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彼得原理     
《老区建设》2012,(11):64-64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等等。  相似文献   

2.
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彼得原理。每一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一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一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183;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  相似文献   

4.
彼得原理作为一种管理心理学,影响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员工在进行企业内部提升的过程中,总是最终晋升至高于其能力的岗位,这使得员工无法达到胜任职位的标准,不仅降低了雇员工作积极性,也导致组织效率低下。作者结合现状,探析彼得原理在企业人员晋升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解决对策,帮助企业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情境学习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晋升者角色转换中的社会定位过程,并指出晋升者的角色创新来自于知识创新,而创新的绩效可以同时体现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通过培育组织中的实践共同体,提高个体的情境实践能力,有效避免彼得原理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实行等级制度的企业中,"彼得原理"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不仅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防范"彼得原理"的发生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从对彼得原理的定义分析入手,研究如何更好地防范企业中"彼得原理"的发生,以减少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上海经济》2011,(7):77-77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原理”和我们平日所能观察到的现实大致比较吻合:大多数管理者在经过一定的职业发展之后,就停滞不前了,既没有尽其能,也没有尽其责。  相似文献   

8.
《发展》2010,(2):160-160
歌德在他的《叙事谣曲》中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耶稣带着门徒彼得远行,路上看到一块小小的马蹄铁,便让彼得捡起来,但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捡起来马蹄铁,路过城镇时到铁匠铺换了三文钱,又用这钱买了18颗樱桃。两人继续前行,经过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知道彼得又渴又饿,  相似文献   

9.
以2007-2016 年沪深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地级市官员晋升如何影响企业的 债务杠杆,以及这种债务杠杆又如何进一步影响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地方官员的晋升压力越大, 企业更容易获得债务融资,但这种债务杠杆更容易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官员晋升激励 下债务杠杆对技术创新的这种抑制效应在官员的长任期组中更为明显;债务杠杆对企业技术创新 的负面影响也因债务结构而存在差异,即当官员晋升压力越大,短期债务杠杆越不利于技术创新 投入,而长期债务杠杆则不利于技术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10.
黎志杰 《发展》2012,(9):89-90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所提出的水桶效应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称为短板效应,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  相似文献   

11.
周琦 《西部论丛》2005,(5):81-82
近年来,企业执行力成了中国企业界流行的热门话题之一。有一则管理寓言很形象地展示了执行力在上下级之间的微妙关系。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希望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是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  相似文献   

12.
白杨  恩和  孟瑶 《北方经济》2012,(13):57-59
一、引言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指出:木桶的盛水量由其最短的木板决定,因此要使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而后者通常是较为有效的途径。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进行,内蒙古的经济获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  相似文献   

13.
《中国集体经济》2012,(11):55-56
现代管理学之父、在管理界享有盛誉的思想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一家企业只有两个基本职能:创新和营销。”在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和残酷,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中,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深切感到需要改造自己和人们的学习与思维。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澳大利亚“可以得到的未来”组织会长彼得·伊利亚德意味深长地说:“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所以,要想使自己不成为“未来的文盲”,不成为被明天遗弃的人,就必须善于学习和思维,高度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一、知识经济的竞争在本质上是创新思…  相似文献   

15.
钟灵娜  庞保庆 《南方经济》2016,35(10):54-74
以往对官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影响官员晋升的因素上,文章利用事件史分析的方法讨论官员的降职风险。利用2000-2012年间市委书记的数据发现,首先,官员年龄与是否离任密切相关,特别年轻与特别年长的官员都面临较大的降职风险;其次,官员在任期间的经济绩效对降职风险影响显著,并且这一影响与官员的政治关系密切相关。被上级下派到地方加以培养锻炼的官员所面临的降职压力较小,而其他官员则需要努力提升经济绩效才能确保自己不会被降职淘汰。此外,文章还发现晋升风险概率与经济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类似的关系,说明晋升的机制可能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与其过分关注商业的未来会怎样,不如把创业和投资设定在商业层面的现实需求上。至于世界未来会怎样,就交给哲学家吧!彼得?蒂尔(Peter Thiel)刚刚完成了他的中国之行,他在中国所受到的礼遇,相信一定会使他印象深刻。40几岁"高龄"的他,在中信出版社的助推之下,得到包括徐小平、牛文文等本土创投领域的大咖为其背书和点赞。更重要的,是其所到之处,几乎是被中国的创业者们簇拥着完成他那"对未来商业世界的洞窥"。可能你会问,彼得?蒂尔是谁?当然,彼得?蒂尔肯定没有苹果公司  相似文献   

17.
晋升既可以实现人员激励,也可以将人员推到不胜任的位置,从而降低其工作效率。为提高我国政府工作效率,并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必须从根本上避免公务员不胜任现象的出现。通过对政府中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合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思维和制度等角度寻求解决办法,以实现政府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18.
曹慧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119-121
文章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将管理者的行为划分成两类:一是增加企业产出的生产性行为;二是增加自身控制权的行为。然后引入控制权变量,建立了股东效用最大化模型,求出了管理者晋升后的最优报酬契约,为企业设计有效的晋升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瑞明 《南方经济》2007,11(6):61-72
本文在一个基于政治控制权收益为目标的晋升激励框架下。利用一个模仿博弈模型,对长期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同构及其引发的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现象给予一个完整解释。研究表明:在以政治控制权收益为目标的晋升激励体制下,出于对政治控制权收益中相对位置的考虑.在信息约束与风险规避条件下.地方政府官员将采取模仿经济发展战略上的方式最大化自身利益。而这种经济模仿发展战略必然导致产业同构的形成。这进一步引发地区企业在产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互相争夺.地方保护主义与人为的市场分割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在随后的经验验证中。历史资料支持了上述逻辑。最后,本文指出:由于政府组织中对相对绩效的激励需要与政府主导型经济中道德风险的两难冲突,从短期看。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缓解这一冲突,但长期来看.产权改革和市场环境的维护才是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万鲁宁 《宁波通讯》2012,(18):20-20
“满腔热血学会医学技术,当了医生吃苦受累;急难险重必须到位,上班下班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晋升职称回回被退,百姓还说我们受贿。青春年华如此狼狈!”这个被称作“医者感言”的段子,近日在微博上广泛流传,并引起很多医生的广泛共鸣。有医生直言:“这就是我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