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沈其凤 《魅力中国》2010,(31):315-31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石宗禄 《魅力中国》2010,(22):222-22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陛和主动性,突出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思维为主体,以认知过程为主体,倡导“引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3.
晋兆容 《魅力中国》2014,(14):143-14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情感信息的输出,让学生进入到学与练的最佳心理状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王春慧 《魅力中国》2014,(9):130-130
在小学数学课上,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非常少,他们宁愿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愿意自己提出问题,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提问。但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李政道博士也曾经说过:“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让他们的思维更开阔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王桂清 《魅力中国》2014,(1):140-140
新课程标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改变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旧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新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董星河 《魅力中国》2013,(34):117-11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又指出:教学要注重“实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杜月兰 《发展》2010,(3):145-145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方面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由“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地传授知识,转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平等民主地参与教学,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赵叶花 《魅力中国》2014,(6):177-177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本文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从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合理利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式、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刁井楷 《魅力中国》2010,(33):336-33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郭俊珍 《魅力中国》2013,(13):197-197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一、在生活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时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了要减,少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  相似文献   

11.
马佳丽 《魅力中国》2013,(14):175-175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孔淑梅 《魅力中国》2014,(2):134-134
数学课教学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这引导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积极解决初中数学教学如何由低效向高效转变。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教学活动本身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动力。教学活动中能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刘英 《魅力中国》2010,(10):208-208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钊 《魅力中国》2013,(29):255-255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涉及到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学会这些内容,不但要靠老师“教”,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本文将主要介绍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李乃友 《魅力中国》2010,(17):255-256
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获得新知识,培养能力。下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参与机会,培养学生参与能力的一些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17.
王贵仓 《发展》2010,(2):149-149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考试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  相似文献   

18.
吴小敏 《魅力中国》2013,(32):122-122
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性原则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处理信息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题作用,这与“应试教育”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受教育者,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新课改之下,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9.
吴少均 《魅力中国》2013,(32):233-234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什么样地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如何在减负的呼声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向教师“教”要效率,向学生“学”要效率的“有效教学”活动,将以科学的理念引领,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客观的评价机,“减负增效”才能得以实施。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何剑彬 《魅力中国》2010,(3):160-16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要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们要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