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调查研究报告》2006,(42):1-16
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受政策性因素的制约,这种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政策性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产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受到体制和机制的束缚;三是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软环境需要改善;四是信息资源产业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尚不完善。应有针对性地消除这些政策性制约因素,加快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阐述信息内容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涵义,从影响信息内容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国外信息内容服务业发展模式的选择,由此总结出有益于我国信息内容服务业发展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区域,区内信息服务业各环节所形成的集聚效应与服务联盟,表现出极大的经济活力。本文试图从研究长三角信息服务产业集聚的状况,找出影响信息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原因,这对于我国优化信息服务业产业空间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本文以我国长三角信息服务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通过对长三角区域信息服务业发展和集聚现状分析,探究影响我国长三角区域信息服务业集聚的因素。认为要发挥政府的导向和扶持作用、完善信息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以及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来提升长三角地区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信息传输服务、信息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要组成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2007年全球信息服务业规模已达10800亿美元,信息服务业在信息产业中所占比值已超过50%。随着技术的推陈出新与推广应用,信息服务业在技术、产品、市场、企业、行业等方面的融合趋势日益显著,不断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开拓新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5.
尖峰论辩     
《中国经济快讯》2012,(1):66-67
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缺什么? 陈悦才:要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保证资源收支平衡的“再生法”;将资源再生产业列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建立为循环经济服务的管理体制——国家再生资源管理机构;建立一批进口再生资源的示范区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敦促国际社会,成立再生资源的协调组织;中国缺乏再生资源的积存和先进的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6.
信息资源产业是现代信息社会具有网络化、数字化特征的服务产业,正在从我国沿海地区和内地发达城市开始快速形成和发展。我国图们江地区的信息资源产业,也以地区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为基础正在形成。但受认识与观念、政策法规环境和产业基础薄弱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发展比较缓慢。因此,需要以政府为主导,首先要优化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政策环境,并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7.
论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政策保障卢泰宏从广义上讲,信息政策的起因和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需要政策性的选择;二是开发信息资源和信息产业需要政策导向。近几十年以来,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关泣,在80年代成为“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1999~2005为样本区间,通过对上海信息服务业的经营收入、产业增加值、营业利润及其占全市GDP比重等数据的实证分析,详细剖析了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对比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态势,描述了加快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思路和产业链布局。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的信息服务需求,提出了商用数据库、金融信息、城市公共信息、网络信息传输、应用软件、数字内容创意等信息服务六大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上海自主品牌信息服务业创新格局,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科技服务业作为天津市服务业体系的重要构成,在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带动创新要素资源汇聚等方面凸显出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本研究将适宜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城区为对象,结合中心城区科技服务企业相关统计信息,基于对中心城区发展科技服务业的优劣势分析,从产业定位、产业融合、创新主体、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心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创新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 2010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乃,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从战略指向上清晰勾勒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改善在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中劣势地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三次产业分类忽略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已不能准确体现可持续发展时代产业升级和换代的发展趋势.急需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文在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三次产业分类的局限性,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五次产业分类方法:资源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环境产业。该产业体系既全面和完整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又能够体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国信息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服务业产值占GNP的比重超过3%,其中美国已经达6%,而我国比例还很低。我国目前只占据全球信息服务业份额的2%,人均信息资源占有率与发达国家相差2-3个数量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论信息服务业是弥补信息不完全的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服务业是伴随全球范围的信息产业革命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服务业是提供信息产品的行业,它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倍增作用。发展信息服务业的过程,就是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从信息行业本身而言,就是信息企业对...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经济》2009,(4):12-14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ITO)产业是服务外包的高端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就业需求大等特点。首先,发展ITO产业能够较快扩大服务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次,面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巨大市场,通过发展ITO产业有望培育出扩大出口增长点和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还有,发展ITO产业是降低我市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发展ITO吸引较高层次人才来宁波工作,  相似文献   

15.
广东十年打造成IT产业大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平 《南方经济》2002,(1):37-41
本文探讨了广东“八五”、“九五”期间IT产业发展的轨迹和特点;分析了广东软件产业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指出了依托快速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广东信息服务业开始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6.
从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出发,探讨沿海地区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并计算出相关基准指标系数和基准指标权重,通过将这些评判基准综合组合应用,从而构建沿海地区服务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体系,并以福建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比较优势基准、需求导向基准、产业效益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等四个基准来共同构建沿海地区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体系,可为沿海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及主导产业发展对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②福建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主导产业存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生活性服务业为辅发展特征。③福建省应选择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作为现阶段服务业主导产业。④福建省服务业主导产业应根据各自特点采取先行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鼓励发展、培育发展和重点发展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汤平 《首都经济》2008,(1):35-36
此次出台的《意见》共分为八个部分,四十八条。《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服务经济结构;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创造便捷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积极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业,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彰显城市发展活力和文化魅力;优化服务经济布局,提高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模式。本文借鉴北美邮轮产业发展的经验,剖析了邮轮服务业集群的特征,提出邮轮服务业集群的三大功能:主体功能、辅助功能、拓展功能,以及与三大功能相配套的十八类具体产业,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培育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赵跃 《辽宁经济》2005,(5):50-51
改革开放以来,鞍山市在积极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引导服务业加速发展,服务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商品流通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等传统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旅游业、金融保险业、社区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正在快速发展,拉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鞍山市已基本形成批发零售贸易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报告》2006,(87):1-15
“十一五”期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对重大机遇,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将呈现出如下一些主要发展趋势: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继续扩大,跨国公司将在产业转移中发挥主导作用;国际产业转移仍然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将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产业转移向产业链高端部分延伸;软件等新兴项目外包业务将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将日趋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