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6,(6):28-28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对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做出整体评估,并预测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的新特征。报告评估了中国几个重点经济区域的特点,长三角被认为是以城市聚集互补合作见长,政府联合推进和协调机制及特色鲜明的产业层次等是其已形成的基本经验。珠三角被研究者认为具有开放型异质性合作的特征,其泛珠三角的合作创新模式对各成员的发展将带来新的机遇。与前二者相比,研究者认为,京津冀表现出明显的内向型合作特点,东北地区是浅度竞争型合作模式,中部地区是浅度互补型合作,各方面均相对处于劣势的西部地区则属于制度导向的互补型合作。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而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了新的合作关系和模式。根据区域功能定位以及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该文提出三种区域经济新合作模式:主体功能竞争型合作、主体功能互补型合作和主体功能共享型合作。  相似文献   

3.
全方位军民融合,推进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搞好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的互通、互补、互动和互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推进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建立区域经济和和国防经济的双向开放机制:建立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机制以及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探讨了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前提,包括城市定位、地理资源和产业结构等都存在梯次性和互补共生性.通过对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比分析,从规划政策、人财物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三个方面探讨了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内涵与浙江的基本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必须要以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区域创新机制为臼标,建设和完善多层次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跨行政区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政府的互动机制,形成有利于更广范围的知识等创新要素流动、高效配置和创造的制度体系,促进科技资源的互补共享,科技优势的集成提升,产业链的合理分工。  相似文献   

6.
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生产力布局的三种模式及其升级转化的动力机制。接下来分析了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及依据,即区域经济成熟度、生产要素通达状况和区域产业发育程度。最后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分析。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产业集中可形成集聚效应,使企业成本节约、促进行业互补和推动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和创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基于嘉兴现有集群产业,推动建设嘉兴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嘉兴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鹏伟 《特区经济》2011,(3):299-300
企业集团在跨地区、跨国经营的的经营环境下,传统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本文试图探讨跨区域结算中心模式,并对跨区域结算中心模式的账户设置、运作机制和优势进行了研究,来探讨该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篆刻     
1、西北经济代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建立西北经济区的必要性、可能性。 3、西北区域经济的优劣势分析. 4、东西互补与西西互补。 5、西北区域经济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6、西北区域经济整体优化发展战略的依据。 7、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想想、原则、重点和基本途经。 8、西北经济联合与协作的组织对策. 9、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10、实现西北区域经济整体优化战略的条件。 11、西北地区中央企业、三线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关系。 12、西北地区产业加工链条断裂的原因分析。 13、西北地区二元结构的优化与优势产业结构重组的战…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共生理论对东北三省的区域生态旅游合作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体化竞合共生是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的最理想模式.东北的旅游产业符合共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还需要在共生发展机制的推动下,才能实现有效的区域合作.旅游共生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渐进和由低级模式向高级模式不断转化演进的过程,由此产生的相关机制,如环境诱导机制、共生动力机制、多边融合机制等尚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即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也有相融互补的关系,随着区域贸易安排的日益发展,其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争端解决机制、多边贸易法律制度、单边谈判力量的增强等方面都对WTO多边贸易体制构成威胁,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是个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决定.就中国和东盟国家地缘上的亲和力及经济优势的互补,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且这种协作机制的建立,将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秦闻 《港口经济》2013,(4):44-44
为全面提升区域数字化水平,营造大物流、大通关、大服务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青岛保税港区抢先实施"数字保税港区"工程建设,企业由原有的纸质化传递通关模式转变为利用信息化工具实现数字化传输模式,为企业简化了手续,降低了费用,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收益,助推区域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数字保税港区是在"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实 ,论述了两种不同的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协调的依据和机制 ,说明了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主导的制度结构变迁机制 ,培育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报酬递增机制 ,强化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自增强机制等 ,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极为迅猛,其中两个典型的区域组织代表是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作者从历史、经济、地理背景与构建目标的一般性差别入手,分析了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区域模式、立法机制和法律体系、法律冲突的融合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的差异。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6.
朱刚 《珠江经济》2006,(6):64-68
在长三角、珠三角和首都经济圈的三大经济区的引领下,中国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产业集群式发展是区域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有效模式和新动力,而产业集群的发生、发展机制值得思考。本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下分析了产业集群、技术转移和专业孵化器的关系,肯定专业孵化器在技术转移和产业集群并最终推动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技术转移下的专业孵化器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杨娜 《亚太经济》2017,(3):12-17
中国作为金砖机制的重要成员,力寻国家利益、金砖成员诉求与全球治理需要的契合点,而以金砖成员身份参与全球治理,有助于化解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疑虑、发展与金砖四国的良性竞合关系、凝聚广大发展中国家并以金砖为平台开拓新合作领域。中国在金砖合作机制下参与全球治理受到诸多挑战,制约了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次级跨区域合作模式、重合机制模式、中心合作模式及渐进治理模式是中国在金砖合作框架下参与全球治理的模式探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当前挑战,包括以经济互补为基础推动金砖成员加强经贸合作、力促金砖与欧盟共同抵御贸易保护主义、将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与金砖合作精神有效对接为全球治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章凯  陈博 《科技和产业》2018,(11):92-99
随着可再生能源、储能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能源生产消费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多能互补”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介绍了多能互补的含义、模式,提出了多能互补的主要方式,并就其应用情况提出了相关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非指区域经济的均等化,而是指在现存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各区域的功能互补与互动,并在互补互动中形成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统一体,从而达到整体上的飞跃。从推动局部区域的超常发展到注重总体协调,从战略上说,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内资与外资的互补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我国国内金融机构存差与外资输入额同时增长,即出现所谓“双溢出现象”的情况下,有关外资与内资之间关系的问题引起了诸多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这中间外资对内资产生了挤出效应。本文则认为外资与内资存在着互补性,提出了内资和外资的互补机制问题。通过对资本、产业链和企业集群三者形成的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解释了互补机制的具体内涵,并以实证分析说明通过实现内资与外资的互补,可以达到两者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