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大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六部门认真组织和推动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探索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战略联盟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战略联盟等9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新的一批团体会员。  相似文献   

2.
周敏  胡斌 《特区经济》2012,(6):37-39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成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形式。本文从合作创新角度出发,提出上海张江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应鼓励产学研合作机构进一步加强创新协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论文基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特点,结合对相关产业创新联盟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张江建立创新技术联盟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大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和推动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探索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战略联盟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2014年,共有21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新的一批团体会员。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载体,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其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了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紧密合作,促进  相似文献   

5.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我国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系列的问题:联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模式?如何分享联盟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如何保持联盟的稳定性?如何评价联盟的绩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些特有的问题及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前国际上研究和关注的理论前沿和热点。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文献,为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奠定基础,并为我国有效地推动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大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六部门认真组织和推动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探索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战略联盟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2012年,中国低碳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10,(8):63-65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于提升我国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和模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7年6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之后,又于2008年12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在《意见》的指导和试点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纷纷建立或积极筹备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11,(1):70-70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崭新形式,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把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作为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的重点任务,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的推荐和指导下,14家在产业或学科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团体会员。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13,(7):54-55
第一条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根据科技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和《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国科发政[2009]  相似文献   

10.
近日,科技部下发《关于选择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认定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20个产业联盟为国家试点联盟。  相似文献   

11.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 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其他联盟相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具有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有明确的技术创新产出目标,任务分工和责.权、利清晰,而非停留在意向性的合作;二是联盟成员以法人身份依据合同法及有关法规建立契约关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三是联盟以成员的共同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主要锯决的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不是个别企业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组成,是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自2007年6月启动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以来,国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是在联盟的稳定性以及联盟成员的合作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客观分析联盟成员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联盟成员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以E-HR系统为全新的切入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联盟合作的稳定性以及联盟的创新效率,促进联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发战略联盟的产业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是研发战略联盟在产业层面的拓展。文章从战略联盟理论出发,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和使命,并提出构建其应注意的几个战略问题: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业特征;注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中的战略金三角;选择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模式;构建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4.
9月27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京举办"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座谈会"。会议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主持,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就联盟的健康发展、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发表讲话。科技部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主任徐建国就科技部进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和国家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策与举措作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作为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同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和发展,积极探索联盟运行及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发挥试点联盟在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7月28日,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在56家试点联盟中选择10家联盟,在北京召开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座谈会。科技部政策法规司李新男司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科技型企业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减少创新风险,提升产业联盟成员间的竞争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选取华东地区光学行业221家企业为案例,基于产业技术创造战略系统分析了技术创新面临的新风险,建立包含28个指标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识别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在概率界限为0.5的条件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识别模型的总准确率为88.1%,最后从完善数据库建设、提升模型通用性、加强模型实践检验等方面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产业集中可形成集聚效应,使企业成本节约、促进行业互补和推动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和创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基于嘉兴现有集群产业,推动建设嘉兴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嘉兴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特点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1年,日本政府颁布实施了<工矿业技术研究组合法>.以该法为核心,配以一系列相配套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措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政策体系.技术研究组合是日本产业科技创新战略与企业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设立技术研究组合的目的是重点研发具有关键性、基础性和共同性的技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证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日本产业技术发展中起到了贯彻国家产业科技战略、部分弥补市场机制缺失、提高科技研发投资效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