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我国银行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已是不争事实。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统计资料表明,到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上万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仍在两位数;至2008年末,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数千亿元,仍有大量不良资产需要处理。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现有不良资产近万亿元,以2008年9月的数据计算,不良资产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依然很高。  相似文献   

2.
曹欣 《西部论丛》2002,(11):27-28
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庞大, 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主要是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按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约为20%——25%。 目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大约有2万亿元,其中逾期占67%,呆滞占20%——27%,要核销的呆帐占7%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一直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巨额不良资产已经成为阻碍商业银行业发展的最大顽疾和影响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重大隐患。在2003年底到2005年6月这一年半时间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不良贷款暗地里又增加了1100亿元以上。这说明,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加大了改革力度,强化了风险控制能力.但如何更好地控制和处置不良贷款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巨额的不良贷款直接威胁着国家的金融安全。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就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传媒     
银行业不良贷款悄然回升这是经济增速放缓下的必然结果,亦为2008年信贷狂飙后的苦果不期然之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已经悄然回升。不期然中有必然。在完成四大行改制上市以后,中国银行业基本保持了连续近十年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降。转折发生存2011年底,那时的银行业整体不良资产率不到1%。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在卸任前曾预测,以当下银行业的体量,不良贷款翻番,不良贷款率达到2%左右,是个正常可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构建我国不良金融资产交易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超 《产权导刊》2005,(6):15-17
二十年的经济转轨中,中国银行体系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1999年,国务院决定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五年来,随着银行业改革进程的加快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深入,不良资产的市场化处置模式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6.
不良资产是一个泛概念,它是针对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来讲的,主要但不限于包括银行的不良资产,政府的不良资产,证券、保险、资金的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的源头.2021年3月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疫情之下,企业经营和还贷困难,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将成为必然趋势, 2021年将保持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减,将加大力度、稳中求进,保证在经济和银行金融体系的可承受范围内."西部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吸引专业机构,为不良资产高溢价成交做足准备.  相似文献   

7.
阚侃 《中国经贸》2009,(6):185-186
不良贷款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国际通用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指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并对推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转让,扩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及时主动消化吸收风险,对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江苏泰州为例,调查了解银行不良资产打包转让业务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寻求促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特点及处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忠 《山东经济》2009,25(1):96-99
在改制过程中进行大规模不良资产剥离后,主要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文中简称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已降至合理区间。但伴随2007年后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呈现出新的形成机制和特点,不良贷款率很可能回升。分析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及特点,并结合国际经验,本文拟对新形势下国有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模式及路径进行探讨,并建立一个正向激励的定价和处置机制——结构性交易。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理效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沉淀巨额不良资产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不良贷款处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和阐明加快不良贷款处理的意义,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发放各类贷款收取利息是金融企业最基本的传统业务。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总额约为3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5%.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7650亿元,占全部不良资产的60%以上.为GDP的18.4%。有的银行不良贷款比重更大,隐藏着大量的呆滞死帐贷款,严重地制约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应收未收和应收逾期利息的增长而虚增利润并将未来的亏损变成当期利润上交财政,最终使银行变成空壳,形成盈利风险。  相似文献   

12.
张继东 《辽宁经济》2005,(12):82-83
不良资产评估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银行的不良资产以某一时点为基准日,对其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和分析判断的行为。我国政府于1999年先后组建了四家国有独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和处置由于历史原因给我国商业银行累积的巨额不良贷款。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是伴随着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使命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各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目前,银行的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和改革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主要是既包括了市场性的原因,也包括了制度性的原因。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不良贷款和金融不良资产形成的内部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改进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技术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不良贷款比例过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运用它来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在美国已有成功的先例。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现阶段在我国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技术障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3年底,建行宁夏区分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0.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9.38%。预计2004年可疑类不良资产剥离后,不良贷款率将达到历史最低点。但这与股份制改造的要求和宁夏建行实现“小而好”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2004年宁夏行将继续把降低不良资产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全面开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金融制度供给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飞 《发展》2004,(11):54-55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时至今日,金融体系中还是问题重重:首先,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是当前金融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而且由于种种原因,银行的不良贷款还在不断增长.据中国银监会报告,到2003年6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比率已降至22.2%.  相似文献   

17.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以及证券化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袁明 《西部论丛》2004,(4):46-46
2003年,建行广西区分行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压缩不良贷款10亿元,不良率控制在10%以下”的奋斗目标,不良资产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有29亿元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指标与全国先进行水平差距较大,不良资产攻坚战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全面深入分析内外部形势的基础上,广西分行党委确  相似文献   

19.
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了监测考核期,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股金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违规分红,不良贷款形态反映不真实,已置换不良资产处置进展缓慢、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微调政策,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股本金和分红管理,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加强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信贷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有效调节手段。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就银行自身来讲,资产质量关系着其经营的成败。因此无论就银行本身,还是为发挥好经济杠杆作用,商业银行都应加强资产质量的管理,不断改善资产结构,使现有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用。一、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虽注重清收不良资产,但资产质量仍然不高、不良资产比重过大。据统计,现我市银行不良贷款(逾期、呆滞、呆账)占20%左右。据资料显示,香港银行系统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