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构建城市低碳生活是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系统分析我国构建城市低碳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低碳生活观念培养机制;发展绿色建筑体系,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与碳审计体系;多渠道增强低碳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碳汇载体;健全城市公共设施体系来构建我国城市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梳理和解读2020年9月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双碳工作所作的科学指导、系统谋划及战略部署,试图阐释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绿色转型低碳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的深邃思考与科学判断.为此,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自双碳目标提出至今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以及以中央财经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碳金融为各类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提供服务,是撬动经济绿色发展的有力杠杠,因此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碳金融的支持。《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中国始终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并组织开展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深圳作为我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排头兵。本文将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基础,结合深圳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优势,重点研究深圳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机制创新途经,并最终为深圳构建碳金融体系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峻菘  魏蓉 《科技和产业》2023,23(22):67-7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城市作为落实低碳战略的重要主体,迎来了诸多挑战。为助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数据并进行信效度分析,利用PCA算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通过对主成分的解释和权重分析,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分为环境、能源、建筑等八类,共11项指标。据此,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的优化路径与可行性策略,以促进“双碳”目标建设。  相似文献   

5.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是在关注人的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旨在建立一种对子孙后代长久稳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最理想的生活状态。绿色低碳发展开启了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践行。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着力点,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本文结合现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趋势,探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辽宁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分析发展绿色低碳支柱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新能源相关产业、绿色建筑产业、绿色低碳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球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低碳消费,关注低碳经济,而美国通过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法案,受到了发达国家等贸易保护主义者的青睐.一旦开始征收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将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合理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群成为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关键问题。城市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集中体现,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它的发展将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深刻的影响,发展低碳城市群和转变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规划和建设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提出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以及低碳城市群建设的内涵,并结合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建设低碳城市群的基础及制约因素,提出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构建城市群低碳发展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产业政策更有效是在“双碳”约束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本文使用城市和企业污染数据,采用DID和合成DID方法研究了省级开发区升格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开发区升格提升了城市碳生产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2)开发区升格后严格的环境规制、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及扶持力度的增加通过实现强市场、降错配、调投入、提创新、促转型提升了碳生产率。而上述效应源于更严格的考核激励、地方干扰的减少、政策制定权的下放以及产业政策集中供给的“优补效应”;(3)开发区升格更多地提升了中西部和工业依赖城市的碳生产率。本文为如何用好产业政策实现“双碳”目标下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人大十七届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制造业立市""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制造业为代表的绿色项目企业为天津低碳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碳达峰"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归模型构建了开展绿色项目天津企业发展指标与债券市场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为通过政策措施优化企业融资环...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是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智慧城市融合到城市群中,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打造智慧城市群,为解决城市群的不平衡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阐述了城市群与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智慧城市群的内涵,认为智慧城市发展契合城市群建设,城市群建设带动智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梳理了近三年国内外文献以及国内外智慧城市群建设的典型实践,提出了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群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刘丽娟 《科技和产业》2023,23(23):93-103
基于2005—2019 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效应。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显著降低区域内碳排放强度,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且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起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在大规模、信息化程度高和具备一定资源基础的城市中的碳减排效果较好。基于此,提出要加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和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城市群存在生产性服务业人均产值低、城市间发展差距大等制约城市群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忽视。化解当前难题需要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与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产品的偏好、城市群交易效率的关系。新古典超边际分析理论从分工视角、以超边际分析模型为手段为城市如何选择与其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指明道路。集聚模式影响城市群交易效率,进而影响宏观分工水平;反之,交易效率的改进能够提高城市群绩效,推动能够体现微观主体偏好的集聚模式变迁。在城市群分工深化、广化过程中,城市通过将宏观效率与微观意愿结合的方式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大城市“行星环”辐射作用,构建城市群功能互补的“拼图式”格局,助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2007-2011年福建省城市化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复合度进行评价,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其综合效益,并计算出其五年来的复合度,从而得出当前福建省城市化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依此提出未来福建省城市化低碳经济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对消费低碳化理念的宣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效率以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东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的控制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能耗水平降低和能源结构调整空间有限,仅靠现有技术手段难以提升广东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手段,广东亦需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瓶颈,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提供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陈阳  唐晓华 《南方经济》2019,38(3):71-89
文章利用2004-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协同性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性特征,其具有显著的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特点。(2)从单因素考虑,制造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城市规模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3)从协同效应来看,城市规模能够提升制造业集聚的边际效应,但是制造业集聚阻碍了城市规模效应的发挥,两者协同效应的发挥需要互相匹配;以制造业集聚效应为标准,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存在较大范围的提升空间。(4)从城市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的内在路径差异来看,制造业集聚、城市规模对不同路径具有作用相反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制造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协同性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城市群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城市专业化的发展和格局演化对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进程推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区分绝对专业化、相对专业化、总体专业化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测度方法对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的城市专业化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3—2015年,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的绝对专业化发展较为稳定,整体平均水平缓慢提高;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的相对专业化平均水平整体呈一个平缓的倒“U”型提升趋势,表明在此期间,城市间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空间互动日趋频繁,城市群一体化进程逐渐深入;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的功能专业化发展较为显著,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已经形成层次分明的职能分工,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依据自身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同时积极承接超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产业链功能转移和部门转移,聚焦制造功能,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性互动格局。对此,应继续引导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优化城市专业化发展格局,增进城市间产业分工、互动与合作,促进城市群健康发育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摇橹 《科技和产业》2023,23(20):66-71
“双碳”目标是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所有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要约束,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碳减排的重要领域,河南作为旅游大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碳排放也逐年增加。借助“自下而上”法测度2006—2020年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并利用Tapio脱钩模型测算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水平。研究发现,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以弱脱钩为主,多种脱钩关系并存。因此建议,从加强政府引导监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引导游客低碳消费等方面提升河南省旅游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经济是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而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的宏观经济效应。从理论层面来看,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对城市群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具有明显的正面效应,而对通货膨胀问题的解决则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发展,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迅速发展有效提高了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对实现国家低碳战略发挥重要作用。分析总结我国目前分布式光伏的三类运营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分布式光伏项目不同运营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投资资金充足的前提下,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经济性是最好的,若资金欠缺则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研究结果可为分布式光伏项目运营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