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调查研究报告》2002,(64):1-14
利用外资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值得关注和研究。捷克政府为解决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和地区经济衰退等问题而出台的投资激励等政策,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吸引外资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是福州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八五”规划和“十年规划”的战略目标,需要大力吸引外商,台商直接投资。而如何有效吸引外资、台资,来实现我们对外开放预期目标,我们对福州市九十年代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有关政策性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陆续对外资及其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体现出吸引外资进入一个新阶段。 1、调整加工贸易政策 一是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2007年4月5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环保总局联合颁布了2007年第17号公告,公布了2007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粮食政策变化调整很大。目前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发展在历史上已处于第七个阶段,可以综合概括为“两减免”、“三补贴”和“四保障”等。这既是粮食产销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在调控粮食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实践中的创新。总的看,这些政策的调整及调控的内容是及时的、成功的和有效的,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制定一整套完备而富有吸引力的政策、法规,是利用外资、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各开放城市相继颁布了近百项吸引外资的法规,举世注目。本文拟选择若干开放城市为例,试比较各地利用外资政策的几个主要方面,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崔增团 《发展》2001,(7):8-8
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根据西部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光热资源和物种特点,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依靠科技调整结构。   1.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大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农业基础设施、电讯和科技教育四大基础产业的发展力度。   2.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在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而且要在政策上,特别是在财税政策上要重点予以倾斜。一是加大国家财政对西部地区的“专项拨款补助”的力度;二是国家对在西部投资的企业予以补贴,鼓励和吸引外资及东部企业到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三元悖论中的政策选择出发,通过分析开放经济中的一般性政策选择。并结合中国当前面对的挑战——流动性过剩、高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指出,我国最初的政策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自主权”在外贸结汇体制的影响下,已受到了极大挑战,并难以为继,我国最终将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8.
《现代乡镇》2004,(12):10-11
我国从19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极大发展,GDP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增长了5倍,非国有经济已经占GDP的60%左右。这种史无前例的发展中,开放政策,尤其是外贸和吸引外资政策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根据WTO的有关协定,随着准入限制的放宽,外资将以更大规模进入我国更多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郝红梅 《中国经贸》2010,(17):14-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资从起步到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来看,我国吸收外资的总量已达到了一定数额,但是无论在吸收外资的方式、结构、地区平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之,在当前全球各国经济为摆脱金融危机而各自“明哲保身”的情况下,给我国吸引外资就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十二五”期间或日“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如何选择吸收及利用外资的政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趋势的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外商在华投资出现的独资化趋势 ,是基于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投资环境和前景的变化、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内部冲突等多种原因促成的结果 ,不以东道国单方面的意志为转移。这种变化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目标既有相吻合的一面 ,也有不一致的一面 ,有关方面应针对这一变化 ,调整吸引外资的政策和策略 ,积极应对合资企业的内部冲突和外资并购 ,防止外商垄断。  相似文献   

11.
胡悦 《理论观察》2008,(3):95-96
2000年9月23日,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工作。教师资格政策的全面实施,必将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资格在应具备的条件、分类、年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应提高教师资格认定的“门槛”,细化教师资格分类等方面完善我国教师资格政策。  相似文献   

12.
区域政策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的主要工具。德国的区域政策主线为一个目标、两个层级,即以地区平衡为目标,在联邦和各州两个层级上实施区域政策。联邦层面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制度建设保证区域措施的执行,协调州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如为区域政策立法、实现财政平衡政策、“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等,其中财政平衡政策是有效的政策手段,重视中小企业则成为区域平衡发展的坚石。  相似文献   

13.
伏丽 《产权导刊》2013,(7):47-49
随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投资政策、财税管理以及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国外成功经验,及国外鼓励对外投资的主要财税政策及金融政策,指出当前我国“走出去”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转移一般出现在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之中,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受到土地和户籍二元化管理制度影响,出现了诸多城市新问题。该文从“农民工”住房问题出发,首先依据多项调查数据明确“农民工”住房供需情况:其次从现行城镇住房政策角度分析造成“农民工”住房供应不足问题等的主要原因;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比较日、英低收入住房供应政策,提出长期的居住地管理政策改革方向和短期的住房实物供应政策。  相似文献   

15.
朱浩  陈鑫  刘柳 《科技和产业》2023,23(23):10-18
基于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分类方法,结合我国“揭榜挂帅”政策发展阶段构建X-Y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对2016年以来的178份“揭榜挂帅”政策文本进行编码,量化分析“揭榜挂帅”政策工具体系及演进。结果表明,“揭榜挂帅”政策探索和发展大致经历萌芽起步、探索发展和全国推广3个阶段,相比环境型政策工具,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揭榜挂帅”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仍有待优化。最后从促进主体深度融合、强化人才激励和防范盲目扩大风险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中国税制和税收政策面临调整,主要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调整消费税税目;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统一涉外税收政策等。这些调整既要遵循WTO规则,又要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因而,中国这一轮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外国在华投资的影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7.
企业捐赠受赠财税政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企业捐赠受赠财税政策的现状和历史沿革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企业捐赠支出的财税政策与捐赠法相悖、企业捐出资产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与理不通、企业接受慈善捐助所得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与情不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政策创新的思路,建议将“捐赠”分解为“捐助”和“赠与”区别对待,并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法规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性、慈善捐助活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27):1-14
国际人才引进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当前也存在“重引进,轻监管”、“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规范”等主要问题,特别是前期人才需求分析和后期的人才监管工作远未到位。在“共享全球人才资源”的前提下,应该坚持“政策引导、建设环境、强化法制、规范程序、分类监管”的原则,大力引进、使用全球人才资源。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营造良好的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氛围,引导各类微观组织引进、使用人才,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引进、监管战略性高精尖人才。  相似文献   

19.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太仓市重点发展的“一号产业”。文章重点关注太仓市生物医药企业创新人才战略,以生物医药企业为例,在研究分析太仓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数量质量、创新能力、人才政策等基础上,指出太仓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太仓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以期能为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在人才开发、人才政策制定等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1979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多年来,受我国强有力的生产要素优势、外资政策优势以及市场潜力优势的吸引,外商在华投资的发展持续而迅猛。但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领域的拓宽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早期被忽略了的国内商业贿赂问题开始凸显,商业贿赂的危害性在招商引资领域表露了出来。国内市场中存在的商业贿赂对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有效打击国内商业贿赂,创造廉洁的市场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