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翠玲 《魅力中国》2010,(19):11-11
城市是一个国家中人口最集中,产值最高,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因而其遭受战争破坏和自然灾害的损失在全国年平均灾害损失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当大。在多种综合防灾措施中,充分调动城市各种空间的防灾潜力,建立以地下空间为主体的城市综合防灾空间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防灾空间和救灾空间,成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生态社会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城市社会建设在人口问题上,要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在社会事业发展上。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劳动就业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卫生与体育事业;同时,还要积极整合、培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以及优化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如何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城市人口、资源、社会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是现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与郊区新城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发展阶段与其新城建设具有直接关系.从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来看,如果没有中心城区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成熟的社会发展作为支持条件,郊区新城要建设成功是较为困难的.目前上海郊区新城存在人口规模不足、产业关联效应不强与社会发育不成熟等问题,新城未能起到疏散中心城区过于集中的人口与产业的作用.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状况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关.上海的郊区化方式与特征直接影响到新城的人口导入、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上海必须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发展郊区生活性服务业,从而促进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向多心多核开敞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部委声音     
刘燕华:防灾减灾需科技支持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10月10日的中国防灾减灾部长论坛上指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刘燕华介绍说,“十五“期间,针对海洋灾害、气象灾害、农业灾害、地震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安全、火灾与工业事故,科技部在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863计划等科技计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人口、产业、财富高度聚集的地区,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核心地域,是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的规模与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城市所聚集的人口和积累的财富使城市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城市的特殊功能使其成为国家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建立集政策、法规、技术、管理于一体的城市安全系统,对于增强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应付意外事故及突发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建设:基于杭州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平 《浙江经济》2010,(11):57-58
建设生态城市是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优势,以生态环保型经济这一全新的模式来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环境,从而创建城市的生态文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而推进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但是城市灾害不断发生,这不仅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也严重威胁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的合理规划对城市的减灾防灾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2003年S ARS之后,城市规划界更加重视城市规划与城市减灾及其防治的关系,想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达到预防城市灾害和减少城市灾害带来的损失。本文简单分析城市规划与城市灾害防治间的关系,并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提出了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达到防治或减少城市灾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人口与就业会有较快增长.本文建立国家投资对区域经济的产出、就业、实际工资率和总供需的均衡模型,来研究人口与就业的增长机制,得出的结论是人口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都是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稳步实现的,是由迁入人群对城市建设和个人发展机会的理性预期作出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并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七台河是以煤兴市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文章在简要分析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之后,探索性提出了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并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七台河是以煤兴市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文章在简要分析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之后,探索性提出了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兰民 《发展》2006,(9):154-156
本文论述了中国黄土的地震易损性和黄土地震灾害的危害性,结合西部大开发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命线工程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阐明了开展黄土地震灾害预防与减轻技术研究对我国黄土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今中国城市中所出现的外来人口社区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由于占城市外来社区成员大多数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而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对于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有效的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从我国城市外来社区的自身特点出发,从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建设方面着手进行探讨.通过探讨也必将对推进我国城市外来社区与城市原住社区的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给予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鲍印铎 《魅力中国》2012,(32):161-161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人口计生工作作为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有效的管理延伸到社区、融入到社区、落实到社区,对社区内居民的合法权益加以维护,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在少生优生、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促进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和谐发展。提高社区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水平,不但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名宏 《珠江经济》2007,194(10):27-32
城市化发展是其多种量的规定性的统一,是质的优化.东莞的城市化发展要通过质的优化来加以实现.在城镇现代化建设中,东莞要通过科学规划,探索建立合适的生活保障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实现中心城区发展和广大的城镇成长的双重运动.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东莞要从经济、城市建设与管理、科技等方面理清发展思路、超前规划.在城市管理现代化建设中,政府要当好政策制订者和资源的开发者,实现管理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加大社区投入和法制建设.在人口现代化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有固定的投入,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要通过开展低偿、无偿的职业培训和劳动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帮助新一代外来工融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也纷纷涌现,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力和对城市园林绿化重视不够,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破坏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渴望自然,要求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积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城市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是城市时代。现在全世界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50%以上,中国城市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30%,而进入城市化急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一切发展的中心和摇篮,城市发展的优劣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优劣具有决定性影响。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管理着城市的人:是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所主宰的。现在我国的城市管理者多数是传统专业学者出身,或是理工科专业,或是文科专业。而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实体,也是人工建设与自然相结合的物质实体,她需要具备文理渗透的较全面的科学知识的人来驾驭。  相似文献   

18.
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辽宁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农民将是城市新增人口的主体,农村人口有其独特的、区别于城市人口的素质特点,有些素质特点适应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却有悖于城市生活、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吴宁  陈征 《开发研究》2021,(3):51-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涉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由平面化向立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立体城市是对空间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相同的土地面积下运用立体交通和高效的城市运作方式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人口的集中化、生活的便利化以及生态平衡.立体城市注重地上和地下的空间利用,发展方式的创新以及立体交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它能较好地解决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立体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强化城市功能、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资源的协调开发、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城市承载系统的建设、区域的人口和产业政策、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小城镇发展政策等。本文就几个重要方面作出分析。一、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架,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中心城市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必须有便捷通达的内外交通,高效高质的通讯服务,充足的水源供给、良好的废污处理和可靠的防灾系统等。就交通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