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武瑞营 《中国经贸》2014,(3):118-118
目前,对于乡村休闲旅游的研究大都是从单纯旅游资源的开发、探索新的娱乐项目等角度进行的,并没有从精准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的角度进行研究。本论文通过分析河北省精准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剖析精准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河北省精准乡村休闲旅游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三个地区经济互动性日益频繁,经济要素的互补效应得到强化,这为河北省旅游业的持久健康发展储备了有力支撑。京张携手申办冬奥会,又将激发高端旅游项目的推广,带来地区间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深入探索精准扶贫路子,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都为河北省大力发展农村度假休闲旅游项目提供了最现实、最直接的推动力。河北省需要在现有旅游发展成果基础上,着力解决金融支持不足问题,研究新方法、新模式,突破思维桎梏,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和要素整合,早日实现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裘曙洁 《宁波经济》2013,(5):11-14,10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有效途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良好机会,为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现实需求的推动,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正式公布,为乡村休闲旅游带来了开发前景与契机。但伴随着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而出现的许多问题,需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寻求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又称为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旅游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它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依托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以发挥农业和农村的旅游休闲功能,并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为人们从事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场所,而且有利于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因而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受到了游客的普遍欢迎.又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将会是环首都贫困带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建设休闲度假基地的重要支点.文章在分析环首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环首都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休闲旅游发展的趋势,农村休闲旅游业已经由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旅游转变,休闲旅游逐步呈现出国内化、家庭化、大众化、多元化、郊区化和高品位化发展态势。天津市农村休闲旅游总投资额达到27.05亿元,建成200个农村休闲旅游特色村,星级农村休闲旅游经营户1428户,农村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达2.08万人,农村休闲旅游受益农民超过15万人。截至目前,天津市创建全国农村休闲旅游示范点8处,国家级休闲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示范点3处。本文阐述了发展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重要意义、特点以及对发展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扶贫方式。随着我国现阶段对农村经济问题的越来越重视,改善农村的生活生产条件,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已经变现的越来越有必要。然而,现阶段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还存在一些问题,扶贫效果难以实现。文章主要研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乡村休闲旅游作为目前我国旅游业的一朵奇葩及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在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科学决策;结合本地实际,打造自己的乡村休闲旅游新亮点;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定位;挖掘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效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乡村休闲旅游宣传力度,强化品牌营销.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虽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但仍有许多地区处于贫困的状态,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扶贫的现状,指出其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存在着乡村旅游基础薄弱、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旅游产业链不健全等诸多限制性因素,并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提出了河北省今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若干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焱 《首都经济》2008,(8):62-65
据统计,中国内地去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收入。“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满足了消费者回归自然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在北京,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京郊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借着当前发展郊区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将以其广泛的联动效应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建设。河北省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拥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针对河北省资源条件,文章列举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种模式,并针对乡村旅游中基础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人才素质低、宣传不到位、旅游环境欠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部署。“三农”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对乡村旅游的规划。滑翔伞旅游是一种低空体育运动与旅游相结合的新业态。发展乡村滑翔伞旅游项目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分析了滑翔伞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并提出解决路径,为发展农村产业、建设精准扶贫工作、振兴乡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观念的提出,如何构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乡村旅游体系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特色小镇"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全新模式,对于推进我国乡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论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开发"特色小镇"的意义与前景,并对构建"特色小镇"特点与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经历近40年的发展,我国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逐渐步入正轨,在提升农业、美化农村、富裕农民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本文以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为基础,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2011,(15):13-13
日前,广西农业厅与广西旅游局正式签订合作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框架协议,正式确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合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德国:乡村休闲旅游一枝独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学的角度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工业化中后期国家的一个必然趋势。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德国的旅游业、尤其是乡村休闲旅游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现在,整个德国旅游业的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休闲时代乡村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变化,颠覆传统旅游,新休闲时代到来,旅游者的需求结构、内容、形式等发生巨大变化,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必须调整,适应旅游消费市场格局的变化。乡村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科学开发,体现:景色要美,环境要洁,文化要“土”,设施要洋,创新时尚的旅游休闲模式,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引领新潮流的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8.
陕西乡村旅游发展前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乡村旅游适应了城市居民旅游休闲消费取向的需要,接待的旅游团队和自驾车旅行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陕西应制定促进乡村旅游向规范化服务、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的措施,规范、引导和支持这一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文从武陵山区桑植县的实际情况出发,描述了武陵山区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的现状,探讨了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创新模式,并从加强旅游人才技能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扶贫机制,优化金融机制、发展农村旅游产业链等方面探究了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的策略深化。  相似文献   

20.
张健 《中国经贸》2012,(6):98-98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实践证明,多种非农产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至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到,农村旅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农村一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面貌的改善都起到很好地的促进作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的《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标志着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签署的“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现笔者就发展农村旅游,促进徐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