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薛睿 《新西部(上)》2013,(7):61-61,54
本文分析了我国碳税政策现状,论述了我国碳税征收的必要性及碳税税制要素的设置。指出开征碳税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低碳新兴产业的发展。碳税税制要素具有多个层面,包括碳税计税依据、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税收归宿、碳税使用范围和税收优惠政策等。需要合理设置碳税税制要素,使碳税发挥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消费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开征碳税因此成为焦点话题。国内的研究文献大都主张开征碳税。文章从国际开征碳税的经验以及国际研究成果考察开征碳税的前提条件,继而分析目前我国开征碳税的具体条件,结果认为:目前我国不具备充分条件支持碳税的开征,因此开征碳税不一定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所谓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差别化的财政政策是推动我国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广东省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首批低碳试点省份之一,作为一种环境税,碳税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有助于能源结构的改善及碳排放量的下降.张明文(2009)、刘洁(2011)、张志新(2011)、盛丽颖(2012)、王文举(2012)等基于面板数据分析了能源税或碳税对中国不同省市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了碳税在中国不同地区产生的效应不尽相同,征收碳税会拉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我国应当实行有差别的碳税政策.本文主要利用2000-2011年按广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区域面板数据,研究征收碳税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广东省未来制定碳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晓旭 《改革与战略》2011,27(8):177-179
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方向。为了有效推动低碳经济转型,需要制定包含多种政策工具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文章总结了低碳经济政策的最新研究,对中国低碳经济政策体系的目标和特点加以探讨。这个政策体系应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碳税为核心,并结合税收返还和研究补贴。  相似文献   

5.
朱雅珣 《特区经济》2013,(1):186-188
碳税的开征在短期内会阻碍相关宏观经济指标的增长,但长期内会对经济有助推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论文主要梳理和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碳税经济效应的研究,集中表现在GDP、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三个方面的影响。最后论文还探讨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碳税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存在着大片不发达地区。即使在发达区域中也都镶嵌着少数不发达地区。对于后一种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内论及甚少,而把关注点放在前一类不发达问题上。对这两类不同的不发达问题,其开发与发展战略是不同的。对前一类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界曾提出过“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一个半重点”等区际比较式赶超发展战略;而后一类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则属于发达地区内部的经济均衡化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点是:借助于  相似文献   

7.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认,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将由以指令性计划为中心转向以市场自动调节为中心。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将使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脱离国家传统计划体制的襁褓,在市场关系中考虑区域发展和实现区域利益。然而,在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资源配置并实现的区域利益可能形成何种状态呢? 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西部不发达地区资源配置关系的变化我国14年来的经济改革在引入市场调节的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经济生活中大一统的指令  相似文献   

8.
彭纯 《开发研究》1989,(3):11-13
<正> 在我国各个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对发展水平不一的区域,其要素配置功能是否公正?市场机制能否取代非经济性的行政力量成力维持乃至推动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这是体制改革理论中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一、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要素配置的特殊性区域要素配置,不同于全国的宏观要素配置。区域经济既是一个开放的经济,有着与全国宏观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的经济欠发达区域与少数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并存。大量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向发达地区集中,使得欠发达地区“金融空洞化”现象日益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陷入“马太效应”不能自拔。如何构建合理的区域金融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灵活、深入、全面的金融服务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969年,戈德史密斯出版了《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10.
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中强调指出:“国家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这对西北地区来说,无疑是经济再上大台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制定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这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成功措施。但是,税收优惠过头,会造成融资国经济利益的外流,有时也达不到所期望的结果。因此,正确认识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对于合理地制定和利用税收优惠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属于粗放型增长,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需要通过税收政策的运用和监督管理,调节不同主体的经济利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现行税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种种制约,有必要改进现行税种;开征碳税;对生态工业园区实行倾斜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借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财力分配不平衡的实际 ,提出了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方案 ,以及实施目标方案的过渡办法。本方案符合小平同志关于缩小地区差距问题的思想和中央关于加快开发中西部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具有规范、公平、导向正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不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的历史原因及国家宏观区域政策导向的变化,存有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从十几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实践看,自发的市场作用很难矫正这种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而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促进不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提出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山东省为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来描述2000-2016年17个地级市的经济差异性;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6年该省各市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其17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类,即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建议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等促进山东各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税制绿化和碳税开启新一轮中国环境税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制绿化和开征碳税,从根本上说,是中国自身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以后发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彻科学发展观,碳税是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中国的税制绿化和新一轮环境税制改革,需要碳税这一引擎。对其利弊权衡和推出时机的选择,需要有明智的全局观念和动态把握。至于碳税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技术性问题,可以有多种选择,但应力求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其出台阻力,降低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于我国北方经济追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地区也确实为北方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北京、天津、大连、青岛都有各自的基础加上其间星罗棋布又各有特色的中小城市预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从历史上看.欧洲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是形成一个经济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综合解决。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在减排中应有所为。该文研究开征碳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税收政策工具,分析征收碳税的经济效应,探讨碳税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节能减排的影响,以实现减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碳税作为典型的环境税已在北欧等发达国家开征多年,在抑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在中国开征碳税的话,税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而且比较复杂的过程。本文主要梳理了前人学者(包括国内外学者)在碳税税率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中得出研究的特点,但从最优税率理论以及双重红利理论下的税率决定研究比较缺乏,未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也应向着这些方向发展,这为我国早日推行碳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涛 《新财经》2004,(12):60-61
从发达国家基本经验来看,我国重化工业至少要持续十年左右的时间。在重化工业时期,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对GDP的需求弹性系数逐渐提高到2~2.7。如果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维持在7%,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会以14%~18.9%速度增长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经贸活动存在区域不平衡,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相对发达,并且这两个地区的对外经贸活动是在中国对外经贸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这决定了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港口货物的吞吐量会以更高的速度增长,处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上港集箱与盐田港的盈利潜力更加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