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今,国有资产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对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国有资产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流失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道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监管不到位、产权归属不清等多方面.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并提出了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苏北 《西部大开发》2004,(12):50-51
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对此大体有三种估计,一是低位估计,认为近年来,国有资产平均每天流失1个多亿,也就是每年400-500亿;二是中位估计,认为国有资产平均每年流失5%,即1000多亿;三是高位估计,认为国有资产每年流失不少于1500亿。无论哪种估计,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在国有资产流失案例中,经常能看到的就是原国企负责人在资产收购中上下其手,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这一现象,在不少地方已是普遍问题.这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招数"往往并不高明,甚至有些拙劣,但却能屡屡得逞.一些经济学者认为,"内部管理人收购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亟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据估算,80年代,国有资产每年约流失500亿元,90年代以来,每年流失800—1 000亿元。这种大规模流失不是小范围、偶尔的现象,而是从多个渠道,通过合法的、准合法的及非法的手段,众人下手分割造成。一、国有资产流失形成巨大黑洞我国的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效益不佳的后面隐藏着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5.
魏明静 《产权导刊》2006,(11):48-50
目前,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是实施价值形态的管理,以货币量表明资产存量。由于多年来管理条块分割,缺乏专职管理,再者也无专门的国有资产法可依,国有资产管理相对薄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十分严重。据报载和有关资料分析,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达上百亿元,而其中流失最严重的则反映在国有资产产权变动中,这种流失不是一般的实物资产的流失,主要是国家所有者权益的流失。比如,在中外合资中低估了中方资产,从而导致中方所占股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北方经济》2005,(1):32-35
郎咸平:警惕民企伙同国企合法吞并国有资产 最近,中国国务院发改委正组织相关学者要讨论国有资产是不是严重流失的问题,其中,最主要是要讨论由郎咸平教授所提的目前产权改革方向存在的错误,警惕国有资产被合法剥削的问题.其实关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国内财经界炒的沸沸扬扬,有网民支持郎咸平教授的说法,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人士就不支持郎教授这样的说法.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国有资产到底是怎么流失的?  相似文献   

7.
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科学的市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速度之惊人,流失量之大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管理要从源头抓起王世杰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平均每年流失五百亿元。有效抑制国有资产流失,经营者的选择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首要问题,财务的日常监控是管好国有资产的前提条件。一、经营者的选择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其他社会形态下,...  相似文献   

9.
<正>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艰苦创业,积累了巨额的国有资产.截止1994年底,全市(包括区属)国有资产总额(净值)为619.78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净值242.41亿元,占总额的39%;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净值57.37亿元,占总额的9.0%;资源性国有资产净值320亿元,占总额的52%.又据1994年底报表统计,经营性国有资产中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已达1018亿元,是特区建设初期1980年1.6亿元的636倍;净资产200.6亿元,是1980年0.61亿元的328.8倍;实现利润50.5亿元,是1980年0.15亿元的336.7倍.但是,特区和全国一样,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分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现象及流失原因,研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就股份合作制改革中有关国有资产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国有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1.
刘效梅 《特区经济》2006,(9):287-288
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不到位、境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不严、制度不能得到严格执行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为此,应该在清理国资委职责、实行股权多元化等方面下功夫,以尽量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
高昆 《辽宁经济》2005,(9):51-5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便是国企改革过程中凸现的一个“黑洞”。国资委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抽样调查和典型案例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目前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至少达五百多亿元,如果加上设备闲置、坏账、偷税漏税,以及决策失误等造成的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这个数字更加惊人。本文将从国有资产流失的影响和解决方法两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决策失误导致流失;在破产中、改制中、中外合资合作中流失;由于经营不善、财政性蚕食造成流失以及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造成流失等.文章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占主导地位,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但目前,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国有资产的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止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已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下面就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杨静 《产权导刊》2007,(12):31-33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资产的流失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有关专家估计,以各种形式流失的国有资产每年近千亿元,国家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社会财富被少数人无偿占有,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分配明显不公,贪污腐败现象凸显,社会矛盾加剧,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着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漏洞,造成了企业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文章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路径、成因进行分析,对未来行政性国有资产流失的防范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东北国资管理"冰棍"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篇:更大的"流失"正悄悄发生 我们通常讲的国有资产流失是由于某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资产变动中因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可近日记者在辽吉黑三省调研中发现了一种更为普遍更大的"流失":大部分国有资产如同一潭死水难于流动,由此产生的损失更让人心痛,有人把这比做"冰棍"现象,咬一口有人管,可放在哪儿慢慢化掉甚至最后变成一根杆了,无人过问.有关专家呼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正悄悄发生的流失会越来越严重,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过程中,这种现象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国有中小型企业产权不明晰会阻碍企业发展.企业产权不明晰必然导致责权利不对等.责权利不对等极易诱发争权、逐利和推卸责任.这就会出现国家拥有的国有资产所有权被剥夺--国有资产流失,个人从国有资产流失当中得到暴利,很少有人对已流失的国有资产负责.长此以往,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国有资产是否能保值和增值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流失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有资产及其流失的基本涵义 所谓国有资产,简单地说,就是指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资产;具体来讲,则是指企业资产中所有权属于国家的那部分资产,是国家对企业的各种投资及其所形成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这已经成为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效果仍很不理想.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以至使部分国有企业丧失了市场竞争的能力,造成国家财源、税源的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