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严宇 《今日重庆》2020,(5):60-61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4月15日,中共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报告热词     
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云联数算用、小街区规制、劳动者港湾……政府工作报告"干货"满满、"含金量"超高。这些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迅速成为关注热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川渝合作,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对地处成渝黄金分割点的大足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大足地处双城腹地,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支点,可直接承接重庆、成都两城的"双核辐射"。但如何发挥支点效应,打造链接双经济圈的中部核极,成为大足面临的全新课题。而大足高新区不仅是破题的关键,更是衔接双经济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高品质生活的"领衔主演"。  相似文献   

4.
<正>1月28日,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在这次会议上,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提升到了市委“一号工程”和推进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的战略高度。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腹心的永川以此为契机,通过系统打造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和“双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落实“一号工程”中打头阵、挑重担、作示范,体现了一个区域中心大城的使命担当,展现了永川人踔厉奋发的新气象和新作为。打头阵:以“双百”大城托举双城桥头堡永川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打造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是以一域之光服务中心大局的战略需要,也是永川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内生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既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机遇,更是各显神通的发展舞台。地处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联接点的垫江如何发力?答案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棋局中,找准新坐标、探索新路径、对接新资源,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转换成融入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6.
杨玺 《今日重庆》2021,(2):42-45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年过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川渝两地形成四级工作机制、成渝定期联系机制和毗邻地区合作机制,累计签订合作协议236个,开工重大合作项目27个、完成投资354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行至高梁,心纳平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集结号"一吹响,作为深化川渝东北合作天然桥头堡的梁平便迅速行动,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贯彻落实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决策,深度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成渝两地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翼地区协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两翼地区协同发展状况。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两翼地区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如今的"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决策,成渝地区的战略定位不断升级。外国驻渝蓉总领事如何看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他们对此有何期待?6月23日,记者采访了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罗澜。布达佩斯一体化与"双城经济圈"异曲同工"当我关注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内容时,我首先想到了布达佩斯。"罗澜说,众所周知布达佩斯是匈牙利的首都,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它坐落在多瑙河畔,有"多瑙河明珠"的美誉。却很少有人知道,在1873年,布  相似文献   

10.
正专题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决定,为川渝两地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明确了方向指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选择大足,因为大足承渝启蓉的良好区位和厚积薄发的区域实力。大足顺应历史,因为大足人与生俱来的责任担当和置身开放前沿的时代使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的战略重构,又一次将大足推到了引领发展的历史舞台。善于审时度势的大足人立足成渝相向发展腹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支撑、成渝主轴特色产业集聚地、  相似文献   

12.
正地处成渝腹心,与四川接壤,是成渝发展轴线上渝西门户,也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明珠,更是双城经济圈最值得期待的地方—重庆市大足区。曾经边缘的地理位置,如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下,加持"腹心"优势,站在了川渝合作的最前沿。在大足决策层看来,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大足必须紧紧抓住,不容有失。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重庆所有区县中,潼南是毗邻四川县市最多的对外开放重要门户。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潼南紧扣"两城""两都""两区""两基地"发展定位,不断深化川渝毗邻地区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培育新动能、壮大新势能,努力打造联系成渝、联动周边、联结遂宁的川渝合作"桥头堡"。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翻开了成渝地区发展的崭新一页。对国家战略的快速响应,让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节点的垫江始终保持先人一步的优势。一年来,垫江聚焦战略定位、把握战略要求、抓实战略任务,以一域担当唱响"双城记",交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15.
璧山     
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部分2021璧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璧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重庆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全力打造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区、航空门户枢纽,最大化发挥主城都市区"迎客厅"的引领、集聚、创新、示范等多样化功能作用,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发挥"三个作用"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举行第一次视频会议,部署共同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工作。3月23日,重庆市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努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4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一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1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西部的制造业重镇,了解其制造业集聚水平有助于破解制约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业瓶颈。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1年和2019年的数据,运用区位熵指数法测度并分析制造业集聚水平。结果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的整体集聚状况不够理想,行业优势领域不多;2011—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31个行业专业化变动升降各半,新兴制造业崛起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退潮并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制造业集聚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凸显,重庆、四川各有优势领域,未来协同发展前景广阔。根据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行业布局、壮大新兴制造业、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上,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会议提出,要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除了东部沿海的三大城市群之外,成渝双城经济圈,被视作了带动中国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成渝地区,自古以来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经济同体、人缘相亲。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两地迎来高质量发展“黄金机遇”。近年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积极对接重庆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主动融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刘晓娜  李艺 《今日重庆》2021,(11):24-31
2021年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 这是一步关乎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落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