,劳动力资源虽是一大优势资源;但存在着两方面的矛盾:一是农村劳动力基数过大的总量性矛盾;二是农村内部...  相似文献   

5.
徐波  赵春雨  陈东  杨修志 《乡镇经济》2009,25(10):21-25
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是个完整的过程,包括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和就业体验行为。通过对黄巷村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就业环境的总体感知强度不是很高,且在不同的人口学特征上有差异;农村劳动力做出在本地从事农业的决策主要是受外部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且他们在就业前有很多顾虑;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农业主要是在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基础上的集约化农业,大部分人在农闲时有兼业行为;农村劳动力对其目前的农业就业状态满意度较低,这会影响他们的再次就业感知、决策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是"民工潮"后我国人口流动的又一显著现象。通过增加了自身能力因素的推拉模型可以发现,造成农村外出劳动力做出回流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自身能力达不到城市用工部门要求所造成的,这不仅不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也影响到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集合政府、用工部门和其他社会部门的力量,加强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素质,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可靠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分析——一种基于托达罗模型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理论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原因,利用托达罗漠型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托达罗模型为基础,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为动机进行了分析。笔者由此提出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与构成 2006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448.5万人。其中,男劳动力1211.1万人,占49.5%;女劳动力1237.4万人,占50.5%。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黄冈市总人口726万,其中农业人口555万,占76.4%。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260万,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3.9%;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90万人,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10万人,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16.9%。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重”约束:理论范式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明忠 《山东经济》2008,24(6):17-23
文章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微观行为条件为出发点,从理论上阐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必然要面对金融资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三重”约束;然后,运用问卷调查建立的数据库,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的运算结果,并综合运用相关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这三重约束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要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从多角度入手,全方位实施突破,既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支持,也要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积累,还要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劳动力就业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与劳动力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矛盾的,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也做了相应研究。文章分别从加速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就业的抑制、促进和新型工业化与劳动力就业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评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空间。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工业化进程与劳动力就业相互影响的内部机理,以为合理工业化路径选择和有效的劳动力就业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对广东省1978~2007年间的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发展、农民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作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民收入和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化发展是提高广东省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现今新型工业化建造发展趋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方面构建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分析与检验,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促进工业化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和建议,为完善工业化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培育区域主导产业,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并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的有效途径。从“竞争战略之父”Michael E.Porter提出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入手,基于创新驱动发展和技术产业化的相关理论,推导出科技成果转化驱动我国区域主导产业培育的一般模式,并结合全科盟在大同培育新能源主导产业的具体实践展开案例分析。该模型丰富和完善了主导产业培育的理论体系,为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综合梳理国内外常用工业化进程判断标准的基础上,选取钱纳里标准法和综合指数法,运用江苏省及各地区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工业化阶段及其地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后半段,苏南地区即将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苏中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前半段,苏北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段。  相似文献   

16.
许家军 《乡镇经济》2009,25(7):49-52
文章建立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其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都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相比而言,工业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更显著更持久。因此,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是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建设工作要和工业化推进有机结合,总体来说,实现工业化发展在现阶段对我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来,新疆工业经济增长水平与国内水平基本同步,但其发展质量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如何,需要进行分析与测度。本文利用所定义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和七个分项指标分别对反映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各要素在国内地位的变迁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以期获得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各要素指标与各省相应指标的比较及排序,由此提出新疆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实施产业化经营是做大做强养羊产业,实现山东省由养羊大省向养羊强省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山东省849家养羊场(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养羊场(户)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饲养规模、饲养类型、专业化程度、是否加入养羊合作组织、是否打算扩大饲养规模等6个因素对养羊场(户)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入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静 《特区经济》2010,(6):175-176
通过对河南"长垣模式"的研究,发现长垣遵循"开放-发现-创业-扩散-升级"这样一条产业集群驱动的工业化道路,其发生机理是由于人均资源禀赋缺少产生的生存压力引起开放,增加了同外部市场接触的机会,发现了市场信息并完成了初始资本的积累,当企业家能人出现、开始在某地创业时,产生了区域性的学习、模仿,催生了产业群的出现,本地工业化进程便随之启动。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满足破解“三农”问题的需要,两者应和谐一致。农业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三农”问题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和归宿。新型工业化要新在为“三农”问题服务上,即:新在资源节约上,少占农田,多招民工;新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