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媛  康赫 《魅力中国》2011,(6):156-156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充足的资本和合理的资本结构既是维护公众对银行信心的基本需要,也是银行自身承受各种损失和风险的“缓冲器”,其最重要的反映指标就是资本充足率。但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过低一直是个老难的问题,也是中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毅 《南方经济》2005,(1):65-67
本文从银行管制的历史角度,从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入手,通过国际比较,探讨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性。在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上,面对众多商业银行力争上市融资充实资本充足率的现状,指出重视风险管理才是银行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李岩 《中国经贸》2014,(9):107-107
资本充足率是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最低资本金的要求,为了满足监管当局的资本金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金。随着资本监管的不断强化,资本管理新规不断推出,强化资本约束力度也日趋加强。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业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快速发展不断深化过程中,逐渐面临着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尴尬境地。国内商业银行外延式粗放、高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短缺和不足,建立商业银行资产增长的约束机制,增强商业银行抗凤霞能力,实现银行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要考虑、关注和需要着力采取措施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银监会于2013年起正式实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更对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小银行资本管理现状来看,主要问题包括资本管理粗放、资本管理意识薄弱、资本配置和资本考核不科学等。因此,探索如何适应新监管标准要求,建立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适应新资本管理办法所代表的监管理念,尽快缩短与领先银行差距,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是中小银行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际银行业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充足率高低是银行实力的象征,对于防范银行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对于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发达国家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经验,分析了我国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提出了在达标期内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约束问题仍然突出,文章对这些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及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当寻求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现实途径,并建立维持资本充足水平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2014年8月,银监会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核准了部分银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这一办法标志着我国银行业风险治理能力建设开始迈上新台阶。文章通过对工商银行背景和资本结构的介绍,运用实证指标对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分析,进而对工商银行的资本经营结构战略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在实施战略管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全球范围看,资本充足率要求已成为业内衡量银行综合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监管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为尽快实现与国际监管规则的接轨,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本文通过《办法》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比较,分析中国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袁旭 《改革与战略》2005,(9):137-140
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因资本约束与资本积累严重失衡而遭遇瓶颈,突破瓶颈,需要以体制改革为契机,转变经营模式,平衡资本约束和发展,逐步走向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0.
巴塞尔协议是普遍接受的银行风险管理的协议、监理标准与指导原则,银监会按照巴塞尔协议的原则对银行进行监管。回顾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本结构在不断改善,但存在融资渠道过于依赖外部资金注入的问题。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1.
朱定梅 《特区经济》2014,(5):119-120
本文基于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房价视角,对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房价波动时呈现出顺周期效应,其驱动因素主要来源于风险加权资产,由房价波动引起的资本净额的变动幅度小于风险加权资产的变动幅度。针对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补充机制、对房地产贷款额度占整个贷款额度的比例设置一个合理的上限、设立动态的资本缓冲标准等缓解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12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十分活跃的力量.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届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颁布,我国逐步完善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强化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硬约束,如何通过强化资本约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业开放不断加快、银行监管标准逐步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具体国情,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从两个方面提高资本充足率:一是立足自身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如提高盈利水平、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补充资本金、发行次级定期债务、尝试发行混合资本工具等;二是争取国家必要的政策支持,如争取减税返税、剥离不良资产等。  相似文献   

14.
徐湘明 《特区经济》2005,(3):253-254
金融行业的发展是一国的经济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加入WTO,给我国的各行各业都赋予了机遇和挑战,在这其中,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牵动着政府和广大储户的各个层面。面对《巴赛尔协议》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硬性规定,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问题成为未来发展的巨大障碍和风险来源。一、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必要性分析当今世界的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的全方位开放成为必然。而中国巨大的市场和WTO中金融业务全面开放时限的逐步到来,吸引了众多国际性大银行的关注。国内银行尽管…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2011,(3):81-82
资本充足率一、资本充足率的意义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协议对于资本监管概念的提出为银行经营及金融稳定做出了贡献,引导金融机构的风险研究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我国银行业自实施独立监管以来,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在加强市场监管约束机制、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对于资本充足率的有关要求对银行信贷供给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不利因素可能侵害经济增长及金融稳定.文章运用银行资产组合的均值方差模型,并结合我国信贷供给的实际变化,分析了银行监管领域自采取资本充足率监管方法以来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文好  莫易娴 《特区经济》2004,(11):121-123
中国银监会在力争与1988年资本协议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我国国情,起草了我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所以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与新巴塞尔协议相比较,是以1988年资本协议为主,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时代的变化进行局部的修改,既有共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欲达到《新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一是增加资本金,二是调整资产组合。而要想在短期内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补充资本金。因此,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国内商业银行都相继选择发行次级债券来改变其资本充足率。本文就次级债券的发行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了目前上市银行中的14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采用了2013~2017年来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一是资本充足率对盈利能力正向的关系。二是根据银行规模大小来看,对大型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达到一定比率,再继续提高该比率对银行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文章建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不同的规模应维持在不同程度,不应该有固定的要求标准。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该加强对监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并且监督银行加快自身业务结构的优化、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许多文献指出我国银行业监管具有激励不相容性,但是通过对银行盈利性与资本充足率关系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资本数量虽然偏低,但在隐性存款担保机制尚发挥主要作用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激励相容性。因此,从具体国情出发分析,资本约束下我国银行业监管具有一定的正激励相容度,只是趋近于零。我国银行业监管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逐渐向+1靠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