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针对城镇化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综合利用问题,在陕西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整治过程中,利用普探、物理-生物(联合)和土体有机重构等技术,综合设计了河道治理、道路、园林、景观及生态治理等工程,构建了"网络生态、聚合发展"的生态发展治理模式。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改善区域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于城镇建设用地的概念、综合整治程序及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生态治理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阐述了城镇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工程中各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工程要求及实施方法。以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通过河道治理、土地平整、污损土地改良改造、河流水体治理、配套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改善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开展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可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文章以甘肃省华池县2014年土地整治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从整治前的11.3提高到15.94,提高了4.64,土地整治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环境效果;在未来土地整治中,应强化居民点整治提高绿化率,加大田间道路路面硬化及其两侧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坝上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恶化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且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生态环境恶化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以我国北方坝上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参考国内外治理沙漠化的成功经验,分析坝上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土地沙漠化产生的原因,指出坝上地区目前生态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坝上地区今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治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土地整治应立足于"改善"而不是"改变",要实现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双赢的"双保"战略方针,生态文明建设是土地整治的新目标。我国土地整治虽然取得了一些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整治中采用不恰当的措施对周边区域的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阐明了土地生态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此对策有效的提高了耕地质量,缓解了农用耕地紧缺的现状,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苏宜兴市政府近日宣布,该市将陆续投入5.74亿元全面整治箨鞯莳可,重点组织实施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五大工程29个项目,以有效改善沿河生态环境,提高入湖水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颁布实施,各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也陆续于2013年编制完成并发布,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坚持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实现耕地保护要落实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目标。而目前的土地整理工作多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忽视土地整理活动对耕地及其所在区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文章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出发,结合项目实际探讨土地整理项目中融入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技术路线及设计意义。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草)是基于中国区域性生态环境破坏及退化而进行的重建或修复工程。位居江河源区的青海省,是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等环境问题,不仅抑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而且不断降低区域人口承载及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源区生态恶化其影响并非局域性的,而是已波及整个流域。黄河断流、  相似文献   

9.
正为落实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促进污损土地治理和土地生态恢复,交流国际污损土地治理和土地生态恢复经验和技术,兹定于2017年4月17-18日在西安市召开第二届中美土地工程国际合作学术交流大会。届时美国环保署棕地治理办公室主任大卫·罗伊德(David Lloyd)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参会并作学术交流,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土地整治、污损土地修复等领域相关专家踊跃参会。  相似文献   

10.
陕南秦巴山区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土石山区,降雨量大,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边坡防护是该区域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砌石护坡和砼护坡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人与自然生态和谐融合理念。在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基础上,本文以陕南地区商州区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首次提出用生态护坡替代传统筑坎方式进行边坡防护,明确了生态护坡工程工艺,选取不同典型剖面分别对挖方田坎、半挖半填田坎以及填方田坎边坡自身稳定性进行验算,提出了采取生态护坡的田坎高度及护坡标准,针对商州区护坡建设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探索了下一步加强研究和试验的方向。生态护坡在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泉村等五村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不仅达到了工程和生态效果,且工程投资比传统护坡方式减少近一半,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苏南农村水网密布,小型河荡、湖泊交错,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型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河道整治也逐步由单纯的底泥疏浚向综合生态治理转变。张家港市积极推行农村小型生态河道建设,形成了以河道疏浚、生态护岸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举措,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文章对农村小型河道生态护岸技术建设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土壤盐渍化地区难以进行信息有效提取和动态监测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改进后的土壤盐渍化生态指数(MSSEI)。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取卤泊滩1994~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标。结果表明,在卤泊滩盐渍化区,湿度指数和植被指数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起正面的贡献;而土壤盐度—建筑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对卤泊滩生态环境起负面影响;卤泊滩土壤盐渍化生态指数MSSEI 1994~2003年均值从0.60 7下降到0.572;2003~2015年均值从0.572上升到0.673。因此,通过对卤泊滩土壤盐渍化的综合治理,其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深入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整合分析土地整治领域在新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陕西黄河西岸(小北干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例,分析土地整治在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和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的作用,为生态型土地整治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4.
李根灿 《魅力中国》2010,(11):151-151
一、煤炭资源开采的环境治理煤炭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和地表土壤及植被的破坏,导致矿区范围内地表塌陷和地下水位变化。主要表现在:地表移动、产生地裂缝出现塌陷坑、土地自生的功能受到毁灭性破坏,造成永久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加速农田土壤盐渍化。随着煤炭工业迅速发展,大量老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矿区生态破坏现象又不断发生。只有充分利用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速效性。同时发挥植物措施的长效性,辅以土地整治与复垦,发挥各项措施的综合防护效能,实现总体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土地整治后的农用地质量数据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为前提,从数据管理和应用方向着手,基于JavaScript技术、Java Web技术以及ArcGIS for Server技术,采用WebGIS系统设计、MVC开发模式、B/S(浏览器/服务器)多层架构模式,设计实现了集地图浏览、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系统综合管理等五大模块为一体的土地整治后农用地质量和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徐州是全国有名的"百年煤城",近年来由于大力开采,贾汪区煤矿的塌陷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煤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文章以徐州贾汪原煤矿塌陷区整治而成的潘安湖湿地为例,探讨潘安湖煤矿塌陷区生态治理的现状、措施方法以及当前我国煤矿塌陷区生态治理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马钦  周东  王国栋 《发展》2015,(2):113
近年来,敦煌市在中央和省级财政政策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有力地支撑了敦煌市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效,但与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在生态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建设规划和环保设施建设需要加强,村容村貌亟待改善,村镇企业和畜牧养殖环保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农业污染治理和农业节水工作仍需加强。由此可见,敦煌市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仍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许多环境问题亟待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整治已从传统的以增加耕地有效面积为目的向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转变。土地生态化整治是实现人-地-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土地生态化整治的发展及内涵,提出基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土地生态化整治应遵循增加耕地有效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土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持自然景观性、提高民众参与度和社会可接受性的四项原则,同时选取黄土台塬区耕地后备资源整治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田块设计、生态道路工程及灌溉排水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土地生态化整治设计的实证研究,从而推动土地生态化整治技术在我国主要耕地资源后备区域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近年来湖泊干涸,湿地消失,绿洲萎缩严重、植被、土壤荒漠化特征明显,植被盖度小、生物量低、土地贫瘠.沙漠化加剧,沙尘暴频繁发生,不仅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增强西部生态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合理地解决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土地改造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却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小流域治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生态治理手段,可以切实保障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小流域治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技术,旨在加强小流域治理的技术力量,切实提高小流域治理效率,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