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数字沈阳”是沈阳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口号,是沈阳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最主要的城市发展战略之一。“数字沈阳”是以省城信息资源为核心,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信息化社区,整合政府各部门门户网站遗留的信息孤岛,实现各部门网络互连,搭建良好的数据交流平台,为政府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组织有序的数字信息体系。  相似文献   

2.
概述   “数字城市“有多个层次,它们是政府、企业、社区、个人.许多城市目前启动的“数字城市“项目主要在政府管理部门,“数字政府“为“现实城市“的管理决策服务,这是“数字城市“的一项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3.
《今日重庆》2006,(6):76-77
在传统话音业务价值空间逐渐缩小,用户信息化需求日益旺盛的趋势下,通信企业纷纷走上了“信息化服务”的发展之路。但信息化是个崭新领域,既没有现成模式可循,更没有经验可取。面对此情,重庆移动在五年前就明确提出,企业要站在技术、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最前沿,前瞻性地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发挥“推动、纽带、示范”三大作用,牵引并带动社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沈长富看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的关键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高效率、高水平、低成本、透明化的政务、企业、商业.服务业运作,通过信息化建立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并量终提高服务、生产等各领域的能力。记者了解到,为推进重庆市的信息化建设,重庆移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并设立了专项基金,还创办了信息化培训基地,定期为政府、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信息技术、企业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培训。2004年,为广泛推广信息化应用的成功范例,重庆移动与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庆互联网协会、重庆日报集团联合评选了“移动生活重庆十大精英人物”,积极推动信息化应用。目前,重庆移动已经在重庆市信息化建设中基本确立“做信息化建设的拓荒者,发挥示范作用:做信息平台的搭建者,发挥示范作用;做信息平台的搭建者,发挥推动作用;做信息资源的汇集者,发挥纽带作用”的地位。目前,重庆移动牢牢把握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大局,顺应企业发展、行业发展、社会需求大势,从客户、市场、社会的角度思考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并突破了企业自身局限,大胆创新探索,确立了“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交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公益事业信息化”等几大信息化发展体系,在不断推动重庆市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时,为企业“移动信息专家”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政务信息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重庆移动积极发挥“推动、纽带和示范”三大作用,从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中寻找可借鉴的方式,紧紧围绕地方政府制订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为政府各部门量身定制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有效地推进了重庆市的政务信息化进程。2003年,重庆移动充分发挥自身网络和业务优势,为重庆市政府构建了一套应急指挥系统,在“非典”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重庆市检察院和其辖区的4个分院、41个区市县院大多已经建成了局域网,但彼此间还未互连的情况,重庆移动专门为其开发了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可提供移动办公、会议通知、WAP查询、检察机要文件认证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检察机关的效率。在各区、市、县,重庆移动也针对各级政府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如“渝北区教育城域网工程”、“涪陵区党政网视频会议系统”、“永川市财政统发工资短信查询系统”、“万州移民开发区电子政务网工程”等。重庆移动在参与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力争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政府部门从“无纸化”办公到“无址化”办公,逐步实现数字政务、数字公安、数字银行、数字教育、数字工商等。目前,重庆经济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重庆移动表示,将继续努力发挥优势,为政府各级部门量身定制信息化解决方案,使一个无处不在的信息化政府带领重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企业信息化:促进现代企业发展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高级阶段是电子商务,这也是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重庆移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立足现实,重点突破,从自身的示范、纽带等作用中寻找突破口,从关注企业现实应用需求出发,选择有基础、有能力和信息化需求较为迫切的大中小企业进行重点突破,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蓖造传统产业是重庆移动服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的动力厂,需要实时采集和传送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数据等信息,以便调节生产计划。对此,重庆移动利用遍及城乡的GSM网和数据库业务的跨平台应用,实现了对水、电、气、风等指标的计量、查询、报警和遥测遥控,不仅可以通过控制终端查询数据,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手机进行查询、检测和统计,甚至在国外都可以。煤矿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针对近年来重庆煤矿瓦斯灾害严重、事故频发的状况,重庆移动与重庆市煤炭工业局合作,设计构建了爆发安全集中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及时把分布在全市各地的煤矿采集到的各种数据,通过GPRS网络自动传送到重庆市煤炭工业局的监控中心。  相似文献   

4.
《发展》2001,(5)
广州市以“既要修路、还要跑车、更要载客”为原则建设电子政府,信息化促进了政务公 开,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广州人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信息化对社会 经济生活发展的提速功能。作为全国首批四个国家级信息化试点大城市之一,广州市以电子政府为引导,促进企业信 息化、社区信息化。广州市把建立党政机关互联网络交换中心列为重点任务,目前已形成了 强大的接入和交换能力,上联国家和省,下通区县,横向连接市属各部门,市级党政机关在 互联网上开设网站56个,网络建设规模居全国前列。广州市认为,政府上网不单是为…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将产生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全息化”管理模式,意味着几个、几十个专业部门对同一件公务的几个、几十个处理办案经网络处理变成最佳决策。——这便是作者所说从“信息灰箱”到“信息白箱”。历史学家发现,古代中国的历代管理者们在治理国家时,由于行政技术的落后,数千年来一直面临的巨大困惑是“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国家”;为适应政府的低效低能,而又无适用的手段,不得不以“道德代替法制”,而道德在无法规范并有效制裁的利益诱惑面前,是那么软弱无力,就必然导致监督与再监督机构膨胀,最后使一个个王朝走向衰落。今天,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尤其是当万千家企业、数以亿计的居民在网上冲浪时,作为地方政府也出现了新的困惑:虽然政府尽力地提高工作效率,但仍不能使居民和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效率满意;就连我们自己也对许多政府事务的办理速度表示困惑。原因何在?通过对  相似文献   

6.
“数字城市”就是城市信息化。是人们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服务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人为行为。近年来,不少城市提出建设数字城市,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亮点,正在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数字城市功能与系统数字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整合设施、优化配置、共享资源、发展经济。在数字城市中,政府信息化是龙头,企业信  相似文献   

7.
关于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德琪 《科学决策》2008,(11):50-51
我国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仍存在居民生态价值观念未根本转变、人丈环境不理想等不足。应以“以人为本、系统发展、因地制宜、群众参与”为原则,探索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为中介的长效管理机制,将社区生态建设纳入生态市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大目标,开展有特色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5(Z1):23-23
承担单位:遥感所、天津中科遥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高新技术企业信息交流中心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标准化的城市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各类数据的网络共享与服务,提高我国城市政府数据共享与综合决策的信息化程度;围绕天津滨海新区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立足于三维“数字园区”建设的基础,由点带面,推动“数字滨海”、“数字天津”应用示范基地的建设步伐,形成数字城市信息共享服务标准,经鉴定后全国推广,实现数字城市信息共享服务产业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9.
数字城市具有如此广阔的前景.它一提出来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美国.大约有50个城市正在建设数字城市.近90%的联邦机构使用GIS技术:日本已建成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的示范工程:新加坡也在积极建设“智能岛”: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也纷纷开始“数字社区”和“数字城市”的建设实践。在中国.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数字城市”发展已经进入理智阶段.“数字城市”的出现和强化.使现代城市政府在电子技术革命和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对自身发展方式理性选择的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等以往城市发展理念的整合与升华,智慧社区的建设是整个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的重中之重。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一种将政府、社会、家庭与现代信息化手段相互整合起来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养老成本,完善整个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质量的要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养老这一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11.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先进的、鲜为人知的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学习型社区居民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具有互动交流、自主整合学习资源、集最新信息技术为一体等特点.可以提供高效便捷、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教育和学习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自治的一种重要形式.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自管理、自服务平台——"民智家园"是一种便于可实施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新形式,有利于理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党委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发挥居民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互联网与社会事业深度融合,为"开放街区制"提供高效、利民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现象。对于“城中村”的改造,在地方政府、民间和学术界都有着许多不同看法。大体上说,地方政府一般都倾向于彻底“撤村建居”,即把已经划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的原村落组织改建为城市街道一居委会组织或社区居委会,而将原村集体经济从新建社区中完全剥离出去,并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那些“村办企业”。而民间,特别是“城中村”居民本身则对政府观点抱有抵触的态度,在“城中村”实际的改造过程中,这种抵触情绪更为明显。学术界根据不同的理论依据对此看法也不尽一致。由于“城中村”现象几乎完全是“中国特色”,因此,本试图通过结合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来对此进行分析,谈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转型:从供给导向走向需求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林 《乡镇经济》2013,(4):49-53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作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正日益凸显其作用。当今,我国城市社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供给导向”模式,但随着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这种模式日益受到挑战。建构“需求导向”模式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现实选择。因此,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形成有效地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5.
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对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我省的情况看,城市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科技、人才的集聚地,也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信息化需求最为集中地地方。推进城市信息化,将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升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带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带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信息化的发展,并为领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提供环境支持,从而带动我省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16.
论和谐社会中的电子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滢 《特区经济》2007,219(4):132-133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社区的建设,而电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手段。电子社区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数字鸿沟”的难题,也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了网络基础和信息平台,用现代化的手段辅助构建了一个“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让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建设活动是西方社区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但是,我国的城市社区建没是一种"外推型而非内源型"模式,行政推动色彩突出,表现为社区建设之初的政府发动,社区运行之中的政府监控和社区工作开展的政府指导。与此相对应的是,社区居民缺乏对社区的归属和认同,更谈不上社区参与的传统和习惯。居民对社区事务和社区活动持疏离和冷漠的态度,由此造成居民社区参与不平衡的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万家“数字企业”是江苏“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企业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占江苏企业99.9%的中小企业是推进“数字企业”的重要对象。企业数字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本文从江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入手.分析江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区信息化的本质在于社区的自治与自洽,与此同时,进行社区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平台中的社区信息化过程将无形的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网络空间”,以此来加快社区居民办事、购物、问政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社区信息化在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应用方式所做的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市民运动时代”的社区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远 《沪港经济》2008,(11):76-77
社区营造(日文まちづくり)是日本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治理模式。日文“社区营造”的字面意思,直译是“城市建设”,但它与汉语中偏重政府主导的“城建”一词有着本质不同。它不单是冷冰冰的硬件建设,而是以居民为主体,通过行政和居民的协调合作,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解决地域、社区特定课题的过程。几十年来,社区营造运动在反对公害、环境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等领域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弥补了政府治理的不足。学习日本社区营造的经验,对于高速城市化的当代中国,无疑是很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