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坚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预防及应对金融危机的不二法门。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承担更大的责任,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实现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2.
Sijbren Cnossen 《De Economist》1998,146(2):227-255
Te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applied for membership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 The adoption of the value-added tax (VAT) is a nonnegotiable condition. Accordingly, all these countries have introduced the VAT which, in principle, is a highly product-neutral, factor-neutral and revenue-productive tax. A review of the structures of the various VATs indicates that more can be done to tax public sector bodies and cultural services. In some countries, immovable property and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can be treated more even-handedly.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structural weakness of the VATs is the exemption and lower taxation of so-called essential products. VATs are ill-suited to enhance progressivity in tax burden distribu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policymakers should now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improv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ir VATs. A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tax policy often is tax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3.
杨焕玲 《科技和产业》2009,9(7):63-65,74
农业作为一个相对弱势产业,客观上需要政府的财政保护和支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在所得税、销售税等方面采取种种优惠措施促进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政策激励效果。而我国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机制尚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税收对农业的政策激励效应。因此,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以促进我国基础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短短20多年,关国金融业先后爆发了以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为导火索的储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均不同程度地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朱启铭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04-106
金融税制是一国管理金融活动的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的总和。金融税制影响金融市场效率和各类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和信贷配给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影响。为保证货币政策能顺利传导,我国目前应进一步完善针对金融市场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制度,对商业银行不宜取消现行的营业税或急剧降低营业税税率,应针对不同业务细化和完善相关的流转税制度。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改革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及应对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宁  张维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75-77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税收政策是影响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期我国颁布的增值税改革政策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据此,文章首先总结了我国融资租赁业流转税税收政策的现状,进而分析了增值税改革后融资租赁业面临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资租赁业应对增值税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亚洲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直到1999年才基本结束。从危机爆发至今已有十年。虽然,这些年对亚洲金融危机有各种各样的讨论,但并没有从最深层次的角度找到其爆发的根本原因。而且,当今世界在金融领域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本文力图从经济利益关系角度,结合东南亚各国的实际,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进行新的反思,以对我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行废旧物资税收政策的弊端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国家现行废旧物资税收政策在积极促进该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客忽视的问题。从现行废旧物资税收政策实施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入手,论述了现行税收政策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对幕。  相似文献   

9.
惠丽丽  谢获宝 《南方经济》2017,36(5):83-101
文章从微观视角出发,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营改增政策对试点企业实际税负和绩效水平形成的经济后果,以及试点企业的服务化水平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营改增政策有助于降低试点企业整体实际税负;第二,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试点企业的实际税负降低使得企业绩效水平提升,实现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财富转移效应;第三,试点企业服务化水平越高,营改增政策降低企业实际税负,进而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效果更加明显,即营改增政策实现的财富效应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营改增政策有助于促使试点企业改善经营效率,提高自身财富创造能力,增强营改增政策的财富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杨  张国平 《改革与战略》2010,26(1):142-144
文章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制度的影响,指出目前制约企业劳动关系的具体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现阶段企业处理员工劳动关系的基本思路,从政府、企业、员工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利平 《改革与战略》2011,27(11):28-30
凯恩斯主义的逻辑与内涵就是针对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由政府从供给与需求、短期与长期、微观与宏观层面对经济进行干预以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认为,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实施了凯恩斯主义的救世政策。文章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国内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危机后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效力,发现我国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并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原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文章尝试基于共同富裕视角考察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减税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旨在理解税收政策对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利用2001-2020年中国地级市层面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减税政策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且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研究结论。机制检验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趋势,增加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并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确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并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而释放了农村劳动力。本文为切实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协调推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极具现实意义,并为深入推进减税降费改革提供了实证证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庞敏  吕南 《特区经济》2011,(8):87-88
随着石油领域国际合作的日益密切,税收政策对石油企业的影响逐渐增大。本文通过对中外石油税费制度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我国石油税费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石油税费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推动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变革也促进了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改造着经济与社会的技术基础,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二者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金融政策已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因素。本文分析了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内涵及关系,简述了金融政策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不可或缺条件,提出了信息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剖析了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发生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在次级债发展的初期,它充当着财富放大器的角色,使大部分美国人圆了“美国梦”;而在危机深化的过程中,因为其特有的链式反应,把全球金融市场卷入到更广更深的危机中,此时它充当了危机放大器的角色,这是金融创新设计时所具有的“信息不对称性”所埋下的诱因。为此,我们需要在信息对称性条件约束下创设金融新工具,才能在分散市场风险的同时不会诱发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杨松 《改革与战略》2011,27(6):59-62
文章介绍了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技术演进流程以及杠杆放大效应,深刻揭示出以衍生品为主的金融创新其实质就是泡沫创新及风险转嫁;同时从金融衍生品自身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其危险性根源,总结出对我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创新的若干重要启示。文章认为,不能盲目追求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房地产等大宗消费品信贷市场应受到严格管控以及金融衍生品创新应建立在完善的金融现货产品基础上且链条绝不能太长。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洪  罗明 《特区经济》2009,(7):204-206
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现肆虐于全球各地,演变成6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虚拟经济伤痕累累,实体经济也颇受拖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内企业和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那么在这场金融危机下,我国目前的出口企业状况如何,以及应该采取如何措施应对呢?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初步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调整出口对象国,扩大国内市场营销,订单地区转移以及政府政策调整、企业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8.
张莹  刘涛  楚英杰 《科技和产业》2009,9(8):34-35,51
全球经济危机一触即发,中国也无法摆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让国内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更加困惑,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及相关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条件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嘉  王千 《开放导报》2008,(5):30-32,51
如何看待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基于虚拟经济的理论给出了解释。文章在对中国和美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具备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条件,并提出了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捷 《开放导报》2009,(3):5-10
本次金融危机是发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生产过剩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全球化带来了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全球扩张,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性的贫富两极分化,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和全球生产过剩。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利用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的财富效应,盲目发展金融与房地产业,同时从新型工业化国家攫取储蓄的债务经济模式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酿成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和祸及全球的泡沫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