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换。受国内外环境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东亚地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代表是日本和韩国,其中韩国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跨越到了高收入国家。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韩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8年金融危机后韩国真正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转型,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韩国经济持续跃升的保障,研发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2010年我国的GDP为39.7983万亿元,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我国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阶段。因此,如何在加速发展中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本文从经济增长、研发能力、收入分配、对外依存度和城市化进程五个方面研究分析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参考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总结前人失败的经验,从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均衡教育资源和扩大我国内需四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建议,以缓解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一国经济发展滞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进行梳理归纳,认为其成因主要可分为生产率下滑假说、增长转型失败假说及收入分配状况恶化假说。在理论假设基础上,对部分成功跨越与未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发现在生产率差异、收入分配差距差异、产业结构转型差异及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等维度,两类国家均呈现出明显不同。文章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人均国民收入超4000美元的中高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长也面临成本上升、收入分配差距恶化及转型困难等增长减速风险,并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要正确认识中国“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探讨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注重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完善宏观管理体制;保障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合理分配与共同富裕;转变消费模式,充分挖掘内需增长潜力;提高城市化率,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书架     
正《中国道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主编:厉以宁出版:商务印书馆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探讨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理论篇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养老保障制度等问题;实践篇探讨了我国各地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东亚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全毅 《世界经济研究》2012,(2):70-75,89
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所有在跨越低收入陷阱管用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都不再管用,如果重复使用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也不同程度地依赖以出口为导向的低成本优势战略,但是在进入中等收入序列后这些国家和地区放弃了这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乡与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转变,实现了社会结构和政治民主化转型,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成功地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要倡议,在回应世界深刻变革发展的同时,也回应了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人口因素、资源因素和社会结构因素;外部原因主要表现在技术因素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合理。而"一带一路"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回应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所关切的问题。通过构建多边多维的政治经济关系,组成更为庞大的区域大市场,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庞大的市场和资源,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具有历史必然性。通过"一带一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将为我国特有的中等收入区间跨越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关于中国会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很是激烈,但事实证明,中国既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同时也拥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张云芳 《北方经济》2013,(10):49-5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已迈入世界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关于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分析讨论也日益增多.而中小企业凭借诸多潜在优势,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技术创新以及减少收入差距等方面起到显著作用,因此也反映出其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等收入陷阱”是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在发展初期进展顺利,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却发展缓慢甚至长期停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本文介绍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出现“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并列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与失败的日本与泰国的例子,通过分析其各自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进一步说明。结合我国国情对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Regional disparities that challenge the econom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must be confronted by the governments and public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the extensiv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has caused many problems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ther way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or areas to narrow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the country.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and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s in China, based on a provincial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 2001–2013,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on China's regional dispariti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based on spatial econometrics models, show that the equalization of all types of public services can promote the regional equality of incomes and consumptions. There is also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e regional disparities are affected by other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卫生服务均等化多维结构因素引入人力资本分析框架,构建2000-2012年江苏区域面板协整模型,考察财政卫生投入均等化、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因素对居民健康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江苏卫生均等化水平对区域发展存在短期长期差异性效应:从短期看,江苏区域卫生均等化尤其是卫生投入均等化发展水平有所改善,对民众健康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江苏卫生领域暴露出总体投入不足、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服务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以及卫生人才战略滞后等问题,制约了江苏长期卫生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发展以及对区域居民健康及经济增长的长效促进。  相似文献   

13.
李伟 《新疆财经》2010,(5):41-44
城乡居民收入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及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新疆地处边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是其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新疆城乡在社会保障、城乡就业、教育科技、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推进新疆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有助于我们明晰差距,增强责任感,进而找到路径,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新疆城乡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方茜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5):128-130
转变基层管理者对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与发展地方经济相冲的认识,对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本公共服务作用两者的路径亦不同.2000-2010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增长高相关,与经济发展从低相关向高相关过渡.2005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有了明显改善.2005-2010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地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方向逐步一致,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与发展地方经济并非势不两立,拥有共赢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starting in 1978, and which it presents personal views on the experiences of Ko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essons for China's economic reform. The paper reviews the China‐Korea economic relationship, and explores both the opportunitie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Korea and the prospects for Bilater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Chinese economy will maintain dynamic growth for the coming decade.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nd the 2010 World Expo in China will provide further impetuses for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huge market and its rapid economic growth can help the further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Korean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can benefit from financial, technical and managerial support from Korea. The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f China and Korea will surely push their futur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to a broader and deeper stage. Bilateral trade will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both nations in the global market and help them achieve mutual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Edited by Xinyu Fan)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韩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都具有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且韩国作为先于中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较早地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风险企业发展重要性的不断凸显,探讨了韩国风险企业发展的核心制度安排,可为中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日韩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与中国当前发展形势基本相同,都有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发展基础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日韩两国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政府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合理的转移方式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因此,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选择合理的转移方式,既要依靠工业化发展来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也要通过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无锡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仍然存在,急需深入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本文在回顾无锡在"十一五"期间社会改革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分析了无锡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无锡深化社会改革的目标以及在政府职能转换、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改革建议,最后提出了保障改革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韩国经济的复苏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朱灏 《亚太经济》2007,(5):85-89
本文主要关注1961年以后韩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凸现韩国经济转型的国内条件、国际机遇、主导产业,特别是韩国政府的选择。本文分析认为,韩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历了进口替代、出口导向,现在转向出口和内需联合驱动。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中,产业主导又具体经历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三个产业升级的阶段。韩国经济的主要启示是,政府应该引导经济的提升,促进新产业体系的形成,推动经济转型的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应强调局部均衡、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20.
《World development》1999,27(6):1069-108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economic growth using Korea as a case study. In particular, we focus on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capital market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portfolio behavior of the household and business sectors. Causality and non-nested model selection tests show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general leads economic growth and that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capital markets in this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