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从兴在香港创办友宁纺织投资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他经营纺织业,能经常分析世界市场信息,并有自己独特见解。早在60年代,包从兴就认定纺织品在非洲市场有极大的潜力,是大有发展前途的。1960年,包从兴在西非洲开办了加纳纺织厂,这是非洲第一家新式纺织厂。现已拥有3500名工人,3.24万个纱锭,1054台织布机,并且从棉花种植开始,具有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等一条龙的成套设备,其规模之大,设备之先进,产量之高,已成为西非洲纺织业之冠。1965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时,曾在加纳接见过包从兴,对他在非洲开  相似文献   

2.
一、香港基金业的简况(一)香港基金的产生与发展1960年,香港第一家单位信托基金成立,汇丰银行担任信托人,该基金固定期为10年,于1970年终止。1969年,海外投资基金在香港成立,恰适香港股市牛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但好景不长,1973年世界性股灾,港股从1973年1月8日最高点1775点,跌到1974年度最低点150点,20个月跌幅为90%,海外基金随之倒闭,基金业受到沉重打击,沉闷数年而不振。70年代后期才有少量基金成立,80年代是香港基金业大发展时期,香港经济此时已发展至较高水平,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居民收入提高,手中有余钱…  相似文献   

3.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虽然外资较早就参与制造业的投资,但只是至70年代才占较显著地位。至1992年,外资制造业所雇的工人占全部制造业人数的13%,产品出口销售额占港产品出口总额的23%。在海外投资中,1989年以前美资一直是最大的投资者,但日资后来居上,1990年取代美国占首位并保持至今。 一 日资的投资概况 日本在香港制造业的投资大约始于1960年,至1970年共有14个投资项目。从1985年起每年平均增加约5个项目。1986—1989三年增加较快,1990年以后趋下降。至1992年止,日资在港  相似文献   

4.
穆湘玥,字藕初(1876—1943),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1914年至1925年之间,他在上海创办、经营了德大、厚生二家纱厂,在郑州创办豫丰纱厂;他还先后参加发起创办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和中华劝工银行。这一时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我国民族工商业进入"黄金时代"并迅速由盛而衰的时期。因此。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一"劳动节对香港有特别意义.从那天起,最低工资条例正式实施.其实,早在1960年代,台湾就出台了规范工资标准的法例,内地也于2003年开始实行最低工资标准.而香港经济一向奉行高度自由政策,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在港一直阻力重重.也正因如此,当首个最低工资标准于5月1日终于在香港得以执行时,许多支持者高呼"这是香港最重要的劳工法例".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是亚洲一群岛型国家,面积30万平方公里,人口5872万。虽然被称为东南亚国家,但在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方面,一向与香港、台湾、中国闽南地区更为密切。 菲律宾于1946年摆脱美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在50—60年代初,菲律宾称得上是亚洲发达的国家之一。以1960年为例,菲律宾的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同年韩国为20%,泰国为19%,新加坡为18%。但是到了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菲律宾经济发展缓  相似文献   

7.
《沪港经济》2011,(9):46-47
香港人的财商是由何而始的?W:1970年代前,香港的经济活动大都被殖民政府的持权人士垄断,一般市民温饱都成问题,财商更不用谈。1970年代初,港英政府开始关注民生,香港地铁动工建设,开始实施九年免费教育,并进一步扩展公共房屋计划。这些政策,使香港出现了长达20多年高速  相似文献   

8.
亦庄开发区——大兴的"香港","矜贵"仍在,且不再"孤独"。北京亦庄开发区和大兴区的行政资源整合,总让当地人联想到香港回归。"就算被整合进大兴,我们也愿意说自己是亦庄人。大兴太土了,说起大兴我能想到的就是西瓜。"  相似文献   

9.
沪港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安山 《沪港经济》2006,(11):51-51
香港产业结构已经高度轻型化 二次大战前的100多年时间里,香港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其自由贸易港的地位,发展转口贸易.即使是制造业,不少也是为本地转口贸易服务的.由于过分依赖转口贸易,朝鲜战争的爆发及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禁运"之后,香港经济即刻陷入危机,转口贸易一落千丈.但香港人善于掌握机遇,他们充分运用来自上海等内地大城市的资金和人力,努力发展工业,使香港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在第二产业的坚实基础之上,并在上世纪60-70年代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过去100多年来以转口贸易为主的产业结构.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9%提高到1970年的31%.即使到了1988年,制造业的比重依然保持在20%以上.可以说,195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中期,是香港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0.
人类进入了海洋时代,海洋正成为人门持续关注的热点. 海洋是全球主要的贸易通道.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完成的集装箱革命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1970年,世界前25位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合计只有352万标准箱,2011年已达3.0亿标准箱.1970年,名列全球前4位的集装箱港口奥克兰、鹿特丹、西雅图、安特卫普全部位于欧美,2011年,全球前4位集装箱港口已变成了上海港、新加坡港、香港港和深圳港.依托海洋通道,全球经济总量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洪丽  尹康 《开发研究》2013,(1):17-20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规律,类似一个平缓的"U型",转折点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印度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与其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政府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有关。19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印度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则要归因于市场化改革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农村受益于经济改革,其收入差距小于城市内部的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1、云南亚麻产业发展的现状云南亚麻是在成功实现"北麻南移"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在大理、楚雄、文山、红河、丽江、保山、德宏、思茅、西双版纳、临沧等11个州市的3l个县有一定规模种植。2003/2004年的种植面积达到2.37万公顷,收获亚麻原茎13.1万吨;2004/2005年种植面积达到3.24万公顷,收获亚麻原茎18.4万吨。先后建成了36个亚麻初级加工厂,2个长纤维纺织厂、1个短纤维纺  相似文献   

13.
陈正伟 《沪港经济》2014,(12):38-39
正香港的食水水源有限,历史上曾几度经历食水短缺的窘境。直至香港政府在1960年代开始从广东省输入东江水,香港缺水的问题才得以解决。"东江之水越山来",东江水供水协议将在今年底届满,目前香港政府已经与广东省大致完成商讨,未来三年东江水价格将按年增加约6%。新的供水协议再次让香港各界思量,长远而言如何降低对东江水的依赖。"东江之水越山来"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缺乏淡水资源的地方。皆因香港缺乏大型湖泊以及河流,而且山多平地少,香  相似文献   

14.
汇率问题已经成为且必将继续成为未来中国面临的第一大难题。美国正在全方位实施其“鞭打中国”之策略。与1960-1970年代的“鞭打西德”政策和1970-1980年代的“鞭打日本”政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必须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制定长远战略和策略。没有远虑,必有近优。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适应第二次创业的需要,深圳的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这一次调整,既要借鉴香港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经验教训,又要加强与香港产业结构的连接和互补。为此,要对深圳和香港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者的特点、异同和差距,从中引发对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一、深圳、香港三次产业结构的时差分析 三次产业结构可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来考察。香港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见表1),就其发展轨迹来说,与深圳有很多相似之处。表1显示,第一产业日趋衰微,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60年的4.1%下降到1990年的0.3%。这一趋势与深圳80年代的情况大体一致。第二产业在60~70年代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这正是深圳80年代后期所发生的轨迹。从80年代开始,香港三次产业进入结构转型期。第二产业所占比率逐渐下降,由1970年的37.1%下降到1990年的25.0%,下降了32.6%。这一段轨迹深圳尚未发生,但迟早一定要发生。香港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开始之时就占据首位,与深圳80年代初的情况一样。这实际上反映了贸易在这两个城市中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的“后厂”。香港的第三产业超大规模地成长,1990年更达到74.7%的高比率。  相似文献   

16.
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其整体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被称为香港经济表现的"晴雨表"。6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步,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消费性行业欠发达,香港人的年均收益较低,形成香港房地产市场市道冷落;进入7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开始转型,消费性行业崛起,并初步形成了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这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积聚了厚实的基础;自8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的工业制造工序不断北移中国大陆,转口贸易强劲增长,消费性行业繁荣,社会财富也自然随之增长,这就刺激了香港的楼市,至1994年香港楼市已有整整10年的  相似文献   

17.
和丰纱厂     
<正>和丰纱厂创建于1905年,由戴瑞卿等21人组建"和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和丰纱厂),是宁波乃至全国近代纺织工业史上的重要纺织老企业,也是宁波解放前工业代表中"三支半烟囱"中的一支。和丰纱厂创建时,厂区面积占地80多亩,建筑面积12630平方米,有纱锭11200枚。这个规模在当时算是相当大的。全厂设备齐全,厂内各通道设有小铁轨,通向江边码头。现存建筑有  相似文献   

18.
<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大陆与港澳、台湾两岸三地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港澳台外商在大陆投资设厂与合资办厂的势头旺盛,不仅促进了大陆制造业的发展和出口增长,而且在两岸三地间形成了密切的产业分工格局.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这种产业分工将进一步演化发展.一、港澳台商投资与两岸三地经贸发展香港厂商在中国大陆投资起步最早,热情最高,而且持续不衰.据香港报刊估计,到1994年为止,大约有近80%的大中型香港厂商已在大陆,特别是广东省投资设厂,仅珠江三角洲一带所设企业即达2万家,投资总额超过100多亿美元,雇用员工达300万人,目前已有约5万名香港管理人员在内地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由于土地成本很高,香港的制造业大多属于可以在多层工厂大厦内操作经营的轻型工业,主要有纺织、服装、玩具、塑胶、钟表、珠宝及人造饰物、电子业等.由于土地、环保、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并由于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近十几年来,香港的制造业大量北移入珠江三角洲及华南其他地区,香港与华南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1970年,制造业占香港生产总值的31%;至1995年,制造业仅占香港生产总值的9%.与此同时,服务业比重则大幅上升,贸易、金融等广义服务业占香港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高达83%,香港经济已成为全球服务业比重最高的经济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20.
香港的创意产业在亚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是亚洲各国的借鉴对象。2001年其创意产业产值461.01亿港元,占全年生产总值的3.8%。1996年香港的创意产业机构总数为25342家,到2002年增加至30838家。2002年,香港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17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5.3%。其中成长最快的领域为:网络与电讯服务、电视广播与表演、软件与资讯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