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目前,黑河市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金融机构覆盖面较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三农的发展,进而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之一,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关键。认清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实际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建立以正规金融为基础、以合作金融为主力、各类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江苏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小额贷款公司的应运而生,是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建立现代化农村金融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三农”经济发展,支持美丽新农村建设信贷服务的一种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部门的变革十分显著,它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农村地区的金融深化改革更为迫切。应根据农村的实际进行改革:1、促进小额贷款的健康与持续发展;2、建立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3、加大政策性金融的力度;4、继续推进信用社改革。这样才能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农村金 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组织创新,其产生对于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仲利强 《魅力中国》2014,(23):74-74
金融排斥是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落后的制约因素。本文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介绍了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相关知识,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有效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程度,应该扶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协调好金融机构盈利诉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完善的金融产品体系,重视并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8.
张乐柱  任成龙 《山东经济》2010,26(6):97-102
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主要症结在于没有以农村需求为导向的结构性失衡,其根源在于:农村信贷需求的层次性及有效需求不足,弱质市场与强势制度供给导致农村金融供给的低效率,农村金融指导理论存在悖论等。基于现实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路径:深化正规金融务农趋向的改革;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民有金融机构,开发需求导向的多元金融产品;探讨多元化供需对接的农村信贷模式;构建农村信贷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前 《理论观察》2010,(5):154-155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金融机构单一化的问题,发展农村金融,就需要采取措施吸引各金融主体积极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从而达到有效竞争,改变目前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和农村金融落后的状况。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二是充分调动各金融机构对农服务的积极性;三是建立起配套的制度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抓住“先行先试”大好机遇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要求。这既是对十年来农村金融改革成绩的肯定,又为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经过第一轮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改革成效显著。然而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目前的改革和发展速度仍然赶不上其他金融机构,如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等。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支农金融服务体系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几经改革 ,目前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农村金融体系在整体功能上已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力度 ,建立以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体 ,以商业性和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保障 ,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竞争的多元化的、统筹协调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 ,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 ,支持“三农”  相似文献   

12.
欧永生   《中国报道》2007,(3):86-89
2007年伊始,农村金融改革的破冰之旅,随着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而悄然启程。2006年12月22日,《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06,(9):20-21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公卓  魏志超 《发展》2009,(12):28-29
一、现状及问题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金融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的规划是:“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当前,虽然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  相似文献   

15.
一、绪论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解决“三农”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川、黔、晋、陕、蒙5省(区)启动小额信贷公司的试点。根据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定义,小额贷款公司是指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有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种形态。在甘肃省农村社会中,正规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资金覆盖范围和供给能力不足,而非正规金融缺乏规范性。所以,甘肃省应该完善正规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加大资金覆盖范围和供给,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建立分工合理、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建军 《乡镇经济》2010,1(1):77-80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受到政府、金融机构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力量的制约,表现出严重的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不健全,资源分配不公,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严重弱化,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全,合作性金融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非正规金融所具有的制度缺陷也严重影响了它金融支持作用的充分发挥。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今天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要从根源上把握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向,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加速金融深化,推进农村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潘维宁 《特区经济》2014,(7):139-140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资金融通,提供金融服务,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等。基于此,本文从目前我国以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和以小额借贷、民间借贷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出发,针对其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我国农村资金供不应求的现状,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以及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国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欠发达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省份,其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深入省内农村,对2042户农户进行了农村金融供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并收集大量问卷信息,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了甘肃省农村金融供需不均衡的发展状态和基本特点。在认真反思目前甘肃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之上,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政策性文件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但是也存在服务对象“高端化”、资金规模约束、风险监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金融“链接”程度和强化风险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