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7,(5):27-28
针对有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新村建设,搞大拆大建或者是形象工程,表面上看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作为我国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学者、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委员指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他说,1999年开始,我倡导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的现代化。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跟我当时的设想是基本上不谋而合的。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设施严重落后,新农村建设当中,以村容整洁作为切入点,确实可以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报告》2007,(102):1-22
贺州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工业欠发达,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还很弱。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贺州重视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问题。保障弱势群体公平地参与社会发展,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贺州市的经验表明,欠发达地区在改善民生方面也能够有所作为。本报告建议要把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利益的重要手段,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离不开市场,离不开农村流通。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的农村问题和农村建设,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有很多真知灼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城乡统筹;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服务。毛泽东的农村建设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苟颖萍 《发展》2007,(10):149-150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逐步提出了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其根本目的是解决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一思想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经调查表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韦金红 《发展》2008,(1):126-127
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农村,所以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素质不高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就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体现了公平正义,是中国一直以来的朴素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依靠农民,中国的革命、改革才取得了突破和胜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党委政府的引领作用,尊重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顺应他们提高自身的要求,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保护农民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新农村,可以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农民的主体性,又好又快地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李晓翼  李臻 《乡镇经济》2009,25(9):90-92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都离不开农民这一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状况、生产技术水平、经营能力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因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培育和造就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如何解决农民问题上,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必须从农民自身条件出发,改变农村生产关系才能解决农民问题。他们这些看法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兵  胡丹 《乡镇经济》2007,(11):42-44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文章从乡村旅游的视角,具体分析了这类旅游开发方式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价值体现和体制环境,提出要在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农民利益维护和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制度建设三方面,积极有效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问题。农业富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富则国家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诸如农民的利益问题、村民自治中农民的权利问题、县(乡)政策在农村的适用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最终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这些矛盾纠纷的产生,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利益分配不合理或者说权利义务不对等,而真正的和谐是建立在利益分配最大限度的公平合理基础之上的。公证作为一项前置性和预防性的司法制度,主要任务就是明确法律关系,确认法律事实,分清权利义务,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民事、经济依法有序流转,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因此,公证的性质和职能决定其完全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张丽丽  左侠 《理论观察》2009,(5):112-1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行,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村庄治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首先,农村民间组织改变了农村的治理格局,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其次,农村民间组织拓宽了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增强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最后,农村民间组织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农村秩序稳定,促进了和谐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彩云 《发展》2008,(4):41-4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和利益。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问题。切切实实地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是各级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重大课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既可以巩固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已取得的成果,同时还可以解决目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许多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建设逐渐的向现代化建设靠近。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经济条件的基础,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在仍然处于一个相对抵消、混乱的局面,这不仅没有有效的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反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对农村的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文章对当今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善三峡库区农民增收难的现状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玲 《乡镇经济》2006,(12):19-22
新时期农民增收难问题不仅关系到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库区农村小康社会目标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提出,农村出现了新一轮的建房热,不少农民搬进了新家,但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宅基地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关键是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村民的长远经济利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离不开市场,离不开农村流通.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三农”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农业基础依然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式主义,损害农民利益;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  相似文献   

20.
张华 《黑河学刊》2010,(12):91-93,104
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状况,保护农民权益。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地区。农民权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关键,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