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期间日本对华北经济统治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对我国东北、华北等广大占领区实行有计划的开发和掠夺,这种掠夺是支撑其战争机器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剖析了抗战期间日本对华北经济统治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演变过程,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1937年以前的初步确定阶段,华北沦为占领区后所谓的恢复和“开发”阶段,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的强制掠夺阶段。文章重点分析了日本在制定对华北经济统治政策前的情报搜集工作和引起其政策演变的历史原因,并简要论述了其政策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05,(8):22-23
二战期间,尤其是侵华战争末期,日本帝国主义为解决国内资源贫乏和劳动力匮乏,在疯狂掠夺中国等亚洲国家丰富的物产资源时,还强行从中国等亚洲国家掳掠劳动力资源,强迫他们到其占领地及日本本土去作劳工,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主要从事建筑、采矿、冶炼等繁重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3.
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之间的鸦片生产、加工、消费等角色定位逐渐清晰。其中伪蒙疆政权控制区是重要的鸦片产地,其定位是向其他占领地提供吸食用鸦片和保障伪政权的财政收入。直到日本战败,伪蒙疆政权控制区一直是其最大的鸦片生产和出口地。同时日本通过建立鸦片管理机构、推行鸦片产销及供求调节政策等,在占领地间对鸦片产销进行直接干预,构筑战时鸦片管理体系。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对"蒙疆"所产鸦片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计划调节。本文以伪蒙疆的鸦片供求调节政策为中心,以伪蒙疆产鸦片的生产与运销、日本殖民当局历次鸦片供求调节会议为线索,对日本侵华期间的鸦片政策进行探讨,以期更为全面地揭示日本罪恶的侵略行径。  相似文献   

4.
宫晓丽  叶樱 《魅力中国》2011,(20):329-329
中日佛教之渊源,前期中国向日本输出佛教,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强盛,日本佛教则反输出中国,近代以来随着日俄战争、侵华战争的不断加剧,日本佛教在东北地区大力扩张,本文拟就对近代以来日本佛教在东北的布教机构的分布数量、布教人数、信徒人数及宣教方式做介绍,以求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展现。  相似文献   

5.
高学军 《理论观察》2007,1(5):57-59
中国东北地区具有很大的经济和军事价值,从甲午战争以来一直是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从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确立到最后的实际武力行动中考察于日本侵华政策的有关问题,可以说日本侵华的政策是蓄谋已久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神道教作为日本的本土宗教,在日本历史发展中有很强的根基。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精神支柱国家神道与军事侵略相呼应,神道教也摇身一变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谢春河 《黑河学刊》2006,(2):126-128
笔者新发现的两本由日本战地记者在1931年—1932年间拍摄下来的写真集,写真集汇集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9.18”事变和上海事变的摄影图片写真。作者完全站在日本军国主义的立场上,通过大量的写真图片极尽美化日本进犯中国东北和上海地区的侵略行径,为日本军国主义者取得的所谓“赫赫战果”歌功颂德。这两本写真集的发现成为日本侵华的又一铁证,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日本侵华史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图文资料。  相似文献   

8.
日本侵华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从事人体细菌实验、细菌战,其罪行被大量揭露,已成为日本细菌战的代称,所以该部队现多被世人称之为"细菌部队"。此种说法是有失妥当的。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在中国存在的13年(自1932年成立到1945年灭亡)当中,所进行的人体毒气实验在日本毒气战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发挥着重大作用,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进行毒气战提供了实战经验。总而言之,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不但从事罪恶的人体细菌实验、细菌战,而且还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毒气实验,法西斯本性暴露无遗。所以说,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是一支恶魔部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政要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借右翼势力否认或美化侵华历史.安倍在历史认识和二战战争责任等问题上采取“模糊”策略,反映出日本保守派政治家群体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本文对安倍晋三再次就任首相以来,否认、篡改历史的种种行径进行了剖析,以使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武装占领了全东北,1932年又在关东军策划操纵下,成立了满洲国傀儡政府(以下简称“伪满政府”或“伪满”)。从此,东北便沦为日本殖民地。为了把东北变成它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大陆兵站基地,日本对东北经济实行了  相似文献   

11.
解析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以来 ,日本政府对战争责任政策进行了调整、转换和再调整 ,总的趋势是推卸战争责任 ,拒绝反省和认罪 ;日本右翼团体和保守派结成右翼保守势力 ,推动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政策向右调整 ;而日本大多数民众对日本侵华战争缺乏认识和反省 ,为日本政府的政策所主导和右翼保守势力的鼓动所左右。于是日本社会出现了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突破《和平宪法》、拒绝对战争受害者赔偿等为侵华战争历史翻案的事态。对此 ,日本左翼进步力量坚决抵制 ,曾经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的中国政府和民众强烈反对。这些事态和影响 ,汇集成为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这一问题 ,表面看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在兴风作浪 ,而实质是日本政府的大国战略在发挥主导作用 ,最终解决则取决于日本民众对战争历史认识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1938年5月,北平、华北、南京相继沦陷,中国人在平型关、台儿庄大有斩获,可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是全侵华战争,情势危急,积贫积弱的中国怎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有识之士都在寻找答案。当时,“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盛嚣尘上。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堪外辱,与日本法西斯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们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以史为鉴,对于人类继续走向文明与发展,对于我们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回顾过去是痛苦的,不忘国耻是必要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发动第一次战争是在1874年。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强盗对我台湾同胞进行了血腥屠杀,临了还攫取我国50万两白银的所谓“赔款”。从那时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历史就与日本侵华及种种带血的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甲午战争后,根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区建设》2005,(8):18-20
细菌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早就被国际社会严格禁止。但是,日本法西斯却在中国以及日本国内组建了大批生化武器的研究、生产和作战部门,在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生化武器。日本政府和军部直接参与实施了对中国的细菌战和化学战。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大规模的中日战争,是两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全面较量。为了配合日军的侵华军事行动,实施对中国抗战经济的破坏,日本当局对中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假钞为重要手段的货币战,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和抗战造成很大的危害。中国方面也被迫进行了反击。  相似文献   

16.
本书是战前原日本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人员的回忆录。作者根据其亲身经历,以及通过对原特务谍报人员的调查采访,搜集较丰富的资料,经系统整理而成书。因此,本书是供研究日本侵华史,东北地方史,中、日、俄国际关系史的主要参考资料。本刊自本期起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李刚著《〈川岛芳子审判档案〉大揭秘》一书,通过解析《川岛芳子审判档案》,认为法院对川岛芳子汉奸罪与间谍罪的判决不成立,并展现给世人一个反对日本武力侵华、为中国人办好事的全新形象,这确实是对川岛芳子人生的一次重新认识,也是对其固化形象的一次挑战。  相似文献   

18.
董思潮 《改革与开放》2017,(18):143-144
本文以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0周年为背景,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建立为准绳,分析毛泽东关于民族团结四个层面的内涵,提出促进民族团结必须要有制度保证、经济支持以及民族间的平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论述了加强民族团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为最大化的掠夺中国,而借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政治局势的演变来确定对华政策。作为清末和民国当权人物袁世凯成为日本拉拢、扶植、胁迫的对象,然最终却为日本人舍弃。造成此种结局的原因是日本侵华的本质所决定的,袁氏的善变以及其试图用英美势力抵制日本侵略的策略,致使日本对袁缺乏信任;再加上孙中山的联日反袁策略的努力,日本最后还是放弃扶植袁氏,采取倒袁统治的方略。  相似文献   

20.
数字:6830双     
《中国经贸》2010,(17):4-5
2010年8月15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8月14日,在抗日战争中被掳劳工中的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日本友人等近50人于侵华吕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广场举行了6830双布鞋摆放活动,以此纪念“二战”期间在日本遇害的6830名被强掳中国劳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