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一种可耗竭能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市场价格是体现这种稀缺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我国煤炭价格变化率检验,从我国煤炭禀赋、供求状况方面对我国煤炭价格形成进行解释,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能源革命"目标的实现,将从能源价格机制的调整开始近期能源价格改革受到关注。主要观点认为,当前通胀水平较低,价格改革阻力较小。但严格说来,应该是当前的能源形势使其价格机制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突显。如何实现能源结构性的变革?我们认为,价格机制变化是最透明、最能有效引导市场调整的机制。为达此目的,新的能源机制价格必须反应石油天然气的稀缺性和和煤炭发电的外部性。一直以来,我国的能源价格是政府管理,实行成本加成  相似文献   

3.
国家能源办近日公布能源法意见征求稿,该草案规定,国家按照有利于反映能源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原则,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能源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相似文献   

4.
梁小民 《新财经》2006,(2):69-69
能源价格不通过市场确定就无法反映出资源稀缺的程度 2006年的改革是从天然气涨价开始的。这就拉开了能源价格攻关的战役。说起来,我们95%以上的商品价格都放开了,但一直没有放开的却是最关键商品的价格。就品种而言,这些商品占不到 5%,但就重要程度而言,却是极不成比例的。在这些没放开价格的商品中主要是能源,包括煤炭、电力、天然气、石油,等等。这些商品的价格或者仍实行双轨制,或者完全由政府定价,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报告》2006,(179):3-17
2006年上半年煤炭、电力供求基本正常,成品油供应相对偏紧.主要产品价格仍维持高位。预计下半年能源供求基本平衡,煤炭价格有望稳中略降.电力价格同比涨幅将略有提高,成品油价格面临上调压力。建议关注高油价下的石油储备政策;加强对国际液化天然气市场的研究;重视能源政策调整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6.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计划推动能源价格的改革。天然气价格将摆脱政府定价的机制,由市场形成。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发电未得到广泛应用,而是以煤炭发电为主,主要原因是发电成本偏高。因此,只有降低天然气价格,才能够与煤炭发电具有成本竞争力。文章通过建立模型对影响天然气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使中国未来发电市场从煤炭转化为天然气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传媒     
天然气重塑中国能源结构 天然气发展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速度 就中国能源结构而言,70%的煤炭、18%的石油和5%的天然气,几乎还停留在半个世纪前欧洲的水平。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也迅速攀升到17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是由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决定的。知识经济改变了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从而改变了企业的产权制度以及它的实现形成———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价格取决于碳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供求总量所引发的预期碳排放量稀缺程度。欧盟政府管制政策、能源价格及气候变化诱使碳排放市场参与者对碳排放量稀缺性的预期发生变化,因此碳排放价格呈现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对石油和天然气来说,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我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世界上煤炭资源开采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这种格局是由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煤炭是中国最可靠的能源,但是,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文章针对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促进我国煤炭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一次能源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分别是自然能源到煤炭的转型和煤炭到石油的转型。而目前,在世界能源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时期,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天然气过渡是世界趋势。中国正在转变"以煤为主"的战略思维,已经颁布了系列规划和政策,确保能源向天然气转型,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能源结构、环境质量、工业生产成本、居民生活水平都将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陈燕和 《科技和产业》2007,7(10):5-7,39
中国经济发展凸显能源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可替代能源,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国内燃料乙醇产能扩大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中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原料、供应、产业开发、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都有了初步起色,具有乐观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and Conclusion With cross-section data on the purchases of four energy inputs by 11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llen partial cross elasticities of input substitution and own price elasticities of demand were computed. The sample set represents 85 percent of total manufacturing energy demand in 1962. The substitution elasticities between fuel oil and natural gas, fuel oil and purchased electricity, and between natural gas and electricity,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about half of the 11 two-digit SIC industries studied. These elasticities ranged between 12.9 and 1.7 with half of them less than 4.0.Importantly,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coal and the above three energy input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 in only thre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omprising some 35 percent of total manufacturing energy demand). Thus it would appear that only three U.S. manufacturing sectors will contribute towards the substitution of domestic for international energy sources. Indirect substitution between energy sources, with the consequ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will primarily have to come from the substitution of electricity (from coal-fired plants) for natural gas (from Canada) and fuel oil (indirectly from the Middle East,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Similar substitution results were found when all 11 industries were aggregated together or divided into large and small energy demand groups. As well, there appear to b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verall substitution response between the two categories of large and small energy users. Supporting the substitution results, we found that the own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coal to be about –.5 and not different from zero while the price elasticities for natural gas, fuel oil, and purchased electricity were between –.7 and –2.67 (and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zero).As a general conclsuion, the substitution of domestic coal for other energy inputs will primarily have to come indirectly through greater use of coal to produce electricity which is purcha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scope for direct substitution of coal for other energy inputs in U.S. manufacturing is limited to only three sectors and cannot be expected to have an exceptionally large impact on mitigating the inflation and blanace of payments implications of the recent increases in the price of imported energy inputs.This work was undertaken at th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Discussions with George Green, A. Ray Grimes, Jr., Michael Mohr, John R. Moroney, Gorti Narasimham, and Benjamin Wolkowitz are acknowledged. These individuals, as well as the B.E.A. and the author's present employer, remain independent from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共三种燃气。2005—2009年,我国天然气基础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及其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但产不抵销,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存在一定的能源安全风险。我国人工煤气生产企业由于售价偏低,购入原料煤价格居高不下,亏损严重。文章计算出2005—2010年全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平均毛利率为15%,并据此确定了我国天燃气、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单位成本监审的基准分别是:2.06(元/立方米)、1.33(元/立方米)、5.58(元/立方米)。  相似文献   

15.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既定目标。但是,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导致CO2排放总量同步增加;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油气资源自给度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困难;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局限,只能作为化石能源有限的补充,这种能源利用现状制约着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补贴对能源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2007-2011年间能源补贴与能源结构的样本数据,运用交叉相关系数方法,首次实证研究了我国能源补贴对能源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煤补贴在滞后二阶时与煤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煤补贴在当期补贴过后,对煤结构产生滞后影响;石油补贴在滞后一阶时与石油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石油补贴在当期补贴过后,对石油结构产生滞后影响;天然气补贴在滞后三阶时与天然气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天然气补贴在当期补贴过后,对天然气结构产生滞后影响;非化石能源补贴在当期与非化石能源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非化石能源补贴对其当期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能源补贴和能源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一次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和日本是一次能源消费大国,煤、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比例较高,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受国内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能源效率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内碳减排成本远高于我国。《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国际碳减排机制为日本实现温室气体境外低成本减排提供了平台,也为我国带来了项目融资和引进环境技术的新机遇。但是,中日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的实践表明,国际碳减排机制对日本等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贡献较大,而对我国碳排放量的控制贡献较小。我国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碳减排,必须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8-2011年间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增长依赖化石能源的投入,并且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相对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广东省在继续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应增加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  相似文献   

19.
李杰 《特区经济》2012,(7):127-130
本文分析了从1949~2010年以来美国实际GDP和美国天然气消费之间的关系,主要运用到了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从分析的结果得出,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和美国经济增长之间是有协整关系的。美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是美国实际GDP增长的原因。美国近年来对天然气的发展做了很大推动,特别是在页岩气方面的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改善了能源结构。中国也应吸取美国的好经验,大力发展天然气,来应对煤炭的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20.
陈剑敏 《特区经济》2012,(1):213-214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供给安全、价格安全和消费安全三大问题。解决供给安全的关键是对外开辟、对内节约;解决价格安全的关键是适当增加自己的供给,同时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增加战略石油储备量;解决消费安全的关键是解决煤污染问题,这同时也可以使供给安全和价格安全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