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光南 《南方经济》2007,82(3):70-80
本文建立包含制度因素的生产函数,通过动态规划和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制度、人均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制度质量不同,资本的边际产品随人均资本积累变化的趋势不同.而且制度会通过影响人均资本产出弹性而影响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率的不同.而且本文证明了最优税率随制度质量提高而变高.最后,经济增长的稳定状态也取决于制度质量,制度质量越高,均衡状态时的人均消费越大,所需人均资本投入越小.  相似文献   

2.
张珩 《特区经济》2006,(9):27-30
本文从我国转轨体制下的政府作用出发,分析了政府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以不同层级———中央和地方、双重身份———社会管理者和国企出资人(所有者),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的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干预”行为,认为正是由于政府的这些“干预”造就了我国银行风险的形成、积聚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3.
韩信波 《特区经济》2010,(2):127-129
新保险法的颁布标志着保险业投资不动产的渠道已经打开,意味着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格局已经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稳定安全,非常适合保险资金运用要求,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目前可选择市政债券模式、贷款模式和资金信托模式等。我国保险业对这个领域的投资缺乏专业经验,有效控制投资中出现的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地方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因素,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相关因素与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系,为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辨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税务认定由于认定事项不全面、认定信息不对称、认定管理服务不规范,易引发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本文提出税务认定应遵循法定主义、管理与服务并重、谨慎性三大原则,进一步完善税务认定的法制体系,规范税务认定管理与服务,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规避和减少税务认定的执法风险与廉政风险。  相似文献   

6.
与正态分布相比,上证指数收益率的经验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特征,但用Scaled t-分布比正态分布可以更好地拟合上证指数收益率的经验分布。本文以Scaled t-分布假设下的GJR模型为基础,测量了上证指数收益率波动性的杠杆效应,即信息对波动性的不对称影响:并根据GJR模型应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测定上证指数日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的风险价值(VaR)。根据GJR模型提供的结果,上证指数30天、60天和90天持有期收益率的风险值分别为12.1%、17.8%、22.0%。用GJR模型比均值-方差模型和历史模拟方法计算的5%显著性水平VaR值更接近实际收益率。  相似文献   

7.
张文凯 《新疆财经》2011,(3):64-66,74
本文首先介绍了政府性融资的途径和模式,并结合吐鲁番地区政府性融资的现状,分析了政府性融资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健全权利质押制度、建立"平台公司"风险防控机制以及增强风险防控意识等防范政府性融资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The recent demonetization exercise in India is a unique monetary experiment that made 86 percent of the total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invalid. In a country where the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constitutes 12 percent of GDP, the policy turned out to be a purely exogenous macroeconomic shock that affected all agents of the economy. This paper documents the impact of this macroeconomic shock on households. By construction, the policy helped households with bank accounts in disposing of the demonetized cash. We use a new household-level data set to tease out the effects of this policy on households with no bank accounts relative to households with bank accoun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demonetization on household income and expenditure has been transient. We find that households with no bank account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expenditure in November and December-2016. We find a slight decline in income in November-2016 but the effect dissipates thereafter. There is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in the impact across households in different asset quartiles. We also show evidence of recovery of household finances whereby households were able to smooth out consumption during the post-demonetization period. However, this recovery phase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household borrowing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particular, informal borrowing (e.g. money lenders and shops) increased during this period.  相似文献   

9.
张金清  聂雨晴 《南方经济》2020,39(11):13-27
结合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反应特征,文章在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中,首次识别了基础盈余主动调整的有效性条件作为分析前提,进而完善了债务不可持续性的定义内涵和度量方法,最终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凭借此模型,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进行了评估,主要结论如下:在经济增速不稳定背景下,施行顺周期财政政策的中国地方政府,容易落入基础盈余主动调整无效的境况,因而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进行分析时,有必要考虑基础盈余主动调整的有效性;通过检验发现,新构造的债务不可持续概率和条件期望债务空间指标,均能较好反映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而单纯的债务率指标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无解释力;在2019年,天津、贵州和青海等地已处于财政疲劳引起的债务不可持续状态,内蒙古等六省的条件期望债务空间不足20%,其余省份的条件期望债务空间仍相对充裕;最后,通过考察债务可持续性的改善渠道又进一步发现,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可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新疆农村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是否有显著影响以及贡献度的大小,进而检验新疆乡村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农业增产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姝黛 《南方经济》2020,39(5):1-17
文章基于经济理论变迁,梳理了近代以来西方预算平衡与政府债务理论变迁的主要趋势,探讨了古典经济学年度预算平衡理论与凯恩斯财政革命后的周期预算平衡理论,及其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使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财政周期选择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采取逆周期财政政策的国家能够更好地约束债务风险,该实证结果在不同债务警戒标准下均保持稳健。当前,为了有效约束财政风险,我国应避免进入顺周期财政陷阱,建立可控债务风险的逆周期财政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际资金市场流动性紧缺,资产价格大幅缩水,给国内企业并购资产带来了机遇,而采用杠杆融资不仅能迅速筹措到资金,而且还可以降低收购成本,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杠杆融资的发展状况、主要特点、运作模式,提出了国内大企业应借鉴国际杠杆融资并购的成功经验,以国家刚出台的支持并购贷款的相关政策为切入点,充分运用杠杆融资的运作模式,推动企业实现战略性重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胡丽华 《特区经济》2011,(7):225-227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水平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协同性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通过相关途径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数字金融、移动支付、金融科技等一系列金融创新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的数据,细致探讨了互联网这一最基础的技术普及与家庭债务杠杆率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理。结果发现:(1)互联网的使用将显著推高家庭的债务杠杆率。在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处理效应模型与PSM匹配纠正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2)除通过促进电子支付、增加金融可及性外,互联网的使用还将通过提高信息搜寻与增强社会互动这两种渠道而带来家庭债务杠杆率的累积。(3)互联网的使用与家庭债务杠杆率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即意味着只有当对互联网的使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才会带来家庭债务风险。(4)对于受需求型信贷约束、低收入与中老年群体,互联网使用对这类群体债务杠杆率的影响程度更大。进一步地,除网络平台借款将推高家庭债务杠杆外,文章还考察了互联网的使用对民间借贷的影响,并发现其对家庭非正规借贷杠杆率的影响更为突出。而对于金融知识欠缺的家庭,其债务杠杆率更高。这说明,在鼓励使用互联网推动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过度使用互联网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而其中一种有效的途径便是普及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  相似文献   

15.
政府绩效已成为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之一。随着政府绩效发展,政府绩效与政府能力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为此,本文在界定二者概念和构建绩效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TVP-VAR模型系统考察了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居民部门、政府部门四部门杠杆分别对总产出和资产价格波动的时变影响,从产出效应和潜在风险两方面实证检验了各部门杠杆率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杠杆率过快增长会加重资产价格波动,使金融不稳定性上升,削弱杠杆率对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当前,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杠杆对产出仍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部门杠杆上升对产出的正向影响最小,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正向影响最大。进一步,文章实证研究了杠杆率变动在部门间的信息溢出,发现政府部门加杠杆将显著推升全社会杠杆率,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对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有挤出作用,居民部门杠杆则可以分担部分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过剩杠杆。因此,当前应优先调控金融部门杠杆,减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套利,其他三个部门则应保持杠杆率总量的平稳。研究结论对于宏观金融稳定和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在国内、国际旅游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的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滞后,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瓶颈。而如何融资是我国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就旅游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对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出发,借鉴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对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从风险的分类,项目风险的识别以及风险分析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
在中央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告一段落后,推行大部制改革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革中,部门整合协调难,人员分流安排难,部门有效监督难,"刚性"利益破除难,是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面临的四大困境;而如何有效调整权力与利益的关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完善监督机制,结合实际进行地方政府的大部制改革成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