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适合现代化的发展的问题,其实是100多年来中国知识界的所关注的中心问题。由于受知识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持立场相差悬殊。改革开放之后,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只是在短期内占据上风。在大多数的时间中,人们逐渐倾向于认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应正视传统文化的作用。这既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方向的影响,同时民族主义和世界范围内对于文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讨论也有助于人们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正面作用。在肯定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相协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发展空间和传统.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特质在于对道德修养的重视、礼乐文化的滋养、独立人格的追求,今天仍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内在动力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刘曼  齐红娜  羡敬贤 《特区经济》2013,(10):239-240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导,使其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治国和处理国际事务、国际关系提供精神支持;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凝聚民心。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有力且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是我们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应不遗余力地为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为我们的后代构建一个内外兼修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4.
岳甜甜 《魅力中国》2009,(15):79-80
在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重新审视和评估,并在理性的根基上逐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思想范式从通过反传统来深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在反传统的过程中激活民族的文化自觉,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逐步实现汇通古今中外文化资源,建构过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文化体系的雏形。从而在继承传统、汲取外来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陈济谋 《开放潮》2005,(2):74-77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或艺术门类,只要是发展着的。就必然会阶段性地面临传统与创新问题的困扰。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其传统艺术门类之一的中国画,经过历朝历代无数画家的努力开垦,艰辛求索和不断完善,在绘画语言表现形式上已有着丰厚的积累并形成一种基本程式。程式的完善无疑增加了开拓的难度,犹如带着脚镣的舞蹈,探索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突破也愈加困难。然而,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文化的积淀之深厚是其他很多国家不可比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关于商业文明方面的文化蕴涵,他的精神价值观曾经濡润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商人,乃至形成了儒商传统。当代企业家同样也可以从几千年的文  相似文献   

7.
刘惠敏 《理论观察》2002,(4):102-104
我国正致力于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既不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全盘否定 ,也不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翻版 ,而只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和超越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分化与整合的二元互动互补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作为蕴含着丰富文化的国家,我们应该重视创新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西方国家文化、社会不良文化、流行文化等不断地引入,中国当代青少年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西方国家文化思想的侵蚀、社会不良文化的腐蚀以及流行文化的诱惑,这使得承载着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越加显示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既决定了中国文化的走向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关于两者的结合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对国外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抢注的现象,进一步发掘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分析和积极应对。我们要科学而辩证地看待全球化的影响,积极为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现代化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内涵及时代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多年,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凝聚力和超常的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就是这种历史文明的结晶.文化凝聚力有着它的历史内涵,又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文化凝聚力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联系炎黄子孙的纽带.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朱凤华 《改革与战略》2005,(11):122-124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千年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文化在自身底蕴的积累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之中不断异化。其中,有广纳博采众家之长的繁荣鼎盛时期.也有华夷隔绝的“停滞”时期.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中国文化都以其“有容乃大”的顽强生命力存在发展下来。在当今社会.中国文化一样随时代变迁.在此过程中,新的环境的影响.文化生存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认识?本文就是从哲学角度对历来中国文化的异化生存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力图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试图说明在现代化道路的建设中无法规避的传统文化、国民性等问题,而能否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又是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建设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4.
儒学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红燕 《理论观察》2000,2(2):43-4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仍有其重要作用与意义。国内外在近现代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表明现代化还需要儒学,儒学精华也确能促进现代化进程。当然,儒学自身也应现代化,即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化折扣”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一般商品的主要特征之一。语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都可以导致文化折扣的产生。不同文化产品类型所产生的文化折扣也不一样。在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重视文化折扣研究,采取各种策略降低文化产品的折扣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对文化折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应采取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顾华 《魅力中国》2011,(20):278-278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宗教。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道教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其思想来源也比较复杂。道教与其他文化现象处于共生状态。在长期互相排斥而又互相影响、吸收的过程中,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其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条件下,文章尝试从旅游学角度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性传统文化和精神性传承文化,并分别以静态展示、动态体验模式和自然保护区三大区域模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美代表着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美,"美"本意为美学、美谈、美德,它不仅是文艺的主要形式与属性,也是人类发展中物质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更是人类意识系统得以建立和走向成熟的完美结晶。  相似文献   

19.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1,(15):62-63
孔子,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种种的波澜。近百年来,中国文化曾受西方文化冲击,但如今又掀起了传统文化热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孔子"成为一个具有深厚意义的文化符号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拯救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让我们民族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必须提高国民意识,特别要加强小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将小学教育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悟、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