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明朝茶课的解运,包括两种类型:一、官运茶课,即系官设茶运所以组织课茶的运输;二、民运课茶。所谓“民运”,实际上分为“商运”和茶户中之“大户运茶”两种形式①。本文着重对茶课解运制度及其运输形态进行分析,以期对明朝官统制茶业与茶马贸易的关系问题有所认识。一、“官运课茶”制的基本内容关于“官运课茶”,可以说是明初民运茶尚未展开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运茶形式。由于明代茶马贸易主要集中在陕西排州、河州、西宁三茶马司,而朝廷易马所需之茶叶,最初则是由四J;I茶来承当的,这样,陕西茶马贸易就形成“川茶北运”的贸易格…  相似文献   

2.
茶园间作模式与好处目前农村的茶园培营方式单一、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提高茶园经济效益,各地可以将茶园单一栽培转向多项种植,其模式有三种:一是茶林模式。即茶树与樟树、桂花树等经济林木间作;二是茶果模式。即茶树与柑桔及一些矮株小水果树间作;三是茶草模式。即茶...  相似文献   

3.
《发展》2008,(1):158-158
茶墨之争 宋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既爱饮茶又擅长书法。一日,司马光问他:“茶以白为贵,墨却以黑为贵;茶以身重为好,墨却以身轻为好;茶讲究在新,墨却讲究在陈。人们对茶与墨的追求正好相反,而您恰好喜好这两样东西,这是为何?”苏东坡巧妙答说:  相似文献   

4.
当前,云南普洱茶的火爆用“全民普洱运动”来形容是一点不为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样有着悠久产茶历史的赣茶却发展步伐不快。普洱茶的成功经验对赣茶的振兴有着不少的有益启示:应提高对赣茶振兴的重视程度;应加快推进赣荼企业集团化经营,实施名牌战略;应着力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江西茶叶产业的对外合作;应充分挖掘赣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5.
龙歌 《中国高新区》2008,(11):113-113
人生如酒茶当歌。人生似梦茶中游。生活无茶,犹如垂落于地呻吟的残叶,低调,叹息;也像飘零最后一片被虫子咬伤的花瓣早已尘埃落定,无诗,无画。茶,普通而有淡雅,它归隐、静。它没有酒一样疯狂、豪爽、勇猛;没有花一样清香泗溢,妖娆;更没有咖啡一样有小资情调、浪漫、优雅;它却蕴藏着丝丝缕缕,点点滴滴远高红尘俗事的隐逸。大地回春,阳气生发,万物生机鸯然。  相似文献   

6.
家乡的油茶     
在我们家乡沧州,见面不会说你好,也不会问是否吃过饭,问的一定是是否吃过茶。这茶,就是油茶。在家乡人的心目中,油茶不是一道茶,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份主食,一种踏实,一种丰盛和饱足。  相似文献   

7.
在这里,不敬酒,敬茶。这里没有喧哗热闹,唯有“江南丝竹”和茶香。凡到上海来的外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晓“天天旺”茶宴。经营了那么多年,这里从未有过一起醉酒闹事的现象,每个人在这里都能吃出一份好心情,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把此称为“中华一绝”。请看:走进“天天旺”茶宴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绿瓦顶、红立柱、花窗格的仿古轩廊;花窗外,悬挂着一排大红色的小宫灯;轩廊下,横着一排红色柜台,上边陈列着各色名茶和精巧的茶具;包房里县挂着名人书法、国画;展览室内摆着几百种各式奇石;这里的女服务生身着青花大襟短衫和宽宽的…  相似文献   

8.
品味普洱茶     
作为一名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很多时候遇到的是超市货架上的食品又过期了,不得不作出销毁处理,还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经济处罚。然而,有一种食品的质量与时俱进,时间越长,品质越好;年限越长,价位越高。这就是普洱茶。  相似文献   

9.
李恂 《中国经贸》2007,(10):19-19
2007年9月13日,云茶(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在昆明召开会议,会议由云南省茶叶商会会长、云茶(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执行主任马顺友主持,首批50家联盟成员出席了会议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签署了产业战略联盟自律公约;二是确定了产业战略联盟纪念茶的实施方案;三是支持产业战略联盟发言人制度和产业战略联盟品牌连锁店(超市)等。于8月22日成立的云茶(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是由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云南省茶叶商会牵头,茶企、茶商及昆明各大茶叶交易市场参加的民间组织,旨在针对目前云茶(普洱茶)出现的问题,实现抱团活市,诚信经营,行业自律,共同打造普洱茶大品牌,  相似文献   

10.
茶皂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皂素(TeaSaponin)又称茶皂苷,是一种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市场应用前景非常看好,本文对其水提法、醇提法和超声波提取及纯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介绍了重量分析法、比色法以及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茶皂素进行定量分析;还介绍了茶皂素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应用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无我茶会     
有幸参加过一次杭州西湖无我茶会。至今难忘。无我茶会是一种茶会方式,1990年在台北公开举行。参加茶会人人自备茶具,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如果约定四杯茶,泡好茶把三杯奉给左边邻坐的三位茶侣,最后一杯留给自己。每人都这样奉茶,每人就都会有四杯茶可喝。奉完约定的泡数,收回自己的杯子,收拾茶具,结束茶会。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饮茶文化杨本礼新加坡的喝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一面,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欣赏到的。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喝茶也是多元文化的一种。除了中国茶和英国茶之外,当地人最爱喝的“长茶”(StrechedTea)已成为观光客最欣赏的一种表演艺术。所谓“...  相似文献   

13.
女人与茶     
茶叶,可说是中国的国饮,遍布神州大地的各个街巷。对于喝茶,男女老少皆司空见惯——放几片叶子于茶杯中,倒上开水而已。倘要了解茶的作用及茶文化的发展,能答上来的人恐怕不多。茶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一种“饮料”,口渴了就饮茶,但许多人却没有体味过喝茶的美。倘若你静坐一室,沏上一杯龙井茶,闻着淡淡的清香,你会发现茶与许多事物都有联系,尤其是女人。  相似文献   

14.
杜智慧 《西部雅安》2003,(11):12-12
名山县境内的蒙山是我国目前有字记载的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被称为中国茶化的发祥地。“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千古传颂、家喻户晓,蒙山茶厚积历史化,而成为祖先留给后人的历史化遗产。但蒙山茶作为一种产品,还不是知名度、美誉度很高的品牌。名山茶业的谋篇布局应以把“蒙山茶”做成一面金字招牌为核心,制定战略目标,选准战术上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胡南 《魅力中国》2010,(3):330-330
“茶”,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产品,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早已扬名中外。中国自2001年正式加入WTO后。中国茶及茶饮料企业更是积极主动的跨入国际市场,但近几年来。中国茶及茶饮料的国际市场营销及出口创汇情况均不理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状况?怎样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尽快使中国茶及茶饮料全面、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呢?本人就此问题分四个方面浅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走向世界》2012,(7):51
民以食为天。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向被奉为中国饮食文化之精髓。在追求健康饮食的当代,在美食之外,茗茶成为了饮食新宠。中国是茶之故乡。唐代伊始,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人墨客辈出,促进了人们的饮食观念逐渐变化,在酒之外开始重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改荼为茶,开宗立派,把茶的饮用提升为一种独立的饮料和文化活动。几千年中,中国人把茶喝出了文化。对于饮茶,不在于止渴消食,而在乎饮茶中体会超凡脱俗的境界,在闲情雅兴中悟出点风雅。  相似文献   

17.
谭政 《魅力中国》2011,(20):87-87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再只是追求生活水平,而是转向追求生活质量。在社区出现大量游泳场馆,尤其是暑假开展的如火如茶。当代社区游泳场馆兴起归于我国社会经济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策略的一种体现以及游泳运动项目事业蓬勃发展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增加相关收入,带动各相关经济的发展;推进社区体育文化形成和推动游泳运动项目发展;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加快全民健身步伐。  相似文献   

18.
品茶有道     
偷得一闲品茶赏艺不但能陶冶情操,增添情趣,而且是当今快节奏紧张生活一种释放自我的方式。品茶的奥妙在于得尽其“无味之味乃至至味”中的精神,个中意蕴毋言。比如龙井茶,品的就是那种凌驾于俗品凡茶之上的太和之气;乌龙茶则要感受领略“岩骨花香”,品出独特的“岩韵”来。中国茶道博大精深,其实,真正的茶道是不可道的,正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相似文献   

19.
苦荞情思     
张凤翔 《中国高新区》2013,(10):176-176
世间饮品千百种,而我独爱苦荞茶。先生到山西旅游,经不住漂亮女导游巧舌如簧的游说,买了两盒雁门清高苦荞茶,算是对导游工作的支持。我埋怨他乱买东西,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相信导游那张嘴。先生说,这次一定没有上当,不信,你来尝尝。他拆开一小包苦荞茶,倒进磨沙玻璃杯里,用沸水一冲,芳香立即扑面而来。半分钟左右,荞米全部沉淀杯底,茶汤晶莹透亮,茶色金黄又略带碧翠。小品一口,馥郁的荞香沁人心脾。于是,我喜欢上了这种养生茶,特别是晚上临睡前喝上一杯,整个晚上的梦都充满了芳香。  相似文献   

20.
茶与佛教     
王文华 《民营视界》2005,(11):72-72
茶是人人都能喜爱的饮品。而禅却不是人人都能知道。智者悟禅,清茶一杯,迷者问禅,佛经万卷。欲问禅,想想茶,茶与禅院生来有缘.无寺不茶,无茶之寺不是禅地。禅师待客,总是一杯淡茶,一脸微笑,真所谓:黎庶自有消渴甚,茶佛一味不解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