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9年安徽省56个县级政府数据显示,人口、财政和面积三大因素与行政编制总量之间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县级政府行政编制总量随着人口、财政支出和地域面积的扩大而增加,面积对行政编制总量影响最大、财政次之、人口影响最小。仅就某县级政府来说,地域面积一般情况下是不变的,户籍人口的变化幅度也很小,影响政府行政编制总量的主要因素是该地财政支出发生变化。在核定各县级地方政府编制总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特别是应充分考虑各地的人口流动情况,根据各地的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来核定行政编制数量。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牧区人口迁移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总人口与牧区人口的迁移变化 (一)内蒙古总人口的迁移变化 建国以来,内蒙古是人口迁移流动比较频繁的地区之一.建国后出现过几次大的迁移流动,时而迁入人口急剧增加,时而又大量迁出.根本原因是围绕内蒙古的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进行的.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内蒙古总人口从1949年到现在基本经过了5个人口发展变化阶段,可以看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变动对人口总量变化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迁移变动增加的人口占增加总人口的近60%,总体上迁入人口大于迁出.70年代之前,是内蒙古总人口急剧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经济因素的影响.70年代至80年代末,由于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向低急剧转变,人口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1990年降到13.98‰.同时,人口迁移变动的速度也明显变缓.  相似文献   

3.
王志伟  孙科 《亚太经济》2008,(6):46-50,33
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对1994-2007年中国对美出口决策机制进行短期动态分析得到:1994-2001年中国对美出口与美国国内物价指数(GDP deflator)存在显著关系,2002-2007年中国对美出口与美国经济增长率以及出口价格指数密切相关。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得出,长期影响中国对美出口主要因素是美国经济增长率和出口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4.
产业     
<正>台"中经院"下修2012年经济增长率至3.55%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中经院)"4月17日发布最新经济预测,将2012年台湾全年经济增长率预估值下修至3.55%,较上一次的预估值4.07%大幅下修了0.52个百分点。民众相当关切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部分,在已将油电双涨的因素纳入后,"中经院"预估今年全年消费者物价将上涨1.93%,虽然一口气上修了0.4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  相似文献   

5.
人口是影响北京城市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以疏解非首都功能来推动的人口调控政策是人口变动的关键因素,面对2020年北京2300万常住人口总量调控目标,文章在总结北京人口变动规律的基础上,对2020年北京人口做初步的估算,结果表明,北京目前的人口调控政策效果明显,目前暂无2300万人口增长压力,人口调控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优化人口在新兴城区与核心城区的合理分布上。  相似文献   

6.
牛立超 《改革与战略》2011,27(12):26-28,94
文章运用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和菲利普斯曲线法对1980--2009年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潜在增长率为8%~10%,中值为9%。但是,从未来的更长时期来看,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红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宏观经济调控将更多地注重多维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一般而言,影响粮食需求总量变化的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人口规模增减;二是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的升降。未来几十年,制约我国粮食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大,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对粮食需求总量的制约作用将明显减弱。 从人口规模看,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数量虽仍保持了较高水平,但增长势头已明显减缓。  相似文献   

8.
购房和租房是城市居民实现住房消费的两种主要手段。结合厦门市房地产租购市场,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提出非厦门户籍人口购买住房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应用Log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得到预期房价、住房归属感、迁移可能性、工作稳定性、在厦门居住时间、购房首付的承受能力等是显著的正面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1983年和1984年资本主义国家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其中,美国1984年的增长率达到6.9%;西欧各国平均只有2.2%;日本只稍低于美国为5.8%。但美国的增长率极不稳定。按季度计算,1984年波动较大;日本发展比较稳定,且下半年已大大超过美国。(2)1984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普遍维持较低水平。按消费物价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见54页上表:  相似文献   

10.
孔爱玲 《特区经济》2010,(6):I0014-I0016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加之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国吸引农民工最多的城市之一。一方面,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劳务工在总量上占绝大多数,与本市户籍劳动力的比例明显倒挂。深圳2007年的1200多万人口中,农民工超过800万,成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11.
深圳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米红  徐益能 《特区经济》2006,213(10):58-59
本文以1979~2004年深圳人口结构重点包括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的比例结构、人口就业结构为视角,探讨深圳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其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模武,旨在呼吁重视人口结构的整体优化,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据台经济主管部门统计,2008年台湾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12%,为2001年以来经济增长率最低的一年。此外,去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3.53%,GNP为126971亿元新台币,人均GNP约合17576美元。  相似文献   

13.
老龄化下人均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涵语  马磊  夏中泽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44-49,107
文章从曼昆、罗默和韦尔的总量生产函数出发,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老龄化因素,据此分析了老龄化所致人口结构变化对于人均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并对所建构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自1978-2004年老龄化因素下的人均经济增长变动率一直为正,但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对其变动作出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2035年以前处于人均经济增长变动率为正的人口红利期,在2036-2055年则处于人口亏损期.针对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的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城镇化率,一般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包括农村)常住总人口的比例.常住人口是当地的户籍人口加上外来半年以上的人口,再减去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是相对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概念.在一般情况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都会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例如,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57.3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41.20%.2016年,厦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0%,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43.3%.当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大量人口外流,会出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国家全局的角度考虑,应努力提高户籍城镇化率在城镇化率中的比重,或使户籍城镇化率的提高速度快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速度,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城市更新对人口影响研究的基础上,以深圳已经公开的36个城市更新项目为样本,采用数理推导和个案研究两种方法,全面分析了城市更新将对深圳城市人口的总量、分布和结构的影响,并提出推进城市更新规划与人口发展规划的衔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建立起包括生产价格统计、消费价格统计和专门性统计的价格指数体系。同一价格指数不同形式的增长率具有不同的波动特征和信息含量;在计算价格传导效率时,对价格指数的统计口径和内涵应该有深入了解。我国价格统计工作还应进一步改进,当前应尽快发布经季节调整的物价指数、推出更多的CPI分类指数,完善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统计。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深圳特区建立以来,财政经济迅速发展。虽然国内外对此有一些不同看法,但特区基本上是在一片赞誉声中走完了第一个10年。1985年以后,特区经济进入了以工业为主,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财政收支(包括财政预算内、外,以下同)迅速增长,上缴财政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然而,伴随着财政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1、财政收支的实际增长并不理想。近几年,深圳财政收支名义增长幅度之大,堪称全国之最。但结合通货膨胀和人口因素来考察,财政收支的实际增长并非那么乐观。1985—1988年,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4%,支出年均增长18.2%,同期物价指数年均上升17.5%。显然,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约在10%左右,财政有效支出的增长却十分微小。同一时期,全市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9%、10.4%和2.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上述指标的实际增长均为负数。并且,由于人口增长和通货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和城镇人口增长情况的分析,发现当前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基于对推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利用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商品房价格上涨和政绩考核是推动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文章建议政府应从土地征用制度和地方税制改革两个方面来改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城镇化提质增效的核心目标之一,土地权益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使用国家卫健委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研究拥有农村宅基地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证实:(1)拥有宅基地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倾向于不在流入地落户;(2)宅基地面积对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落户意愿的影响不一,对于没有产权住房的、无个人社保卡的或是户籍所在地级别更低的农业转移人口而言,拥有更大的宅基地面积其更愿意市民化,这一影响在有产权住房、有个人社保卡或户籍所在地级别更高的农业转移人口中不显著;(3)农业转移人口购买产权住房或拥有个人社保卡的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拥有产权住房和个人社保卡强化了拥有宅基地对市民化意愿的负向影响,这部分人更看重宅基地的财产和资产保值、增值功能。因此,未来我国应明确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并注意保持政策前后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2,(21):40-41
<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中,中国人口与发展的目标是:到2005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3.3亿以内(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9%;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接近16亿)后缓慢下降,假定人口与发展的目标实现,并且假定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0%,2020年达到50%,2050年达到70%,那么,到2020年,城镇人口比1997年大约翻一番,达到7.45亿人;2050年,城镇人口比1997年翻两番,达到11.2亿人(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