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今年全国两会的议案,2012年下半年,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放下公司的业务,专程跑到浙江、江苏各地做调研。“我一直比较关注知识产权,特别是商标侵权现象,通过调研我发现,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确到了出重拳的时候。”宗庆后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相似文献   

2.
达能与娃哈哈:谁给谁设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愚 《新财经》2007,(5):71-71
一向低调的宗庆后近一年来越发喜欢与传媒接触,并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限制外资并购的议案。同样,当达能最近磋商并购娃哈哈事宜时,宗庆后再一次主动放出消息,并打出“民族感情”牌作掩护  相似文献   

3.
2007 宗庆后     
《中国报道》2008,(10):76-76
关键点 2007年,中国商界最热闹的“官司”要属“娃哈哈”和达能的舆论大战。1996年,宗庆后通过与达能的合资完成了第一次产权重组。1999年,宗庆后设法让政府同意把国有资产的54%转让给他和他的团队,此后,他开始大规模地设立“体外公司”,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外合资企业成功典范的娃哈哈也出现了问题,这表明,1990年代风行一时的合资道路已经走到了事故多发地段2007年两会期间,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该警惕外资并购。这话倘若由别人来说也许显得平淡无奇,但是由宗庆后说出来就让人摸不着头脑。原因很简单,娃哈哈与达能的合作一向来被当作中外合资的成功典范,10年来从未传出过摩擦。现在宗庆后突然这么一说,自然让人觉得惊诧。  相似文献   

5.
坚守实业     
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张德江副总理想知道:在这样多变的形势之下浙江企业家会不会脱离实业?实际上,以实业而闻名的浙商,近年转去做投资的人不少,而据新华社报道,就在两会期间宗庆后第一次向媒体表示,娃哈哈将不再只坚守利润日益稀释的制造业,手中的百亿现金将投向商业地产和矿山等领域。宗庆后是浙江民营企业家中为数不多的“实业派”,  相似文献   

6.
“我希望娃哈哈在未来五年中达到500亿到1000亿的年营业收入”。近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搜狐“中国制造全国行”巡访活动上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由此,宗庆后提出了娃哈哈的“第三次创业”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的中国内地,“子承父业”仍是不折不扣的传统。对于众多具有家族符号的企业,遴选的接班人,是以“姓氏”为标准的。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双料”首富宗庆后,今年已经67岁。他一手创造的娃哈哈集团,连续十余年雄踞本土饮料企业的榜首地位。  相似文献   

8.
《新财经》2008,(5):8-8
2007年8月,一名自称“税务研究爱好者”的举报人,实名举报宗庆后隐瞒巨额境内外收入,未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杭州地方税务局于2007年11月立案。宗庆后在税务部门启动调查后,补交了2亿多元的税款。宗庆后回应称,爆料人是达能中国总裁秦鹏。  相似文献   

9.
刘艳涛 《环球财经》2011,(5):102-105
24年前,如果有谁买水喝,别人一定会骂他是白痴,而把没有任何科技含量的“水”做成产业更是天方夜谭,但宗庆后做到了。今天的娃哈哈市值2800亿元左右,董事长宗庆后更是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  相似文献   

10.
从连篇累牍的口水战到对簿公堂,纵观娃哈哈事件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的形势是:达能以一纸合同为依据,以中国现行法律为后盾而孤军奋战;宗庆后则高举“保卫民族品牌”的大旗争取民意,时至今日,已有“娃哈哈全体职工代表”、“娃哈哈全国销售将士”和娃哈哈非合资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先后表示支持,而被“保卫民族品牌”、“抵御外资垄断中国市场”等爱国情绪感染的公众,也为宗庆后提供着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个风水球,我五行属水。“在宗庆后办公室的众多陈设中,他最钟爱一座大理石浮球。这颗圆球依靠荷花型底座里的电泵助推,在浮力作用下转动不停,发出淙淙水声。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林毅夫:中国经济奥运会后不会萧条;宗庆后:企业应成灾后重建“主力军”;樊纲:震后更应力防通胀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们     
中国报道杂志社全媒体报道全国“两会”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报道杂志社借助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官方微博、《中国报道》官方博客、《中国文摘》iPad新媒体、移动手机客户端等多种传播手段,及时跟踪“两会”热点。我社还邀请代表委员做客视频栏目…两会’代表委员会客厅”,对当下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外媒看两会     
《中国经济快讯》2009,(9):10-10
中国勾勒宏伟刺激方案;中国“两会”让全球市场兴奋;“两会”为民众注入信心;世界观望中国投资计划;中国“两会”成世界焦点……  相似文献   

15.
《浙江工商》2010,(3):7-8
历时12天的2010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今年的全国“两会”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和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再一次成为全国“两会”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6.
天下事     
《发展》2010,(4):157-157
两会定调,2010中国经济蓝图初显 一年一度的两会终于落下帷幕.中国2010年的经济政治蓝图在两会的讨论中清晰可见.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称“最复杂”的2010年,两会给予了一个清晰的指向。  相似文献   

17.
李敏 《科学决策》2006,(5):42-43
今年“两会”期间,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他认为外国企业不受约束地并购中国企业可能威胁到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全国工商联也在“两会”期间提交一份提案,指出“对待外资并购要有底线”。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也强调了国家对银行业的绝对控股地位。这些都使得外资并购问题成为新热点。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不断显现出“对中国的依赖”,令中国“两会”吸引全球目光。“两会”引来世界舆论对中国经济大政的“众口评说”,诸多境外媒体发表消息与评论,其中认为“两会”将努力寻求“扩大消费的制胜之策”,成为外媒“英雄所见略同”的一个前瞻点。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不断显现出“对中国的依赖”,令中国“两会”吸引全球目光。“两会”引来世界舆论对中国经济大政的“众口评说”,诸多境外媒体发表消息与评论,其中认为“两会”将努力寻求“扩大消费的制胜之策”,成为外媒“英雄所见略同”的一个前瞻点。  相似文献   

20.
国计为民生     
中国“国计”开始直面“民生”。2006年3月,“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民生话题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两会”召开之前,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纷纷对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贫富差距、住房难等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都获得高额票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