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GATT和WTO的农业多边贸易谈判中,成为部分发达国家维护农业保护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农业多功能性对我国制定相关农业贸易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胡锦涛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确保把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抓紧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  相似文献   

4.
日本推行农业环境政策的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恩路,并着手探索建立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政策框架。2005年,随着新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计划》等政策的颁布实施,日本的农业环境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在贯彻落实农业环境政策的过程中,日本采取了健全农业环境法规体系、规范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提升生态农业研究水平、完善环保农业认证制度、落实环保农业扶持政策等多项措施,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日本农业环境政策的形成、发展和落实为我国探索农业的可持续发之路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份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文件指出: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看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突破了对农业传统认识的局限,促使人们对农业重新审视,赋予了农业新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应制定新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汪巍 《现代日本经济》1991,(1):48-50,15
日本的农产品补贴制度由来已久。自60年代起,政府为稻米等农产品提供的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迅速增加,它使日本保持了稻米自给的地位。但依靠补贴维持的农业经营缺乏竞争力,在要求其开放农产品市场,减少农产品补贴的内外压力下,日本试图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使日本农业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农业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特征是具有战略性、规律性、时代性。在新形势下,农业的基础地位要长期坚持,决不能动摇;要稳定农业基本政策,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展开是从60年代开始的。196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农业基本法》,确定了农业现代化的政策,这是日本政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大法,标志着日本全面推行农业现代化的开始。到70年代中期,日本农业的机械化已基本上完成。同时,良种作物的推广、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技术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经过60年代至70年代上半期这一阶段的发展,日本农业已基本上全面实现了现代化。众所周知,建立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总体体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趋利避害必须从三个方面调整农业政策,即调整不符合WTO《农业协议》的政策与管理体制、调整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和调整农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1.
任力 《重庆改革》2000,(11):29-32
一、加入WTO,必须对农业实施支持与保护政策。(一)农业国际化与农业支持与保护。1.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内涵。农业支持与保护,是支持与保护的主体(如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等,本文中主要指政府)为使农业有效支持国民经济提高,保障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及市场贸易、科技推广等环节实行支持和保护,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而采取一系列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称。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改革、稳定、发展齐抓共管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不动摇;始终坚持将供销合作事业融入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不动摇;始终坚持把"发展"与"服务"两大任务有机地统一不动摇。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都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美国实行了农产品价格补贴、贸易补贴和生态补贴政策,保障了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欧盟在价格补贴的基础上,为规避WTO规则,实施了单一农场支付补贴体系,并增加支持农村发展的内容;日本通过高筑贸易壁垒来保护农业,其中农协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国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增加对农业的补贴,特别是生态补贴,积极促进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注意保护农村文化。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小平同志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他反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历史经验表明:我们什么时候忽视了农业,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发展缓慢,我们什么时候重视农业,保证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什么时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了转化经济结构的新阶段。面向新的 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就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而言,农业的基础地位还相当脆弱。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然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其一,许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对农业形势的好转与影响,缺乏始终如一的清醒认识和高…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的农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与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农业保护政策是分不开的。但是,日本农业保护政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既有促进农业发展积极的一面,又有阻碍农业发展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认真总结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是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首位的重要任务。农业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至今仍存在着很大分歧。笔者认为,对农业实行保护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农业也不例外,至于选择什么样的农业保护模式,应与我国的国情、国力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是农业农村发展极不平凡的时期,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严峻环境,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深入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方案等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实现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汪巍 《亚太经济》1991,(1):23-26
日本的农产品补贴制度由来已久。自60年代起,政府为稻米等农产品提供的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迅速增加,它使日本保持了稻米自给自足的地位,但依靠补贴维持的农业经营缺乏竞争力,在要求其开放农产品市场、减少农产品补贴的内外压力下。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科技政策的理论认识1.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特征。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探讨、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尽相同。上世纪80年代,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定义颇多,基本上一致认为,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去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去管理农业,把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形势的变化,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完善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过程性认识,指出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世界农业的一种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