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省委实施“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的一个实现平台;也是南平市建设旅游生态经济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吴新华 《开放潮》2004,(9):57-58
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省委实施“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的一个实现平台;也是南平市建设旅游生态经济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目前,福建省正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制造业应当挑大梁.文章分析了福建发展制造业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打造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的几个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天津经济》2009,(5):75-76
5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意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叶继革 《开放潮》2005,(8):36-37
按照全省新一轮发展的整体思路,三明市摆脱观念束缚,跳出三明谋划三明、发展三明,特别是注意发挥独特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产业基础、人文优势的潜能,明确了到2017年提前三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的发展战略,逐步把三明市建成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加快观念、战略、产业、市场、交通“五个对接”,实现思想解放、区域合作、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发展空间”五个突破”,形成三明对接、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的整体思路,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凸显特色、加快崛起,力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经济》2010,(2):94-94
1.海峡西岸经济区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7.
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局良好,成绩彰显。但在贯彻实施省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中,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深化和突破。福建省经济学会与本刊联手编辑《深层次考量“海西”建设》,组织发表全省经济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关于“海西”建设有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人们对开创“海西”建设新局面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开放潮》2006,(9):4-5
9月底,福建省海洋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会上指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八大举措之一,要深化对“海”的认识,把福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海”联系得更加紧密,立海之根,融海之势,聚海之力,铸海之魂,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海西发展战略”已从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协会和海基会关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顺利谈判,也为海峡两岸经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制度基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立区域金融中心,为海西地区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面临的新形势,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人才问题日益突显。福建省要保持经济增长9%左右的速度,对相关人才提出了更大更高的渴求。为实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无论是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加快产业齐聚,培育产业集群,还是福建生态省建设,首先都要有人才支撑。如何根据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要求,做好福建省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构筑以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为导向的人才高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是福建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郑逸芳  林儒卿  周蓓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51-153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和精神动力。本文探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生态道德建设的客观意义,总结了福建省生态道德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充分发挥生态道德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作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明森  林红 《开放潮》2005,(8):7-10
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局良好,成绩彰显。但在贯彻实施省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中,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深化和突破。福建省经济学会与本刊联手编辑《深层次考量“海西”建设》,组织发表全省经济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关于“海西”建设有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人们对开创“海西”建设新局面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福建省创业投资发展,提升创新能力,沟通创业投资繁荣供给与需求,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青年联合会于2006年6月16日在福州举办了“6·18”创业与风险投资专题论坛。参加此次专题论坛的有来自国内外2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的代表,100多家有意愿引入创业投资的各种企业,以及部分青年企业家和大学生创业代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五”期间,福建省立足于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的大局,做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海峡西岸的发展写…  相似文献   

14.
郑励 《中国经贸》2011,(24):32-32
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福建省的跨越发展,学习和借鉴其它地方的成功经验,整体提升“三坊七巷”的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增强旅游国际竞争力,促进旅“三坊七巷”游产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面临的新形势,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人才问题日益突显。福建省要保持经济增长9%左右的速度,对相关人才提出了更大更高的渴求。为实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无论是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加快产业齐聚,培育产业集群,还是福建生态省建设,首先都要有人才支撑。如何根据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要求,做好福建省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构筑以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为导向的人才高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是福建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天津经济》2009,(6):75-76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漳州市环保局在严格把关、确保环评质量的前提下,近日出台8项措施,为符合环保要求,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的项目,特别是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以实际行动推进海峡西岸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经济》:目前,由福建省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构想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泉州将如何参与“海西”建设?郑道溪: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铺开,为泉州发展提供了一个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泉州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在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中着力构建新的跃升平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力争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中国城市经济》:是否可以认为“创新、创业、创造”的城市精神造就了泉州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排头兵的地位?郑道溪:前不久,福建省委卢展工书记到泉州调研时,以“创新、创业、创造”六个字…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龙头和中心城市之一,承担着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为背景,从区域协调、产业升级、消费生产衔接,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耦合关系等多维协调性角度提出了建设和发展泉州循环经济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海峡西岸经济区因台海而立,因口岸而兴。不论是建设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还是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在加快东部发展中要发挥福建后发优势,形成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丽水,与福建南平、宁德接壤。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浙江丽水也被纳入海西经济区发展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