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嫱 《天津经济》2015,(9):21-24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并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发展经验,提出东丽区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及规划策略,以期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现阶段我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与区际发展不平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基本的方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多重转变",例如:农民身份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等,而其中产城融合问题则是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的最为重要的测度标准.  相似文献   

3.
曹珍 《辽宁经济》2014,(10):70-72
对建国以来辽宁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演进道路进行分析,并针对城镇化功能不完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共存、城镇化模式粗放与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并发、城镇化格局不协调与产业分布不平衡相伴、城镇化效率低下与产业结构效益低下同在等问题,提出促进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其中推进城镇功能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并进是根本,推进产业规划布局与城镇格局协同对接是基础,走"产城融合"的协调路径是关键,推进产业政策完善与城镇化科学指导协调并行是保障,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一条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协调融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巴州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对巴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转型时局与产城融合理念的提出,从时间维度、空间格局、产业特征以及价值导向四大层面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再认识。在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之下,城市的发展应该逐步完成由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型;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由功能主义过渡到人本主义继而朝多元共生的价值取向转型。未来阶段,“产”、 “城”间的融合会呈现出“产”、“城”、“人”、“境”、“文”多要素碰撞与融合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产城融合"应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吸引高素质人群为本,集实体产业发展、创新集群导入于一体,致力打造将产业功能与居住、生活、休闲等社区功能有机结合。"产城融合"不仅仅强调城市与产业同步发展,实现产城互动,更着眼于"人"这个核心。产城融合过程中,必须实现以"人"催生产业升级和城市嬗变,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市转型,以城市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沈和 《发展》2014,(3):33-35
正乡镇是城镇化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乡镇城镇化质量,对于有效释放新型城镇化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年以来,江苏省江阴市璜土镇坚持规划引导、政策激励与扎实苦干紧密结合,产业升级、城镇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经济增长、社会转型与民生幸福有机统一,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示范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密切产城关系,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工业化水平,促进其双向融合、协调一体发展不仅是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型城镇道路的重要载体,也是工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对内蒙古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产城一体化的提出:产城发展不同步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近年来,我区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加快推进,开始进入由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由提高城镇化率向提高市民化率、由分散布局向联动发展转型的新  相似文献   

9.
新城区是我国城市空间外拓的重要模式.由于新城区地域空间相对独立、 功能比较单一,导致城市发展偏重于"土地的城市化",缺乏产业、 人口支撑,陷入"产城脱节"的误区.针对于此,新时期,新城区应通过加快产业升级,推进产业效益和城市质量互动加以提升,实现产城功能融合;优化空间布局,推进特色产业区和城市功能区联动发展,实现产城空间融合;深化分工合作,推进新城区与老城区、 开发区一体发展,实现大尺度产城融合;完善规划政策,通过引领引导和管制约束相结合,全方位保障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推进人的城镇化。浙江店口、江苏华明、天津新桥三个小城镇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为新时期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借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一是差异化推进市民化;二是促进产城融合;三是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四是加快中心镇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政武 《改革与战略》2013,(12):7-12,85
解决好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问题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传统城镇化出现“城市病”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让位。就业的实现和水平的提高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是根本性的、全面性的和可持续性的,推进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点。文章认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在制度设计中植入和强化人的发展权理念;培育和扶持乡镇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功能完善,创新农民主导的就地转移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资源分配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居民发展权的公平性与均衡性;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在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增强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林伟 《中国西部》2012,(22):23+22
7月18日至20日,四川举行高规格的深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工作会议,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会上讲话时,重点强调了"产城一体"理念,将其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的重要途径,要求全省各地准确把握和落实"产城一体"的要求,推动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所谓"产城一体",是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要贯彻新型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建设方针,必须考虑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台州东部新区濒临东海,具有优越的资源和区位条件,但同时也遇到新城建设中产城分离的问题,文章指出,要实现产城融合,可以从合理布局各片区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依托现有镇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几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推进园区建设、促进产城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地产业园区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然而,在实现产业与人口集聚、推进各地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的粗放浪费、生活空间被淡化、园区功能相脱节、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等问题一一显现出来.在产城融合发展的视角下,如何将各地产城一体化引入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以创造和谐的产城空间关系,将是各地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应当审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锋 《浙江经济》2023,(6):80-80
<正>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高质量为导向、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人产城”融合发展步伐,为革命老区“两个先行”提供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遂昌提出“要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示。遂昌始终牢记嘱托,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高质量为导向、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人产城”融合发展步伐,为革命老区“两个先行”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产城结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征 《产权导刊》2014,(5):53-56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产城结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重庆市长寿区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分析了重庆市长寿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长寿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将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扎根于各项规划当中;着力破解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转型,注入发展活力;加强城市功能支持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加速融合。  相似文献   

19.
区域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良好互动,既有利于我国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又可以为城镇化发展构筑产业支撑。文章通过梳理产业与城镇化的关系,构建区域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互动的"推力—引力—扩散力"模型,并通过对"十一五"以来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分析了区域产业转移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产业转移对提高我国城镇化率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作用明显,但是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却未带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要通过积极推进产城融合、理性承接产业转移、构筑互动平台、提高城镇化质量等途径实现区域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20.
开发区动态     
郑州高新区生态领航推进全域城镇化郑州高新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为支撑、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为保障,高新区坚持"生态"领航,率先唱响打造"产业先进、环境优美、保障有力、城乡一元"现代化示范城区的主旋律。为促进产城融合互动,高新区在政策上也使出一套"组合拳"。高新区制定了《高新区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惠民政策(试行)意见》,设立"三基金",即就业创业基金,老年生活补贴基金,应急救助基金;设立"三免费",即免费对村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进一步强化群众就业创业保障,促进"村民"加快向现代市民转变,真正支撑起新型城镇化。(《郑州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