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乐 《辽宁经济》2014,(5):44-45
本文从宏观层面梳理了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并以辽宁沿海园区为样本,论证了园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园区的政府行为、市场规模、人力资源等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聚起正相关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辽宁沿海园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把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在选取金融业等八个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上,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归结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外向性程度、城市化水平、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等六个方面,采用了传统计量经济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截面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基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级市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发展结构、城市化水平较为显著,其他因素并不显著。同时证实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此时的空间回归模型要优于传统计量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
张勇  杨阳 《辽宁经济》2012,(5):30-32
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溢出、城市化水平、信息技术发展、产业关联度、制度环境等五方面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并借鉴东部发达省份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的主要举措,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山西省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层面对影响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展开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程度进行测度,针对各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政府、资金投入、社会文化、技术层次、发展环境和制度规范等六个层面提出与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具体战略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1991-2015年中国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无论是给予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经济增长一个正向冲击,短期中都会引起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一个大的提高,但长期中回落并稳定发展。方差分解表明,长期经济增长是影响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和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2004年至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影响农业效率损失的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外溢效应,从而是否有利于提升农业的获利能力.结论表明:在样本期间,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效率损失.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农业专业化程度、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水平、优良的政策环境因素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农业获利能力的有效渠道,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7.
贸易结构、中间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中间需求因素,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扩展,分析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协整关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加工贸易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短期内加工贸易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短期内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与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而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重点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重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原玉丰 《特区经济》2011,(4):245-247
由于城市新区的综合优势,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融合化发展加速向城市新区聚集。在规模报酬递减、新兴经济业态成长、快速交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新区的区位选择和空间聚集呈现出不同特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聚集,制造业关联型生产性服务业以加工制造产业园区为核心聚集,并对城市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形态、社会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后发国家如何针对本国的实际,深入探索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挖掘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借助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探讨分析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着空间集聚的特征,并形成了以苏南为第一阶梯,苏中苏北地区为二三阶梯的发展格局;(2)影响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背后因素也存在空间集聚的特征;(3)各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到相邻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差异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从而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及为经济的增长制定宏观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未江涛 《理论观察》2014,(10):50-51
在"服务型经济"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内部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各国推动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市场准入、政府监管和税收调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度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河南作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当前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既有利于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又有利于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规模,使河南由工业型经济迈向服务型经济。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程度不深,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如构建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机制,推进制造业发展“服务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以及优化制度环境等,以促进两大产业形成互相支撑、互补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分析了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并对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举证:自安徽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安徽H市的调查,剖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成效,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为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科学确定公共农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优化其服务供给方式;加快公共农业服务机构改革,大力加强其队伍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结合实施区域层面、产业链层面的农业重大项目或专项行动,突出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能力建设;强化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支持和税费优惠,创新其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瓶颈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能实现灵活性生产,促进专业化分工。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破解其发展瓶颈的途径和对策建议,通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实现新型工业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发展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成为关键问题。鉴于国外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溢出效应,文章借助2009~2019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并且生产成本降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正向发展是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影响企业生产率的中间渠道。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果因生产性服务进口类型、企业类型、制度环境的不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生产率水平居中的企业影响程度最大。文章研究结论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盛革 《特区经济》2014,(3):92-94
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探寻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必要性,然后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基于价值网视角,理论描绘了一个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机制模型。该模型刻划了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能够帮助分析国内传统制造业低效的分工体系和交易效率对产业升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打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供需低效平衡、生产性服务需求不足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化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北京市城市化程度在我国属于较高水平。城市化率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现象,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看,当一个城市的城市化率达到较高水平后,进一步提高其城市化程度,必将依靠服务业的大力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与中介效应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的直接效应与具体路径,研究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集聚的 MAR、JACOBS 与PORTER 外部性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升级。因此,文章提出提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重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外部性路径,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