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FDI的流向、汇率预期的自我强化与冲销式干预的有效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区分实际收益率和意愿收益率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个适合人民币汇率的动态模型,用以分析FDI流向与汇率预期的关系,发现汇率预期具有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汇率预期的自我强化会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因此需要政策干预。我们运用资产组合理论对政策干预的效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成功的冲销式干预需要具备的条件,后者具有现实的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5年8月,央行进行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波动增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及房价随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探索了三者间的传导机制,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会促进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而流入的短期国际资本对房价的影响却与汇率预期的波动强度有关。文章采用TVPSV-VAR模型对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两次汇改后,汇率预期波动较大,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冲击通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更多地作用于房地产的需求端,使房价加速上涨。基于在不同汇率预期波动条件下三者的互动关系特征,文章从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短期国际资本的管理和引导以及综合管理机制的建立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4月中央银行再次启动汇改进程,扩大单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但自2012年9月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频繁涨停,出现"有价无市"现象,导致外汇市场陷入僵局。在一度授意商业银行购汇之后,央行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恢复入市干预。将央行外汇干预行为的研究进一步推向高潮。为了准确描述外汇干预行为的非对称性和异方差性特征,本文结合m-机制TR模型和GARCH模型构建起一个m-机制TR-GARCH模型,并对中央银行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m-机制TR模型而言,m-机制TR-GARCH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中央银行外汇干预行为的异方差性特征;在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方面,2-机制TR-GARCH模型优于其它m-机制TR-GARCH模型;同时,2-机制TR-GARCH模型的门限变量为"汇率波动情况",说明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干预的触发因素为汇率波动;另外,2-机制TR-GARCH模型R2机制中目标汇率偏离程度和汇率波动的系数显著,证明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目标是"逆风向干预"和"熨平汇率波动"。  相似文献   

4.
央行“基本退出”外汇干预? 虽然近两年内地经济增速放缓,但汇率改革仍然持续.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扩大在岸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每日浮动幅度,汇率可在每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2%内浮动(此前为+/-1%).最近,央行亦表示已“基本退出常态化外汇干预”. 要评估央行是否已“基本退出”外汇干预,我们需要了解央行的干预行动会对其资产负债表有何影响.虽说央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人民币汇率,但以下人民币兑美元的例子可作说明.  相似文献   

5.
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大渠道发挥作用。在考虑汇率波动影响、资本管制和央行调控货币供给能力的情况下,盯住汇率制度安排下名义汇率的贬值会引致国内产出和私人部门财富的增加,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取决于央行的调控能力。2005年7月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从盯住美元的间接浮动汇率体制转变为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浮动汇率机制,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交易管制取消,资本项目下的资本流动管制也逐步放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货币政策操作风格转变得更为透明化,货币当局沟通逐渐成为中国以及世界各国引导市场预期、影响汇率波动的有效货币政策工具。文章选用2005年7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月度及日度汇率沟通、人民币及美元汇率数据,运用MGARCH双变量模型以及Logit二值模型,通过对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沟通有效性的联动分析以及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沟通条件和趋势的检验,对中美沟通策略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官方口头沟通倾向于在人民币存在贬值趋势时实施升值意图的口头干预,并对人民币汇率水平产生合意的影响。中国官方口头汇率沟通倾向于在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时实施,中国央行沟通对汇率波动产生削弱的效应,熨平汇率波动,稳定币值。美国官方口头干预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水平变动影响不显著,其汇率水平更大程度地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美国官方口头汇率沟通倾向于在美元币值波动较大时实施,对于其波动产生的影响则取决于沟通的主体。来自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美联储的口头干预对美元币值波动产生加强作用。这表明中国汇率沟通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起到了有效而显著的作用,中国央行应继续掌握汇率沟通管理预期的主动性,当市场出现相关传言时应及时予以沟通引导,有效发挥汇率沟通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央银行为减小汇率波动幅度往往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这种干预的效果取决于外汇市场是否存在冲击持续性。本文采用GPH法和HD法对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的冲击持续性分别进行了考察,发现中美两国的外汇市场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持续性,说明央行进行外汇干预的市场条件是存在的。然而如果央行进行方向不当的外汇干预,则反而会导致汇率大幅度偏离均衡水平,为此本文就我国央行的外汇干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此外,本文的比较分析表明,对于相同样本,在检验冲击的持续性方面HD法要优于GPH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央行外汇干预结合起来,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均衡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来衡量我国外汇干预的有效性。1994—2010年2季度的实证结果显示除了个别季度受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长期失调程度比较大外,总体上央行的外汇干预使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朝着均衡实际汇率的方向波动,从这个意义上看,央行的外汇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作为本外币政策的连接点,外汇储备及其变动会改变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自向量回归(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协整关系的约束力较强。需要通过调节国际收支、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以及发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新的冲销手段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重大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央行干预难度也随之加大,尤其是在2003年至2008年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背景下,短期投机资本频繁进出,对央行干预形成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基于外汇市场异质性交易者的假设,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构建了包含央行干预的汇率行为金融模型,并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央行不同干预方式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央行应采取的干预策略.认为:未来央行干预应遵循一定的干预规则,并渐进放开波动区间,同时通过干预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从而提高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潘超  程均丽 《南方经济》2021,40(1):1-19
在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下,外国需求降低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冲击,文章通过构建包含贸易和非贸易两部门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福利分析研究央行"双政策双工具"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组合。结果表明:"保增长"的利率政策和"稳汇率"的汇率政策,能够更好的缓释新冠疫情带来的外部冲击,在"保增长"的利率政策下家庭福利水平高于"防通胀"的利率政策,而在"稳汇率"的汇率政策下家庭福利水平高于"稳货币"的汇率政策,因此,通过确定"保增长"和"稳汇率"的货币政策短期目标更有利于缓释外部环境对于本国贸易部门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在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外汇占款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渠道。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迫使央行采取冲销性干预措施,于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表现为被动发行央行票据、被动正回购。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发行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比已由1994年的0.25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1.08,至2007年7月底又上升为1.29。在经济低迷时期,大量的外汇占款与积极的货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10,(6):19-19
据新华社报道,央行6月19日宣布,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央行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提高调控水平,改进外汇管理,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意外、利率期限结构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分析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外和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反应,并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货币政策意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中短期通胀预期,对长期通胀预期的影响不大;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调整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三种货币政策操作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央行惯例沟通对通胀预期没有影响,央行行长讲话会加大通胀预期波动;货币政策操作和央行沟通行为对通胀预期的冲击在2008~2009年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通胀预期管理效果一直不佳,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胀预期形成及其传导机制并改善央行的政策操作与沟通行为。  相似文献   

15.
凌慧 《新疆财经》2003,(6):41-44
本文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及央行的外汇干预与货币供应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运用蒙代尔-弗莱明的一般框架,论证了现行汇率制度对于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为适应我国经济进一步开放的要求,最后提出了完善现行汇率制度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0~2005年主要区域货币汇率波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汇率波动模型的新发展汇率浮动包括短期浮动和中长期浮动,而波动研究常以短期浮动为研究对象。控制汇率波动是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监管的目标之一。外汇市场波动过大,会引起金融市场动荡,直接导致货币危机。中央银行干预汇率产生的效应往往持续时间较短,因此,研究汇率的短期波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关键的阶段转换和结构调整之中,金融市场也在放松管制下快速转型,货币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货币供给、货币与经济之间的联系也相应地发我国货币投放机制发生变化汇率制度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特征的重要因素。随着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提高,我国的货币供给出现了质的变化。具体来看,2003~2009年,外汇占款增加几乎是我国基础货币唯一的投放渠道,外汇占款增量、基础货币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以来,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货币供给的主渠道,但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个季度出现净额下降,导致外汇占款不断下降。文章通过对2002~2015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外汇占款下降对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2011年开始,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较之前有所下降,央行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和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主动供应基础货币,大量增加金融机构贷款来补充流动性。未来央行应积极面对新的变化,构建新常态的货币供给机制,稳定市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以来,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货币供给的主渠道,但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个季度出现净额下降,导致外汇占款不断下降。文章通过对2002~2015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外汇占款下降对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2011年开始,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较之前有所下降,央行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和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主动供应基础货币,大量增加金融机构贷款来补充流动性。未来央行应积极面对新的变化,构建新常态的货币供给机制,稳定市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央银行通过增减外汇储备量发行货币现已成为我国货币发行的主要渠道之一。但稳定人民币汇率又是中央银行肩负的主要责任与义务,这使中央银行实际增减的外汇储备量成为维持汇率稳定的被动结果,而非主动调整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阐述说明稳定汇率目标与央行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自主决定货币供给量间的矛盾,以此提出改革现行汇率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