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陈启荣 《发展》2011,(7):52-53
2008年3月17日,白银市被正式确定为全国首批典型资源枯竭城市之一。白银是国家“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基地之一,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几十年来,累计生产有色金属产品569.9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230亿元,上缴国家利税169.6亿元。但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大量的历史欠账。  相似文献   

2.
李志俭  张励 《发展》2006,(11):9-12
相关背景: 白银,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铜资源的开发而建设起来的资源型城市。早在西汉时期,白银便有青铜冶炼的历史。明朝洪武年间,就因创办“日出斗金”的官方冶炼机构“白银厂”而闻名全国。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建市,因铜而辉煌,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白银为全国有色系统输送了成千上万的技术骨干和产业工人。从1956年折腰山矿山大爆破至今,白银累计为国家生产有色金属500多万吨,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同行业第一的辉煌业绩,缔造了驰名中外的中国“铜城”。几十年来,白银一直以初级产品的生产输出为主,是中国的原材料基地,为民族工业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岁月无边,矿有尽时。作为资源型城市,如果不在资源鼎盛时期及时发展接续产业,最终将无法摆脱资源枯竭的法则。我国有429座资源型城市,其中54座城市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云南东川因资源枯竭而导致撤市改区,大庆等一些重要城市因资源不足而被迫减产,中国煤城阜新的危机一度引起举国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银由于已探明铜资源日趋衰减,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城市经济发展跌入低谷徘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曾经光焰照人的白银,一度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厄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江苏有色金属工业依托得天独厚的沿江沿海地理环境和较发达的经济优势,打破矿产资源缺乏格局,充分发挥有色金属加工和再生优势,扬长避短取得长足发展。有色金属加工能力达到118万吨/年,200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4万吨,铜材产量38万吨,铜盘条产量17万吨,铝材产量24万吨,成为全国有色金属加工和再生大省,铜、铝材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江苏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始于1958年,徐州铝厂、常州冶炼厂等企业的建立,标志着江苏有色金属工业由小作坊跨进了大工业。江苏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较少,仅有南京铅锌银矿、南京九华山…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9,(6):62-63
金属收储纳入振兴规划 2月25日,有色金属收储机制被正式纳入到产业振兴规划中。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由于需求不振,有色金属价格高台跳水、迅速回落,铜、锌、铝等大宗商品价格跌至企业的成本价以下。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政府再也坐不住了。2008年12月,云南省宣布建立有色金属储备制度,宣布在未来13个月内收储100万吨有色金属产品,为金属收储打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5.
陈玉宝 《发展》2008,(11):34-35
一、白银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甘肃省白银市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累计生产有色金属427万吨,年产氯化稀土近3万吨(产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又是全省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煤炭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年,已建成水火电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TDI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高纯炸药生产能力近6万吨(位居全国之首、亚洲第一)。  相似文献   

6.
《发展》2009,(9):161-161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50多年来,公司累计生产铜铝铅锌四种有色金属产品550多万吨,上缴利税84亿元,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初步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铜、铝、铅、锌)总产量为737万吨,基本与去年持平。与生产等量的原生金属相比,节能1 650万吨标煤,节水超过11亿立立米,节电51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 700万吨。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承办,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国际回收局、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和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协办,以“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再生金属产业”为主题的第八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暨展览交易会于2008年11月8~9日在北京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上海有色网共同打造的“中国再生金属价格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这是从2014年天目湖中国再生金属领袖峰会上传出的消息。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成为缓解我国矿产资源供应短缺矛盾、促进有色行业节能减排、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例如,再生铜、铝、铅、锌综合能耗分别只是原生金属的18%、45%、27%和38%:生产每吨分别可以节约相应矿石资源量380吨、20吨、128吨、52吨和标准煤1054千克、3443千克、659千克、950千克。预计到2020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将不断发展壮大。产品总量将超过2000万吨.工业产值将接近1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宿俊乾 《发展》2008,(6):18-19
一、白银市节能降耗的紧迫性 甘肃省白银是国家“一五”期间随着铜资源开采建设起来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铜城”,位居全国有色金属资源型城市第一位(以从业人员计),位居全国资源型城市第十四位,白银市累计上缴国家税收238亿元。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特征是受到资源耗竭规律、经济效益递减规律、环境成本递增规律的影响,加之传统的开采方式,白银工业的重化工特征和高能耗特征更为突出。就能耗来看,全市能耗总量549.8万吨标准煤。国家强力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建设,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白银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第十四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暨国际再生金属展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近日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在会上分析了2014年以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运行情况及今后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轮再生有色金属投资热潮。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资料显示,目前再生有色金属的回收网已遍布全国,每年还从国外大量进口废杂金属,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将支持再生有色金属优势项目的发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行业规范发展,逐步提升发展质量水平。据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专家透露,我国已经明确,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和成渝经济区等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域支持改扩建20万吨再生铜项目6-8个。20万吨再生铝项目8~10个。在华北、华中、东北、黄河三角洲等地区支持改扩建5~10万吨再生铜项目10个,5~10万吨再生铝项目15个。5万吨以上再生铅项目10个。在西北地区支持改扩建5万吨再生铜项目2个,5万吨再生铝项目3个。支持在具备产业基础的地区培育形成一批锌、钴、镍、锗、铟、贵金属等其它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利用项目。  相似文献   

15.
“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经国家环保局批准,天津市今年将把静海县子牙地区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废弃机电产品拆解示范园。届时,可实现年拆解含有色金属的“电子垃圾”近百万吨,产出铜、铝、铁等原材料50万吨。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觉得,金属回收这一行是收“破烂”的,而沙市金属回收公司有色金属拆卸班班长徐恒清却热衷于从“破烂”堆里拣“黄金”。三年来,他带领班里的三名同志,从近三万吨废钢铁中清选、拆卸出铜、铝、锌等有色金属三十余吨,价值六万多元。沙市金属回收公司每年都从工厂回收近万吨废钢铁。三年前,五十六岁的徐恒清调到这个公司当拆卸工。刚接触这项工作,老徐对什么是有色金属,哪些废件中藏有有色金  相似文献   

17.
《当代陕西》2010,(2):3-4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成立于1957年,先后隶属于陕西省、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00年由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属地划归陕西省管理。该局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52年来,仅在陕西就探明30多个矿种,评价勘探大中小型矿床120余处,累计提交黑色金属储量6亿吨,有色金属储量2000余万吨,贵金属储量近3000盹。冶金辅助原料和化工原料7亿多吨,为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的起步、发展、腾飞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在扩大行业规模的同时,更注重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实现发展“质”、“量”并重,由有色金属大国向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9.
宿俊乾 《发展》2008,(5):30-30
一、节能降耗的紧迫性白银市是国家“一五”期间随着铜资源开采建设起来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特征是受到资源耗竭规律、经济效益递减规律、环境成本递增规律的影响,加之传统的开采方式,白银工业的重化工特征和高能耗特征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2007国际战略金属峰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家柱对中国稀有金属产业目前的态势表示担忧。他表示,我国稀有战略金属的法律地位一直未明确,国家储备对战略金属资源保护及市场调控能力缺失。因此,稀有金属的战略储备运作和出口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