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计价货币到结算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第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经过6个多月的准备之后,备受关注的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入实质运作阶段。7月6日,中国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  相似文献   

2.
经过6个多月的准备之后,备受关注的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货币理论从根本上看清楚货币国际化的本质,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选择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下,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走不完全国际化道路,即让人民币在国际事务中充分发挥计价和结算职能.短期内,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手段,保持汇率稳定.锚定石油或黄金等商品期货,实行人...  相似文献   

4.
作为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等职能的货币,其国际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催生的日元国际化,其波浪式前进引人深思;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面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日元国际化的缘由、发展、效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启示深刻。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货币国际化定性及定量的文献进行回顾,发现了国内缺少直接对人民币进行实证分析的例子。虽然有作者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定量预测,但均是基于国外货币国际化回归结果进行的预测。文章使用美元、欧元、日元及英镑国际化的条件对人民币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国际化在多元回归下难以达到显著,在一元回归下则发现中国的经济实力、贸易程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以及货币惯性与人民币国际化有显著线性关系,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贸易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将人民币作为锚定货币.本文基于官方计价职能视角,运用添加辅助回归的货币锚模型对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锚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人民币影响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人民币已被39个经济体的货币当局作为锚货币,辐射区域涵盖五大洲,影响力集中于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  相似文献   

7.
张冲  杨洁  丁剑平 《世界经济研究》2022,(9):21-33+61+135
针对现有货币国际化指数构建方法中未区分事实汇率制度和法定汇率制度的问题,文章使用182个经济体1999年1月至2021年10月相关数据,通过货币“隐性锚”模型识别各国事实货币篮子。综合结算、计价和储备三方面指标,计算了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的货币国际化指数。主要结论是:第一,考虑到事实汇率制度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高于基于其他指数的计算结果,但并未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排名;第二,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处于第三个发展周期上升阶段。截至2021年10月,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为3.45%,达到近7年来最高点,但依旧低于美元(46.92%)、欧元(27.86%)、英镑(6.42%)和日元(5.15%),位居全球第五位。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在各国货币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推动本国货币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英、美等国家在国家综合实力达到较高水平后,都实现了货币国际化。在培育发展国际货币的进程中,基础设施是至关重要的中心平台,对提升货币职能发挥着底层服务的作用,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外溢性。本文基于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结合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不足和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原油期货计价货币由美元垄断转向逐渐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为了科学评估上期所人民币原油期货(SC原油)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中的地位,本文通过基于多元传递熵的信息溢出网络分析,构建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信息溢出网络,检验原油期货市场的重要性。实证证据显示,孟买、东京等非美元原油期货市场有较大的信息溢出,与美元原油市场存在显著的独特信息溢出关系,但SC原油的独特信息溢出不显著。与其他非美元原油期货不同,SC原油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独特信息溢出关系,揭示原油期货市场与外汇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较弱。本文的发现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带来启示,应加强人民币在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加快人民币原油期货市场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市场,与人民币原油市场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对外贸易的增加,人民币在周围国家流通越来越多,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重点。本文论证了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在短期内沿着美元模式和货币一体化模式得以实现,同时因为中国经济、贸易和金融规模在东亚范围内具备了比较优势,人民币应该把成为东亚货币体系中的锚货币作为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我国企业跨境贸易结算货币选择所做的调查问卷,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跨境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因素。我们发现,参与调查的企业大部分选择美元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当企业注册资本规模越大、出口量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越高、主要贸易对象与公司的股权关系越紧密时,企业选择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比例越高;当为公司提供跨境贸易支付的银行是外资银行或者既有中资也有外资银行、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贸易产品更趋向于技术密集型产品时,企业选择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比例越低。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结算币种的选择——实证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总结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宏观前提条件和进出口商在贸易实践中的经验法则。继而通过收集全球41个国家1992~2007年的样本数据,从出口国货币、进口国货币和媒介货币计价结算三个视角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汇率制度、货币的可兑换性等制度变量外,汇率的波动性、进出口贸易的规模、方向和结构也是影响结算币种选择的关键因素。因而,人民币国际结算若要取得重大进展,不仅要逐步完成资本项目的开放,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还要努力实现贸易出口多元化,并致力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内贸易决定变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求适合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贸易战略是各国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研究的重点,在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今天更是如此。寻找制约和影响国家贸易发展的因素无疑对该研究的深入与推动会有所帮助。本文结合当今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中国贸易发展的实践,对中国总体对外贸易,非制造业对外贸易,制造业对外贸易的行业内贸易决定变量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本研究回归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影响我国总体对外贸易的行业内贸易因素有平均市场规模、平均人均收入、外国投资、地理空间距离、平均关税税率;影响我国非制造业行业内贸易发展因素有平均人均收入、外国投资和平均关税税率;影响我国制造业行业内贸易发展因素有市场规模差异、平均人均收入、平均人均收入差异、外国投资、地理空间距离和平均关税税率。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产品附加值的程度对影响我国行业内贸易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借鉴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以及政府作用等5个方面对影响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选择了11个具体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这11个指标当中只有四大银行资产占比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负向的关系,其他指标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都是正向的关系。在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众多影响因素当中,政府的作用相对最大,这可能和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currency invoicing in Japanese exports to East Asia by applying the pricing-to-market (PTM) theory. The notable aims of the present paper are to: (i) use a number of sample commodities obtained from the data on monthly series of exports based on the nine-digit Harmonized System; and (ii) examine currency invoicing practices of Japanese exporters by mak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ong-run and short-run PTM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error-correction model. Contrary to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ports, our study shows that Japanese exporters of electric machinery tend to stabilize US Dollar (USD)-denominated export prices in the short run in East Asian markets, implying that electric machinery products tend to be invoiced in USD in exports to East Asia. Given the USD-invoicing practices by Japanese electric machinery exporters, it is hard to expect the further use of the Yen in trade transactions because the electric machinery industry plays a major role in facilitat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between Japan and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争端策略选择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进化稳定策略为核心的进化博弈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模拟者动态方程作为分析工具,在经济主体(贸易争端中的国家)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研究长期条件下群体中(各个贸易参与国)选择不同策略的群体比例动态趋势和进化稳定性,分析了单群体成员间(WTO机制内)两国贸易争端对称动态博弈和两个群体成员间(WTO机制外)两国贸易争端非对称动态博弈。最后得出结论: 贸易弱国倾向于在WTO机制内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争端,贸易强国则倾向于WTO机制外举行双边贸易谈判解决两国间的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货币贬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传统理论的预测不同,在一般均衡框架下,预期中的货币贬值对进出口只有短期影响,而意外的大幅度货币贬值会产生持久性冲击。通过应用引力方程对世界五十二个主要经济体1980~1998年间双边贸易额分析,我们发现,实证结果为理论预测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效应是当代自由贸易中不可忽视的衍生性问题,日益作用于国际贸易进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量的快速增长,进出口活动中引发的环境问题亦相当突出,并直接影响到国家经贸发展的后劲。面对全球“绿色浪潮”,我国必须坚持贸易与环境的互益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Joining the GATT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argets of the Taiwan government.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is action are difficult to establish. Because of the openness of Taiwan's domestic market there could be serious changes in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specially in the relative status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of protected and unprotected sectors, and also of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The possible high cost of this move on society has caused its necessity to be questioned. In order to clear up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is issue, this paper, uses a CGE model to analyse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this policy change. Following proposals from the Final Draft of the Uruguay Round, we use tariff and nontariff barriers, aggregate measurement of support (AMS), and export quota in our model as policy tools. We omit liberalization in the service sector, because of quantification difficulties. Our analysis includes the impacts on resource allocation, production structure,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s' welfare.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活动,是衡量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福利的重要指标。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现已达到61%的水平。经实证检验,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其中,我国外资引入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其余三项则显示了比较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