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民生与社会建设问题呈现出新的状况,要深入分析改善民生面临的新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建设的功能,搞好社会建设的重点工程,进一步推进民生的改善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务实农村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务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积极保障改善民生,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务实农村社会管理的政治基础;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工作基础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邵云 《老区建设》2008,(9):20-20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民生”就是“百姓的生计”,人民的幸福与安康。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消贫减困则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社会建设总的目标是推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李慷慨 《魅力中国》2013,(14):272-272
胡锦涛民生思想具有丰富、生动的内容,论述深刻、形象,它是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它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重保障和改善了民生。胡锦涛关于“民生”问题具有独特见解和鲜明实践途径,对于解决当今民生问题和社会建设问题,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宝贵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生建设是新疆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成为重要课题。从社会建设、民生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加强新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对策是:确定总体发展目标,建立相应责任体系,加大监督力度,注重新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并加强各地对新疆发展的援助。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民生为重。教育是民生之基,十七大报告把教育作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强调了教育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了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7.
吴鹏 《理论观察》2009,(2):158-159
民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更应承担起舆论引导的使命,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着力做好民生新闻。那么,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从崛起到发展,它遇到哪些问题、过渡时期民生新闻又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并使其品质得以提升,这是本文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民生”一词广义上被普遍定义为:“把保障和改善中低收入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条件作为主线贯穿于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首要价值取向,通过理顺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比价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狭义上指:“一定的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基本条件和状况以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条件和受教育条件如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公共卫生、基础性保障住房等等。”民生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与经济是互相关联的整体,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民生的改善和保障又是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民生建设目标需在经济运行中实现,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不仅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同时涉及政治层面。  相似文献   

9.
民政工作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要把民政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找准改革发展着力点,推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和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民生立法 构建民生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而实际上,在当代中国,作为关乎社会生存、国民生计以及群众生命的“民生”问题正逐渐成为超越民主的时代主题。亟待有力的法治保障。改善民生,尤其需要加强民生立法;依法治国,其内在要求正是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3.
李彦 《魅力中国》2014,(23):257-257
完善社会主义现实基础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源。解决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基础的最基本内容。改善民生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引力的关键。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基础;改善民生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社会现实基础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主义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一时间,关于建设橄榄型社会的评论如潮。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一些老区省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活富裕和社会和谐。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进一步促进老区建设、改善老区民生等问题,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话题就从近几年来总书记和总理到老区过年、与老区人民共迎新春、共话发展说起……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村务公开、双拥共建、社会组织管理等民政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理清民政在实践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思路和措施,认真履行改善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码需要两个基础性的条件,一是发达经济,二是社会公正。目前我国在这两方面极不协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伴随严重的社会不公。为了解决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的思想:一是强调社会建设是全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提高张家川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探讨提高张家川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构建新型社会管理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注重柔性管理,突出改善民生这个重点;协调民族关系,突出理顺民族团结进步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民生改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事业是指为确保社会团结、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民生改善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制约民生改善的现状,必须以改善民生为本,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