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江苏科技信息》2020,(3):78-80
陶行知文化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文化精神,其文化理念与当代研学的要求具有耦合性。文章从研学旅游视角出发,将研学旅游产业和行知文化有效结合,总结分析当前行知文化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融合行知文化的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可行性对策,为研学产品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研学产品转型升级,传承并宣扬优秀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郭丽  吕淑芳 《科技和产业》2020,20(3):153-157
云浮市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过程中,境内各区域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云城区、云安区和新兴县三地总体发展较好;而罗定市和郁南县的发展相对迟缓,旅游品牌形象不鲜明,尚未形成产业效应。立足“资源”和“市场”的现实状况,云浮市各区域应实施差异性发展策略,打造特色各异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即云城、云安以“都市农业”为特色重点发展科普教育研学游;新兴以“禅意农耕”为特色重点发展农家休闲养生游;罗定以“美丽田园”为特色重点发展返璞归真观光游;郁南以“南江果园”为特色重点发展地域风情体验游。  相似文献   

3.
"旅游+"战略是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也为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指明了方向。文章以南京为例,分析南京研学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旅游+"发展背景下南京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以期为提高南京研学旅游产品质量及游客体验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SWOT分析的气象研学旅行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通过气象科普产业发展,推动气象科普事业发展,提升国民气象科学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诊断气象研学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采取适宜的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开展气象研学活动,可以促进气象科普产业的发展.建议通过充分利用气象科普场馆、示范校园气象站、农业生产基地等资源,挖掘气象与教育融合内容,加强"气象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研发,注重研学旅行理论研究和创意互动策划,多举措开展气象研学活动,促进气象科普产业和气象科普事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凯  宋博  马凯  刘瑞丰 《魅力中国》2011,(17):57-5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对莆田市妈祖文化观光与休闲体育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妈祖文化蕴涵的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是考察旅游和文化观光旅游的特殊载体。从湄洲岛自然观光、妈祖文化人文、福建之外的妈祖文化的观光等资源对影响湄洲岛妈祖文化观光与休闲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莆田市湄洲岛自然观光与休闲体育资源、妈祖文化人文的观光与休闲体育资源发展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妈祖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来推动莆田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13,(33):62-63
观光医疗产业论述世界旅游组织将医护疗养、养生保健、文化体验和旅游度假四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定义为观光医疗  相似文献   

7.
陈仪 《广西经济》2023,(1):28-33
近年来,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整合红色资源、绿色农业、古色文化,深化“红+绿+古”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红+绿+古”即:红色引领,让老区变景区;绿色赋能,让农产变文产;古色添彩,让古村变新村。但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思维束缚、认识误区、资源挖掘不够等诸多问题。以全州县旅游市场为例,结合实地调研,全州红色旅游强势崛起、“红+绿+古”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宏观规划意识不足、融合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研学旅行开发不足、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文创产品匮乏等问题。对此,提出如下发展思路和对策:打造红色旅游新高地,与周边红色旅游景区连线连片开发;挖掘自身资源特色,深度融入大桂林旅游圈;合理规划布局,实现“红+绿+古”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湘江干部学院,使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与干部培训有机结合;创建中小学研学基地,打造“党性教育+素质拓展+互动实践”的“开放式课堂”;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促进沉浸式旅游发展;加快文创产品和特色美食研发,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加快人才培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讲解员队伍。  相似文献   

8.
根据锦州市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旅游发展基础,构筑“一极(锦州都市增长极)、两城(义县辽城、北镇广宁古城)、四带(南部滨海旅游带、中南部都市休闲旅游带、中北部宗教和历史文化旅游带、北部自然山水旅游带)”的旅游空间战略布局。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出了资源整合、加强旅游品牌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升级旅游产品结构的重点任务和建设紫荆圣泉温泉度假区、沿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义县辽城文化旅游区、大闾山旅游区、宜州化石旅游区、锦州北部自然山水乡村旅游区、锦州都市休闲旅游区、龙湾水库休闲度假旅游区8个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9.
伍新蕾  甘敏  徐沛 《科技和产业》2021,21(12):122-127
兼具教育和旅行双重功能的研学旅行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而文旅融合为充分挖掘研学资源赋存来打造精品研学课程提供了新路径。在广泛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深入挖掘河源市研学旅行资源赋存,进行资源类别分析与研学元素提炼,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学资源活化。通过分析研学旅行资源赋存开发的情况,探讨河源研学资源开发策略,以期为河源研学旅行课程创新性、差异性设计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瑛  ;汪明林 《特区经济》2009,(7):201-203
正确确定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对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促进城市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国内外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乐山市更应如此。本文分析了决定乐山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的旅游主体吸引物、区位条件、城市经济与文化背景等主要影响因素,遵循现状与发展相结合、突出特色、国际化原则,提出了乐山国际旅游发展方向为以世界遗产旅游、山水文化体验旅游为依托的,观光与休闲并举的区域性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1.
在对四川南江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主类、25亚类、103个基本类型.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南江县文旅资源类型全、丰度大、品位高、组合好、特色优.应紧抓旅游资源五大特色,寻根地学文化引领,发挥"旅游+文化"、红色文化旅游串联、乡村文化旅游辐射作用,布局"12822"空间结构、设计4个品牌、7种产品、构建6类融合工程的实践创新模式,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闻森  羊杨  张学梅 《科技和产业》2023,23(14):123-128
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在泰国传播广泛,对泰国的文学、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泰国人民对三国文化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了泰国三国文化情结产生的原因。四川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旅游景区资源建设在旅游全国也具有较鲜明地区特色优势和相对突出的旅游比较发展优势,三国旅游文化资源成为众多泰国旅游人远赴四川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最大动力之一。梳理四川三国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资源,提出针对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与建设的策略,以此扩大四川旅游在泰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川泰交流,促进四川省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文旅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淮海经济区10地市文旅融合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淮海经济区文化资源具有一定“集聚性”,文化资源丰裕度呈现“十”字型分布特征,各地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显著;文化资源丰裕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整体上呈轻度失调状态,且内部差异较大,大致呈鲁南>苏北>皖北>豫东的空间分异特征;文旅融合过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宇  吴丽丽 《科技和产业》2023,23(9):134-138
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民宿结合起来,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弘扬和民宿产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以肇庆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民宿产业发展状况,探讨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与民宿产业融合发展中具有的优势,如优越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政策支持以及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业融合不到位、民宿同质化严重、民宿产业运营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肇庆市历史文化与民宿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庆  曹暕 《科技和产业》2021,21(10):336-341
寺庙文化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种,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文化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形式,提升游客对文化旅游的满意度对于旅游业发展十分重要,能够很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同时运用SPSS软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游客对寺庙文化旅游满意度的基本情况.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游客寺庙文化旅游的因子包括产品因素因子、基础设施因子和相关服务因子,其影响程度是产品因素因子>基础设施因子>相关服务因子.最后,针对景区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寺庙文化旅游改进的相关建议,对寺庙文化旅游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海燕 《科技和产业》2023,23(16):121-126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得到一定的发展,乡村本土文化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旅游的发展,乡村逐渐失去自身的文化特质,乡村旅游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处方式都亟待解决。以文化基因理论为基础,对恩阳区万寿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万寿村宣传力度不到位但在周围的口碑较好,旅游者对万寿村的主导基因和衍生基因感知度高于依附基因,感知度较低的依附基因进一步影响了旅游者的重游意愿。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具有渗透和提升作用,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具有引导和扩散作用。在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要保存旅游的功能,以及认识功能、教化功能、启智功能、交流功能等,以更好地促进武陵山片区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片区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收益提升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当县域旅游经济保持良好发展状态时,就能显著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当地居民收入的增加。所以探究县域经济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旅游收入,改善旅游产业有着积极的影响。针对Z省桐庐县的旅游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当地旅游收入的构成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收入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然与人文遗产资源数量众多,在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中面临保护资金的欠缺、保护人员不够等问题。通过简要回分析英国国家信托旅游的发展概况,剖析其产生背景,从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志愿者队伍、旅游市场和宣传等4个方面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和运作模式。英国国家信托制度采取第三方公益组织的方式来运作,实行会员制度和志愿者参与修缮、保护等形式,一些文物和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文物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可借鉴英国国家信托的管制制度、志愿者会员制度、景区运营与维护的成功经验,从而实现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性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两层次影响要素指标体系,从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五个维度,采用2006-2017年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科技与文化融合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科技创新、政府支持与市场环境是影响北京市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分析了科技和文化融合产业对首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对就业增长吸纳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