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梵净山佛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包括众生平等思想、慈悲精神、利他施乐思想和净土生态理想观。其大部分内容与我国当前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基本适应,对迅速开展持久而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和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邦寡民”思想产生的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日趋解体,封建制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分封制日愈衰弱封建制得以确立,群雄并起列国纷争加剧;当时文化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礼乐文化正日趋衰落。而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老子“小邦寡民”的思想,第一是要紧密结合老子生活的历史文化环境;第二是要对老子思想进行通篇把握;第三就是要采取有效的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道"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来的东西,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子主张清心寡欲、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等思想,这些生态思想对我们生态文明的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柳忠京 《魅力中国》2014,(20):227-227
“无为而治”思想是道家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它与“道法自然”思想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产生于春秋战国社会大动荡时期。“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含义是顺应自然,以静制动,为之于未有。“无为而治”思想即指统治者应当能做到,有管理而不干涉。有统治而不压迫;“有为而治”则指管理者人为地对被管理者进行教育和管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该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同时,“无为而治”思想对当代社会人与社会关系及现代行政管理等方面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傅海燕 《魅力中国》2014,(10):23-23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三个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党立足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6.
为了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他把“道”看成宇宙的本源,认为统治者只有“以民为本”,实行“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才能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由此,以道为基的本体论、以民为本的价值观、“无为而治”的方法论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构成了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刘烨 《改革与开放》2018,(7):103-104
传统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巨大,如何在经济与环境中寻找平衡点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受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启发,欲将其原本含义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分别从儒家"天人合一"、佛教"众生平等"及道家"道法自然"的传统理念,来探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相似文献   

8.
生态式教育与高等教育生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教育思想及其生态教育理念是近十年来新兴的生态话题。生态式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原理,致力于教育过程中的“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现代生态哲学广泛影响必将导致大学教育的思想变革。大学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具有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坚持贯彻生态教育的思想,实现大学教育的生态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昌应战 《魅力中国》2011,(4):250-250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入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是一部公认的哲学著作 ,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讲了不少有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的话。如 ,《老子》第二章说 :“为无为 ,则无不治。”治者 ,管理、治理也。如我们能把《老子》中的辩证思想和企业管理的一些思想挖掘出来 ,为实践服务 ,指导企业发展 ,必定是十分有益的。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探讨。一、“道”与企业文化“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五千言 ,通篇讲“道”。明了“道”的含义和基本思想 ,是运用“老子”智慧、搞好企业管理最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老子》全书共讲了七十三次“道”。《老子》第一章第一句第一…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对国民收入依据合理的规则进行分配。我国长期以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很容易把平均主义理解为公平,把公平与平等混为一谈。事实上,公平不等于平等,更不等于平均。公平与平等,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它们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合或交叉的,如机会的平等(又称“起跑线的平等”、起点的平等)、条件的平等(又称竞争规则的平等、过程的平等),属于公平的范围。同时,公平与平等又是不同的价值观;如果说,平等强调的是某种“同”,那么公平强调的则是某种“异”。公平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所谓公平就是一种合理的差异,这与平等以同一性来衡量形成反差。同时,公平与平等的内容可以是矛盾的,如结果的完全平等基本上属于不公平的范围。每个社会成员在体力上、智力上、能力上的素质千差万别,是不可能绝对拉平的,如果无视这些差别,片面地追求结果的平等,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2.
张文文 《魅力中国》2010,(6):325-325
老子道家哲学的中心概念是“道”,而“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他认为统治者不要违反自然法则,不要妄为,以“无为”的方法和态度去处事和治理国家,以达到“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曾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很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静 《魅力中国》2014,(24):211-212
一、是与非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句出自《道德经》的名言据说被悬挂于海德格尔的书房。海德格尔的思想是否真的受到老子思想的很大影响?海德格尔为什么会对中国哲学尤其是老子思想感兴趣呢?海内外学者对此的看法并不一致。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海德格尔对老子思想曾经进行过研究,并在自己的思想中给予了一定的阐发。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莱因哈德.梅依和亨利希.威耶冈德.皮泽特。  相似文献   

14.
平彦鸽 《魅力中国》2010,(23):312-312
《道德经》是老子重要的哲学理论著作,书中“无为”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从“无为”思想的含义出发,辨证地分析老子的哲学思想,它对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以及治国安邦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哲学界历来备受关注,于此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以鲍威尔、费尔巴哈以及施蒂纳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思想进行批判与扬弃的同时,对“人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自然、实践、社会以及历史等四重属性上做了科学的规定,指出“现实的个人”不仅是在现实生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不断发展的生命体。关于“现实的个人”的哲学省察不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在新时代,“现实的个人”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生态观、价值观、义利观等方面的理论构建和行为指导上更是具有重要的现世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思想来自对自然的感悟,来自对社会的思考。老子的思维是诗性的。自然启示老子的思想,老子也用自然表达自己思考的结果。老子思考的中心是人,求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的四种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万微 《魅力中国》2011,(8):285-285
妇女解放运动以来,我国女性在经济上已经开始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平等地位.但是两性在精神上的地位并非如此,这寻致现在女性中仍然存在着依附观念。本文在分析老子的思想和道教女性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老子哲学中女性精神平等观的实践途径,并阐明了老子哲学中的女性精神平等观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老子曰:“适者有寿,仁者无敌”。军人出身的庞红华将它改为“适者有道,仁者无敌”。他把老子的思想和孙子兵法的精髓融入经营理念和经商实践中,成功地整合各种资源,组建了一个企业集团——上海苏商集团。他带领集团全体员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用精神创造了智慧和财富,用创新造就了企业的辉煌。他们努力建设企业文化,增加企业凝聚力;他们积极推进人才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他们与时俱进,道路越走越宽广;他们经营讲究诚信,做人讲究原则,事业越来越兴旺,真正实现了“适者有道,仁者无敌”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9.
大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藏区影响最大的传统文化,藏传佛教对五大藏区两大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它依正不二、 万物有灵的自然观有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众生同体、 众生平等的生命观让人们养成了尊重生命的习惯;因果报应伦理观有助于保护藏区野生动物;动物崇拜、 宗教活动有助于对野生动物与环境的保护.在藏区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藏传佛教的生命修炼文化有益于社会民众的身心健康;其平等的文化精神能吸引并接纳不同的文化;其包容的文化心理有益于藏区文化多元化的共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是主张自由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和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后来的办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鉴的启示:第一,提倡教育独立;第二,提倡完全人格教育;坚持“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第四,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