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12年8月,应太和县文化馆原馆长高虎的邀请,我和母亲各自带了古筝、琵琶一道驱车去了太和县为他们馆里排练整理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戏”老唱段伴奏。太和县一直隶属阜阳市管辖,半小时的路程就到达了目的地。由于2008年时我曾参与过安徽省文化艺术志和阜阳地方文化艺术志的整理工作,所以知道“太和清音戏”是一个濒临失传的地方剧种,但从未真正聆听过,一直以为它比起中原地区曲剧、梆剧这样的大剧种,可能只是一些个简单的乡野小调。但从那天以后,我改变了自己浅薄的看法,对真正在阜阳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这个剧种,既刮目相看,有倍感伤怀……  相似文献   

2.
安徽博览     
《安徽省情省力》2007,(5):45-46
徽剧 徽戏是明代中晚期至清初.在“徽州腔”、“青阳腔”(全称“徽池雅调”)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吸收当时流行优秀戏曲艺术.逐渐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徽州百姓称它是“老徽调”或“徽班戏”.解放后才正式定为“徽剧”。它是新安古文化、亦即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上起过承先启后的作用.对京剧的产生以及江南多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均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情省力》2007,(4):45-46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一般人习惯认为,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徽,这是不确切的。黄梅(县)本身就在湖北,不过,是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子牧 《开放潮》2006,(11):92-92,85
为了挖掘抢救四平戏这一古老濒危的剧种,屏南县专门抽调人员,成立了以宣传部长为组长的挖掘抢救四平戏的领导小组,把挖掘抢救地方戏工作摆上重要日程。2002年9月,该县委宣传部成立了“屏南地方戏研究办公室”,落实了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专门从事四平戏的保护与研究工作。2001年以来,该县总计投入资金50多万元用于四平戏等地方剧种的保护与研究。同时,县里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营造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阜阳太和县的“双假事件”惊动中央,震惊全国。  相似文献   

6.
罗卷戏方言又叫大乐戏、大锣戏,历史悠久并覆盖于冀鲁豫三省交界一带很大区域,源于底层的、民间的、边缘的文化形态,历来都为人民大众所喜爱,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稀有剧种之一。2007年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老艺人代代传说,罗卷戏始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逐渐推向民间教化大众,到宋代更为完善。有的罗卷戏被当地剧种同化了,有的则完全失传。而豫北一带的罗卷戏却代代相传,保留下来。内黄县李官寨和滑县万古乡至今还存在着这种即将绝迹的稀有剧种。  相似文献   

7.
张帅 《魅力中国》2013,(14):105-105
中国京剧艺术有着200多年的形成发展史,时至今日成为中国戏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京剧的行当齐全、声腔完备、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我国各个地方剧种所不能比拟的、所学习与借鉴的榜样。中国豫剧艺术也有着200多年的发展史,时至今日成为中国地方戏中最大的剧种。若从剧团数量、从业人员、观众队伍来讲,豫剧则超过了京剧;若从艺术和影响上来讲,则京剧依然是霸主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杨庚杰 《魅力中国》2013,(11):71-71
有些同志珍视艺术的传统风格,不赞成“话剧加唱”,不赞成搞成“非驴非马”的东西。有些同志不那么看中艺术的传统风格,“甩掉老钉鞋,穿上旅游鞋”,反映了一些同志对传统艺术风格的厌倦。风格就是个性,就是差别,就是特点。话剧有话剧的风格,歌剧有歌剧的风格,戏曲有戏曲的风格。就戏曲来说,一个剧种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成其为剧种;一个表演艺术家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不成其为流派。京剧是京剧,越剧是越剧,豫剧是豫剧,评剧是评剧,黄梅戏是黄梅戏,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独特风格,就是他们同样是“剧、戏”,却用“京、越、豫、评、黄”这儿个字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一、太康道情的起源 道情始于明末清初,源于道教乐歌,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唱腔欢快流畅,唱词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豫东曾流传“宁叫面发酸,也要听听太康道情班”。 道情戏为戏曲剧种,指流布于民间的说唱道情,在不同地区与当地戏曲艺术相结合,进而发展形成了各地的戏曲道情。有的地方称道情为渔鼓或竹琴。太康道情是河南地方戏中一个稀有剧种,是由民间说唱艺术--道情(渔鼓)、鼓儿词、颖歌柳(又叫莺歌柳),吸收了越调、梆子戏的长处互相融合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10.
李兴镇位于安徽省太和县西北部,毗邻两省三县市,大部分地区属黄泛区,土质肥沃,素有粮仓之称,是太和县传统的农业大镇之一。过去,李兴镇的农业生产一直沿袭“一麦一豆”的传统种植模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具有传统种植中药材历史的李兴人自发地扩大“大青根”、“白术”、“桔梗”、“丹参”等药材种植,到1994年达到4000亩,但品种繁杂,形不成规模,销售主要以本镇药贩外出推销为主。镇党委、政府通过认真研究论证,根据市场需求,解放思想,大胆决策,面对李兴镇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选准发展中药材生…  相似文献   

11.
京剧是我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但现今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紧迫问题。下一步如何塑造"北京京剧"成为世界城市文化名片,推动"北京京剧"的传承与"走出去"是发展"北京京剧"的重要途径。"北京京剧"发展现困境"北京京剧"源于安徽地方戏种徽剧,吸收了徽戏、秦腔、汉调等地方剧种的特点,并借鉴了昆曲、京腔之长,最终形成了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在历史上,"北京京剧"常作为皇家指定的观赏剧种,这也使得"北京  相似文献   

12.
刘孟琳 《中国经贸》2010,(20):234-235
京剧作为我国三百多个剧种里最重要的剧种之一,在中国戏曲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一直被认为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和艺术宝藏,被奉为国粹。近些年随着通俗文化的兴起和电视传媒的发展,京剧出现了没剧目、没市场、没观众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在地方的京剧团体更为突出,令人担优。本文在深入分析京剧目前的状况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京剧艺术的振兴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晓红 《魅力中国》2014,(26):81-81
2007年,通许县锣戏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非遗项目。古老稀有的锣戏,历史文献中又称“罗戏”、“猡戏”等,民间也有“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称谓。它在戏剧史上兴盛一时,曾在河南广为流传,对河南其他地方剧种的兴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河南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r〉 锣戏发源和形成目前无文字记载。清代的一些有关史料,多是介绍演唱、禁唱锣戏的情况。如康熙十八年河阴(今郑州西)县令就禁演锣戏。锣戏老艺人说,锣戏起源于唐太宗时期,皇帝和文武百官为了取乐而模仿天宫的仙乐编出的宫廷戏。因而锣戏也叫“乐戏”。  相似文献   

14.
七年的时间已悄然走过,但我们身边那些前进的足音却依然在回响。几乎一夜之间,安徽省太和县农村税费改革,誉满全国。七年前,太和县农村税费改革,这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无数领导为之赞叹,让无数记者、专家、学者前来追根求源。如今,太和县又进行新一轮改革,整合财政资金,举全县之力,全力建设新农村。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之后,太和县各项指标全线提升,目前,太和县围绕“主攻工业,繁荣三产,强农固本,和谐发展”主题,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太和县财政局局长尚卫东,把人们的视线再次引向这个崭新的皖西北太和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太和县出台麦茬限高10公分的规定,结果导致农机手“出逃”,严重影响了小麦收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申桂红 《魅力中国》2014,(15):243-244
豫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中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剧种.听众人数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有据可查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比较出名的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河南省作为戏曲大省,戏曲资源相当丰富,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非常高,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科举制度明文废弃近百年了,也遭到过批判,但从没有彻底过,可以说一直对中国社会产生着影响。中国在文化科教卫生方面的真正改革,必须从对“科举制度”的抛弃开始。  相似文献   

18.
赌博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赌博古称为“博戏”,字面理解有娱乐怡情、“戏而取人财”之义。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及伦理道德一直在谴责赌博,但这拗不过人们好游戏、好投机的天性。  相似文献   

19.
张梨娟 《魅力中国》2013,(17):118-118
豫剧是我国分布地区最广、欣赏群体最多的地方剧种,更是最具河南特色的传统艺术瑰宝。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多元化,豫剧也面临着强烈的冲击。面对新的时代背景,我们豫剧工作者和文化主管部门应该考虑如何继承与发展豫剧艺术,重新焕发她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态问题是剧种研究不容忽视却相对薄弱的方面。文章尝试提出"戏曲剧种文化生态"概念,强调中国戏曲剧种的发展与变异,无不与文化生态的变化紧密相关。探讨当代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从文化生态的整体变迁中找寻思路。以闽南古老的仪式剧种打城戏为例,剧种内生态的失调导致艺术生产机制的停滞,而外生态中的文化大环境和小环境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难以扭转的变迁。由文化生态视野关照这些濒危剧种的传承与保护,则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力还原剧种内生态的自我生产能力,二是结合剧种实际寻求剧种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提供给剧种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