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     
●蓝皮书预测新疆经济GDP增速将达10%●西电东送构筑三大通道●云南省今年GDP增长将确保百分之八●2007年广西各市及近六成县(市)将通高速公路据刚出版的《2003—2004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预测,2004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将有好的表现。“三架马车”是指投资、外贸进出口、消费三个方面。2004年,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持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并力争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继续在推动新疆经济增长中发挥主导作用。在2004年,新疆消费需求的启动有3大利好因素:一是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的上…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已开始赚东南亚的钱过去30年,中国大陆GDP的高速增长,出口、投资与消费是三根大支柱。但是这两年,出口的角色蜕变,2011年GDP增长9.2%,出口占GDP的增长从0.9%变成负0.5%,出口已成GDP的减项,而一直以来居高不下的投资仍占5%,但已较前一个年度下滑0.6%,高消费拉动的GDP则占了4.7%,比2010年增加0.9%,照这个趋势下去,内需消费终将成为中国大陆拉助GDP成长的最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3.
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问题是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消费率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62%下降到2005年的52%,已经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73%降至2005年的37%,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率长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2012年,我国消费贡献率为55.0%,投资贡献率为47.1%,消费贡献率高出投资贡献率7.9个百分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发布的针对中国消费发展未来的研究预测,中国消费水平在2025年将提高到大约占GDP的50%,中国消费总量占全球消费份额可能会增加到11%-13%,但是这个数值仍然远远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6,(8):33-33
世界银行昨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中国2006年经济前景良好,GDP有望增长9.2%。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将得益于出口需求充实,同时利润和信贷动向表明2006年投资旺盛。但消费增长在2006年可能不会有大的起色,主要受到农村收入前景的掣肘。按照新的GDP数据,世行预测2006年GDP增长9.2%,即相当于按照老数据约8.7%的增长率预测不变。  相似文献   

6.
刘骏 《上海国资》2003,(10):47-49
1、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投资高速增长,债券融资需求增加。2003年下半年 GDP 增幅将在上半年8.2%的基础上有所加快,随着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启动、消费结构升级、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新一届政府投资计划的实施,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31.1%,比去年同期加快9.6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高速增长的投资是拉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今年下半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投资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快于上  相似文献   

7.
尽管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GDP 增长有望达到8.1%,但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民间投资增长依然偏慢、物价仍处于较低水平、国际油价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2001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减速的潜在危险仍不可低估,预计全年我国 GDP 增幅将在7.5%左右。这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举办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展望”研讨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对2001年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邱晓华说,由于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逐步显现,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微观主体活力有所增强,2000年成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表现最好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国内生产、投资、消费加速回升;对外贸易保持快  相似文献   

8.
让数字说出历史,让数字说出真相由枯燥的数字编织而成的历史其实会说话──这里所说的历史,指刚刚消逝的“时间”。读下面互有关联的几组数据,中国经济到底呈现什么态势,已经不用加入任何虚浮的智慧进行“理论分析”;投资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1997年全部GDP中,投资占38.7%的份额,消费占58.8%,而到了1998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明显增强,对GDP的贡献率达60%,而消费增长率仅为6.8%,消费需求对CDP的贡献率估计接近40%,较1997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消费偏淡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2000—2018年南京市电力和经济产出的时间序列研究,分析了产业结构对电力消费的影响,并借助H-P滤波周期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判断了电能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周期规律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化对电力消费具有较大影响。随着三产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对单位GDP电耗的增长拉动作用愈发明显,导致单位GDP电耗出现“反弹”现象。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南京市的用电量是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21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疫后复苏态势,前三季度GDP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2%,基本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同时,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基础设施投资疲软和房地产投资增速迅速下滑,成为拖累实体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消费也有所放缓,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边际减弱。展望2022年,GDP增速将处于4.9%~5.8%的增长区间。实现较为乐观的5.8%的增速预期,有赖于有效防控疫情反弹、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释放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活力以及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马骏 《新财经》2013,(2):16-16
今年上半年平均GDP增长速度可以达到8%,下半年可达8.5%。我个人判断,2014年上半年的第一、二季度GDP或达9%。周期性的变动,在新周期的高点都会高于前次周期的高点。关于中国经济在今后两年GDP增长的预测,2012年第四季度没有悬念,已经反弹,在4.7%~4.8%之间。2013年上半年平均GDP增长速度可以达到8%,下半年可以达到8.5%,这是我认为的目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的消费占GDP比重,已连续两年上升.消费对于GDP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已连续两年高于投资.这里的一个重大背景,就是当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开始加快的时候,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必将盖过投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消费GDP的比重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2003房地产:理性之年莫忘高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 《西部论丛》2003,(3):54-54
也许是对不绝于耳的中国房地产发展“泡沫论”的回应,有关部门提出2003年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理性之年。 问题是如何理解“理性之年”。笔者的看法,最关键的是要理性地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其次是要理性地制定调控政策。 从1997年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起,笔者就一直密切地关注着中国房地产的变化。很简单,除非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启动,中国经济将很难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由于房改、消费信贷以及地改政策的推出,企盼已久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终于在1999年徐徐启动并日渐红火。中国房地产增长的一个大周期有望开始。一是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7000—8000美元以下,房地产将始终保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四川经济增长率触底以后,近4年来四川经济增长率逐年提高,2000年达到9.0%,2001年为9.2%,2002为10.6%,2003年为11.8%,其中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推动 GDP 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四川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于 GDP 增速,致使消费增长缓慢,消费在 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与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郝义国 《特区经济》2005,(8):326-328
现阶段,中国是一个高额度投资的国家。中国2004年投资占整个GDP的比重达到45%左右,增长速度达到28.6%。同时,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原材料消耗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虽然近年来中国的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相对低GDP产出来支撑增长的,不论是国家宏观经济效率,还是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都不高。比如:2003年,中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3.8%,但是我们消耗钢材、煤炭、  相似文献   

16.
亚行专讯     
亚行预测亚太地区2004年GDP增长7%亚洲发展银行近日公布了《2004年亚洲发展展望修订版》,预测除日本和澳洲等发达国家以外的整个亚太地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将达到7.0%,对4月份做出的6.8%的预测做出了上调。此次,亚洲发展银行上调今年区域内经济增长预测,理由是上半年出口加速增长以及民间投资复苏。亚行表示,亚洲42个发展中经济体今年将平均增长7%,发展中国家不包括日本和澳洲等发达国家。亚洲的增长主要由“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带动,并伴随着内需增长强劲,还包括企业投资增加。”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运行恰逢经济增长稳定期的良好机遇,扩大消费成为保持经济较高增长的关键因素;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都会有一个积极动向;2006年,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可保持较好的增长水平,GDP增长率将达约9.2%。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03年2003年以来,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外贸)来看,投资受非典和伊拉克战争的冲击最小,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强。据测算,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6%上升到43.4%。前10个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30.2%,达到8年来同期历史最高水平。2003年,我国投资产业布局呈现出“一低,二高,三平”特点。1-10月份,包括农林牧渔水利业在内的第一产业同比下降20多个百分点,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也由上年的3.2%下降到2.7%左右。与第一产业低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比整个投…  相似文献   

19.
陆磊 《首都经济》2001,(5):9-11
如果说,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因和必要条件;那么投资就是推动经济数量和质量提高的直接因素和充分条件。在世界范围,即便是经济陷于停滞的南撤哈拉、刚果河流域,同样存在居民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消费水平过低或大宗消费依赖进口,国内消费就无法转变为本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而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消费存在总量和结构瓶颈,反之,投资则必然形成国内新增资本,必然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因而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谈到投资与经济发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而言,一直存在一个可以称为“克鲁格曼假说”的不祥预言;由于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提高,投资是低效率的,前苏联、东亚等地区依靠高储蓄-高投资维持的高增长是不能持续的,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位经济学家;胡祖六和卡汉于1997年发表了著名的辩护文章,证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通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投资体制依然存在严峻的效率、结构和制度问题,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切实扩大内需的要求,而症结所在是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我国经济和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走过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后,中国经济2010年将继续保持企稳回升的态势。经济学家们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资本成长论坛上预测认为,2010年是中国经济的调整年。在调整年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松紧搭配”,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投资”。助力本世纪以来第二轮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